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中央讓陳奇涵自己填軍銜這事兒,答案其實很簡單:陳奇涵填了中將,但最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一個革命老將,自己謙虛地填了個中將,結果中央直接給他升了一級,授予上將。

陳奇涵是誰?
陳奇涵,1907年出生在江西贛縣的一個窮苦農(nóng)民家庭。那年頭,中國正亂得不行,軍閥打來打去,老百姓日子苦得沒法說。陳奇涵從小就見多了社會的不公,家里窮得叮當響,飯都吃不飽。
但他腦子活泛,早就想著要改變這現(xiàn)狀。1925年,他18歲那年,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一頭扎進了革命的洪流。加入共產(chǎn)黨后,陳奇涵沒閑著,直接投身到當?shù)氐霓r(nóng)民運動中。
他跑遍贛南的村子,鼓動農(nóng)民起來反抗地主,爭取自己的權益。那時候,他年輕氣盛,走街串巷,風里來雨里去,宣傳革命思想,組織群眾,很快就成了農(nóng)民運動里的骨干人物。

1926年,他考進了黃埔軍校第四期,接受了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這可是個大機會,黃埔軍校那時候是培養(yǎng)革命人才的搖籃,陳奇涵在那兒不僅學了打仗的本事,還深入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上更堅定了要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到底的信念。
從黃埔軍校畢業(yè)后,陳奇涵沒急著出去帶兵,而是留校當了軍事教官,專門負責訓練新生。這活兒可不簡單,要知道,在咱們黨的開國將帥里,從黃埔軍校出來的教官屈指可數(shù),只有4個人干過這差事。
那時候,像林彪、徐向前這些人還是學生呢,陳奇涵卻已經(jīng)站在講臺上教他們,可見他的資歷有多深。他在黃埔軍校干得有聲有色,上級也看在眼里,為他后來的革命路子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革命生涯里的大貢獻
陳奇涵的革命生涯,那真是拿命拼出來的。1927年,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成立了,朱德當團長,陳奇涵被任命為參謀長。這時候正趕上南昌起義前夕,他跟著朱德忙前忙后,籌備起義的事兒。
南昌起義雖然最后沒成功,但陳奇涵沒泄氣,跟著部隊撤回贛南,繼續(xù)干革命。他跑遍了贛南的山山水水,組織農(nóng)民建蘇維埃政府,搞土地革命,把地主豪紳的囂張氣焰壓下去,群眾都特別擁護他。

除了搞根據(jù)地,陳奇涵還親手組建了三支紅軍縱隊,自己帶隊訓練。那時候條件苦,武器少,他就帶著戰(zhàn)士們用土辦法練兵,能打能拼。
后來,紅一軍團成立了,101當軍團長,聶榮臻當政委,陳奇涵被任命為參謀長。這位置可不簡單,相當于軍團的“大腦”,作戰(zhàn)計劃、部隊調(diào)配都得他拿主意。
1932年,他在一次戰(zhàn)斗中負了傷,沒法上前線了,就轉到江西軍區(qū)當參謀長,跟著陳毅繼續(xù)干。
陳奇涵這人,忠誠和膽識那是沒得說。1925年,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搞“整理黨務”,逼著共產(chǎn)主義者退出共產(chǎn)黨,好多人動搖了,但陳奇涵一口咬定跟著共產(chǎn)黨走。
1927年,蔣介石派人拉攏他,許了個侍從室主任的高位,還帶著厚祿,他直接拒絕了。后來國民黨殺了他的兩個弟弟,把他家房子燒了,還懸賞5000塊大洋抓他,可陳奇涵愣是沒低過頭,硬生生扛住了這些考驗。
1955年授銜的具體經(jīng)過
到了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搞軍銜制度,這是對革命老同志們功勞的一次大盤點。那時候,陳奇涵已經(jīng)是軍事法院的院長了,中央軍委給他發(fā)了通知,讓他自己填希望拿的軍銜。這事兒在當時挺少見的,能看出中央對他的信任有多深。
陳奇涵拿到那張空白的軍銜委任狀,坐在那兒想了好一陣子。他回想了下自己從1925年入黨開始的革命路,想起那些戰(zhàn)死的兄弟,覺得自己能活到新中國成立,已經(jīng)是老天爺開眼了。比起那些犧牲的人,他覺得自己干的那些事兒不算啥。
于是,他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中將”兩個字。

他這選擇,不是隨便填的,是真覺得自己夠不上更高的軍銜??芍醒朐u銜的時候,沒按他寫的來。
評銜委員會開了好幾輪會,翻看了陳奇涵的履歷:跟著朱德干過參謀長,給林彪、陳毅當過參謀長,贛南根據(jù)地是他一手幫著建起來的,后來還主持了對日本戰(zhàn)犯的審判,這功勞怎么看都不止中將。最后,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拍了板,直接給他定了上將軍銜。
這事兒傳開后,大家都挺感慨。陳奇涵自己填中將,說明他低調(diào)、不貪功,可中央給他上將,又證明了他的貢獻實打實擺在那兒,沒人能抹殺。這上將軍銜,既是對他一輩子奮斗的肯定,也讓他那份謙虛無私的品質更顯珍貴。

陳奇涵的晚年
1957年,陳奇涵60歲那年,給中央遞了退休申請書。那時候不少老同志七八十歲還在崗位上,他這歲數(shù)不算老,可他覺得自己該退了。
中央領導看了他的申請,挺感慨,說他這種不戀權、不貪名的精神,真是少見的好榜樣。退休后,他沒閑著,常去學校、社區(qū)講革命歷史,把自己的經(jīng)歷講給年輕人聽。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接見他,專門握著他的手說了幾句表揚的話。1969年,黨的九大上,陳奇涵雖然已經(jīng)退休好幾年了,毛主席還是親自推薦他當了中央委員。這榮譽可不是隨便給的,是對他一輩子貢獻的最高肯定。

晚年的陳奇涵住在北京一個四合院里,日子過得簡單又充實。每天早上起來打打太極拳,散散步,跟老朋友下下棋,沒啥架子。他這一生,沒追求過啥名利,就是一門心思為革命、為人民,到老了還是那么樸實。
陳奇涵這人,從窮小子到上將,走的每一步都踏實得不行。他填中將卻被授上將的故事,更讓我們看到一個革命者的本色:不爭名、不搶利,心里裝著信仰和人民。他的上將軍銜,是他用一輩子奮斗換來的,也是新中國對他的最好回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