4月5號,央視《新聞周刊》報道美國網(wǎng)紅“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國行,這本來是挺正能量一事兒,展現(xiàn)中外友好交流嘛。結(jié)果呢,眼尖的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陪在甲亢哥旁邊的李美越,臉上被打了一層厚厚的馬賽克!
嘿!這可就有意思了。央視啊,那是什么級別的媒體?能在新聞周刊里露臉,哪怕是背景板,那也是一種認可。現(xiàn)在直接給你打碼,這信號還不明顯嗎?這基本上就是官方層面上的一種態(tài)度了——你這小伙子,問題不小,不適合出現(xiàn)在我們這兒。

“網(wǎng)紅李美越被打碼”這話題,立馬就沖上熱搜。網(wǎng)友們那叫一個“喜大普奔”啊,紛紛表示:“干得漂亮!”、“早就該這樣了!”、“官方蓋章,涼透了!”
你說這李美越,折騰了這么些年,又是“漢語橋”出名,又是穿大花襖“征服世界”,攢下700多萬粉絲,結(jié)果就因為陪甲亢哥溜達了幾天,把自己溜達到央視的“馬賽克”里去了。這翻車速度,堪比火箭發(fā)射失敗,一頭栽下來,摔得稀碎。
李美越都干了啥?“翻譯”還是“挑事兒”?
那么問題來了,李美越到底干了啥天怒人怨的事兒,能讓央視都親自下場“打碼”?這事兒還得從他給甲亢哥當翻譯說起。
甲亢哥是誰?那是在油管上幾千萬粉絲的頂流網(wǎng)紅,來中國直播,關注度那是相當高。李美越能搭上這趟車,本來是個互相成就、再吸一波粉的好機會??蛇@哥們兒呢,偏偏不走尋常路,把“翻譯”干成了“挑事兒精”。

咱捋捋他這幾大罪狀:
侮辱粉絲,張嘴就來:甲亢哥到哪兒都有一堆粉絲跟著,熱情高漲,喊幾嗓子也正常。結(jié)果李美越倒好,對著甲亢哥用英文叨叨:“These fans are crazy, they scream like animals, they are not normal people.” (“這些粉絲真嚇人,他們像動物一樣狂叫,他們不是正常人?!保┻@話說的,連甲亢哥都聽不下去了,當場就懟他:“哪兒嚇人了?我看你才不正常!” ("They're not scary. Nobody's not normal. You're not normal!")


老鐵們想想,粉絲是網(wǎng)紅的衣食父母吧?你李美越自己也是吃這碗飯的,轉(zhuǎn)頭就把熱情粉絲比作“動物”,說人家“不正?!?。這是什么心態(tài)?典型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而且是當著全球直播的面兒罵!蠢就算了,關鍵是壞!
惡意曲解,挑撥離間:甲亢哥想體驗中國理發(fā),去了家店。理發(fā)師一看他那“臟辮”,挺實在地說:“這結(jié)構(gòu)太復雜,我們不太會弄,怕給你剪壞了,解開就回不去了?!边@話多實在,多負責任!結(jié)果李美越怎么翻譯的?他跟甲亢哥說:“He says your hair is too dirty and messy, he doesn't want to do it.”(“他說你頭發(fā)太臟太亂了,不想給你弄?!保?/p>
這純粹就是無中生有,惡意歪曲!還好甲亢哥有點腦子,覺得不對勁,又找了旁邊懂英文的助理(一說是路人)重新問了一遍,才搞清楚真相。要不然呢?這家理發(fā)店平白無故就要背上“歧視黑人”、“傲慢無禮”的黑鍋,甚至可能上升到整個中國形象的問題。這李美越安的什么心?你說他是翻譯水平不行?鬼才信!他中文流利得很,英文更是母語。這明顯就是故意的,想看甲亢哥出糗,或者說,想借此抹黑咱們。事后那家理發(fā)店都說了,因為這事兒,他們店通過短視頻平臺來的客流直接少了30%!李美越公開道歉是道歉了,但壓根沒私下跟店家溝通道歉。這損失誰來賠?
輕佻用詞,侮辱女性:在車上,李美越跟甲亢哥說,要不要給你介紹個中國妹子?他用的詞是“chick in China”?!癈hick”這個詞,在美國俚語里啥意思?稍微了解點英文的都知道,這詞兒相當輕浮,類似于中文里的“妞兒”、“小妞”,帶有不尊重的意味,尤其是在公開場合對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用,非常不禮貌。


甲亢哥一聽,當時臉色就變了,連連說“No! No! No!”,還把李美越搭過來的胳膊甩開了??梢?,連甲亢哥這個以搞怪、有時甚至有點“瘋癲”著稱的網(wǎng)紅,都覺得李美越這話不合適,越界了。
結(jié)果李美越事后還在評論區(qū)嘴硬,說什么“chick就是女孩的意思”,“在美國大家經(jīng)常用”。放屁!這純屬是把無知當個性,把低俗當幽默。還狡辯說甲亢哥在上海去了相親角,所以他這么問沒毛病。這更是強詞奪理,去相親角是了解民俗,跟你用侮辱性詞匯介紹女性有半毛錢關系?
這幾件事一出,網(wǎng)友們直接炸鍋了!“辱華”、“辱女”、“壞種”、“兩面人”、“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的罵聲鋪天蓋地。大家覺得這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口誤”或者“文化差異”了,這就是人品問題,是骨子里的傲慢和壞。甚至有人懷疑他這波操作是故意的,就是想破壞中國的國際形象,“其心可誅,必須舉報!”
道歉避重就輕,越描越黑
眼看輿論洶洶,掉粉嘩嘩的(幾天掉了幾十萬粉,從770萬掉到730萬左右),李美越坐不住了,在4月1號發(fā)了個道歉視頻??蛇@道歉視頻,看得人更來氣了!總結(jié)下來就幾點:

甩鍋“節(jié)目效果”和“文化差異”:老調(diào)重彈,說自己是為了“整活兒”,是為了“幽默感”,沒想到“適得其反”。還說用“chick”是美國文化,是大家誤會了。
否認“辱華”動機:強調(diào)自己一直在做“中國文化出?!钡膬?nèi)容,不可能故意黑中國。
自證“清白”:說自己賬號一年就三條廣告,兩條錢還沒到手,做視頻純粹是“熱愛中國文化”。(這話誰信???他公司都開了,商標都注冊了,視頻報價幾十萬一條,你說你不為掙錢?)
為侮辱粉絲辯解:說評論粉絲“不正?!笔强戳思卓焊缫郧霸趪獾囊曨l,有些外國粉絲行為確實“抽象”(比如舔手、學猴叫、薅頭發(fā)),相比之下,中國粉絲已經(jīng)很好了?!@話聽著像是在夸中國粉絲,實際上還是在堅持他那個“粉絲不正?!钡恼撜{(diào),只不過換了個說法。
這道歉,說白了就是避重就輕,毫無誠意。把惡意的曲解、侮辱性的言辭,輕飄飄地歸結(jié)為“節(jié)目效果”和“文化差異”,把網(wǎng)友當傻子糊弄呢?還拉踩全球粉絲來洗白自己對中國粉絲的侮辱,這腦回路也是清奇。
結(jié)果可想而知,網(wǎng)友們根本不買賬,評論區(qū)繼續(xù)淪陷。他那套“熱愛中國文化”的說辭,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顯得無比蒼白可笑。
扒皮“老賴”:人設早已崩塌,黑料一籮筐
其實啊,這次給甲亢哥充當翻譯的事件,只是點燃了早就埋下的炸藥桶。李美越這人,早就不是什么“白蓮花”了,他的“人設崩塌”也不是第一次。

身份造假?“中美混血”還是“美越混血”?
他一直對外標榜自己是“中美混血”,靠這個身份吃了不少紅利。但早年間,有網(wǎng)友扒出他自己承認是“美越混血”,說母親是越南人,父親是美國人(還有一說是外祖父是美國人,有1/4美國血統(tǒng))。他名字“美越”兩個字,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后來為了在中國發(fā)展,是不是刻意模糊甚至修改了自己的出身背景?這就很值得玩味了。愛中國可以,但沒必要造假血統(tǒng)吧?這從根兒上就不真誠。
“寵妻人設”崩塌,婚內(nèi)出軌還家暴?
早年上《非正式會談》那會兒,他可是靠著“愛老婆”、“顧家好男人”的形象圈了不少粉。結(jié)果呢?2020年、2021年那會兒,他被前妻(一位北京姑娘)發(fā)長文控訴,錘得死死的。
前妻爆料,李美越在她懷二胎期間就出軌(據(jù)說不止一人,包括空姐),還被抓個正著。不僅不悔改,還摔妻子手機,威脅要帶走孩子。長期對妻子進行精神虐待(PUA),貶低、辱罵(吵架時故意用英文罵,讓妻子聽不懂反駁不了),甚至以自殺相威脅,阻止妻子曝光真相。妻子還曬出了醫(yī)院診斷證明,顯示患有焦慮障礙和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PTSD)。

這事兒當時鬧得挺大,證據(jù)鏈也挺完整(報警記錄、監(jiān)控、聊天記錄都有)。李美越一開始還嘴硬否認,后來證據(jù)實在太硬,才被迫道歉。但他道歉時還特意強調(diào)自己的中國居留權(quán)是靠工作簽證,不是靠婚姻。這腦子啊,關注點永遠是怎么保住自己撈錢的飯碗。
這樁丑聞當時就讓他“塌房”過一次,粉絲掉了不少,商務也黃了。只是互聯(lián)網(wǎng)記性不好,加上他后來靠著“東北大花襖”又火了一把,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這段黑歷史。
所以你看,李美越這次在甲亢哥直播里的表現(xiàn),什么侮辱粉絲、輕佻辱女、惡意曲解,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這跟他被前妻控訴的那些行為,簡直是一脈相承的:自私自利、缺乏尊重、謊話連篇、出了事就甩鍋狡辯。
“愛國生意經(jīng)”:當“文化輸出”淪為斂財工具
李美越的翻車,可以說是戳破了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種畸形的“財富密碼”——外國人靠“愛中國”人設撈金。
這些年,確實有不少外國網(wǎng)紅,靠著說幾句中國好話,夸夸中國發(fā)展,或者像李美越這樣,利用一些中國文化符號(比如東北大花襖),就迅速積累起大量粉絲,賺得盆滿缽滿。

這本身沒啥問題,跨文化交流是好事,有人真心喜歡中國、傳播中國文化,大家也樂見其成。但怕就怕那種,嘴上喊著“愛中國”,心里想的卻全是流量和生意;把“文化輸出”當成一種表演,一種斂財?shù)墓ぞ撸瑢嶋H上對中國文化、對中國人民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李美越就是個典型。他穿著東北大花襖在國外走秀,你說這是“文化輸出”?我看更像是“行為藝術”,一種博眼球的噱頭。真正的文化輸出,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的。你一邊穿著中國的衣服標榜“熱愛”,一邊又用侮辱性的詞匯形容中國的粉絲和女性,這不就是精神分裂嗎?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吃飯砸碗”嗎?
他可能覺得,只要掌握了“愛國”這個流量密碼,就可以為所欲為,說什么、做什么都有人買單。但他忘了,或者說根本不在乎,今天的中國網(wǎng)友,早就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誰是真心交流,誰是投機取巧;誰是文化使者,誰是跳梁小丑。
甲亢哥這次中國行,雖然風格夸張,但他那種不帶濾鏡的好奇、真實的互動(擠地鐵、跳廣場舞、逛菜市場、去少林寺感受),反而讓很多國內(nèi)外網(wǎng)友看到了一個更真實、更有活力的中國。這種不加修飾的真誠,比李美越那種精心設計的“大花襖表演”,更能打動人心。
結(jié)語:尊重是底線,真誠永不過時
李美越的翻車,不是偶然,是必然。從身份疑云到婚姻丑聞,再到這次翻譯風波中的種種惡劣行徑,他用自己的行動,一步步把自己釘在了“虛偽”、“投機”、“兩面人”的恥辱柱上。央視的打碼,不過是給他這出荒誕劇,畫上了一個階段性的、帶有強烈警示意味的句號。
這件事也給所有想在中國發(fā)展的外國網(wǎng)紅,以及整個網(wǎng)紅行業(yè)敲響了警鐘:人設終究是會崩的,唯有真誠才能長久。別把觀眾當傻子,靠虛假人設騙來的流量,總有一天會加倍反噬。

尊重是跨文化交流的底線。無論你是哪國人,想融入一個新環(huán)境,首先要學會尊重當?shù)氐奈幕腿嗣?。抖機靈、玩??梢?,但不能沒有底線,更不能觸碰侮辱和歧視的高壓線。
流量不是護身符,更不是擋箭牌。粉絲再多,影響力再大,也不能為所欲為。公眾人物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尤其是在涉及民族感情、文化尊嚴等敏感問題上,更要謹言慎行。
至于李美越,掉粉幾十萬可能只是個開始。失去了信任,他的“愛國生意”還做得下去嗎?他那套“中國文化出海”的故事,還有人信嗎?我看懸。
就像有網(wǎng)友評論的那樣:“穿大花襖不等于愛中國,尊重才是流量的底線。”這話,值得李美越,以及所有想吃“跨文化紅利”的人,好好掂量掂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