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素榮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李明已跨上自行車,開始了他在小鎮(zhèn)的日常騎行。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音清脆悅耳,像是春天奏響的第一支序曲。
初春的土地仿佛有了生命,在暖陽的輕撫下蠢蠢欲動。路邊的枯草叢中隱約可見點點新綠,那是不知名的小草頂開殘冬的倔強。李明停下車,倚著老槐樹眺望遠(yuǎn)方。天空湛藍如洗,幾朵白云慵懶地漂浮著,宛如未干的油畫。
"早啊,李老師!"菜農(nóng)張大爺推著三輪車從身旁經(jīng)過,車上的普羅旺斯西紅柿泛著誘人的光澤,"今天這么早就要去采風(fēng)?"
"是啊,春天這景色太迷人了。"李明笑著回應(yīng),快門聲隨之響起,記錄下這平凡而美好的一刻。
穿過小鎮(zhèn)廣場時,春風(fēng)忽然加大了力度,卷起滿地落葉,在陽光下跳起了華爾茲。李明瞇起眼睛,感受著春風(fēng)拂面的溫柔。一家花店門口,幾位老人正圍坐在一起,邊曬太陽邊聊著家常,時不時爆發(fā)出陣陣笑聲,與遠(yuǎn)處建筑工地的機械轟鳴形成了奇妙和諧的二重奏。
"小伙子,要不要嘗嘗剛摘的草莓?"花店老板娘熱情地招呼道。李明婉拒了,繼續(xù)前行。他喜歡這種市井氣息,真實而生動,比任何風(fēng)景都更打動人。
轉(zhuǎn)角處,一位少女坐在長椅上,膝上攤著一本舊書。她似乎在等人,又似乎只是單純享受這片刻寧靜。李明舉起相機,猶豫片刻后還是按下了快門。照片中的少女眉眼低垂,專注的神情與周圍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整個世界都與她無關(guān)。
"啪嗒",一朵黃色的小花落在她的書頁上。少女抬起頭,目光正好與鏡頭相遇。李明慌忙放下相機,有些尷尬地道歉:"對不起,我沒..."
"沒關(guān)系,拍得挺好看的。"少女微微一笑,起身準(zhǔn)備離開。
"等等!請問這是什么花?"李明指著她發(fā)間的那朵小黃花問道。
"迎春花,"少女歪著頭回答,"它們總是第一個感知春天的到來。"
李明恍然大悟,難怪詩中總說" 告別少女后,李明來到了鎮(zhèn)郊的河畔。河水潺潺,映照著藍天白云,岸邊的柳樹抽出了嫩芽,隨風(fēng)輕輕搖曳。他架好三腳架,準(zhǔn)備拍攝一組春天的河景。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先生,能幫我拍張照嗎?"是那位少女,她手里拿著那本書和一朵迎春花。 李明點點頭,調(diào)整好角度。少女站在河邊的柳樹下,風(fēng)吹起她的發(fā)絲,書頁輕輕翻動,那朵迎春花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謝謝!"拍完后,少女將那朵花輕輕放在河岸邊,"希望它能在這里找到屬于春天的位置。" 夕陽西下,李明收拾器材準(zhǔn)備回家。路過花店時,他又看見了那位少女。她正在和老板娘交談,手里拿著幾盆剛買的綠植。 "這是要做什么?"李明好奇地問道。 "我把它們送給養(yǎng)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少女解釋道,"春天來了,想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這份生機。" 李明被這份善意深深打動。他忽然明白,春天不僅是季節(jié)的輪回,更是一種心境,一種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就像那位少女,她不一定在等人,只是在等待屬于自己的那份美好相遇。 回家的路上,李明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這一天的所見所聞——張大爺樸實的笑容,老人們的歡聲笑語,少女專注讀書的身影,還有那朵小小的迎春花。這些平凡的瞬間,構(gòu)成了小鎮(zhèn)獨特的春日變奏曲。 他打開相機,再次翻看今天的作品。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生活的片段,捕捉到了春天的脈動。原來最美的風(fēng)景不在遠(yuǎn)方,而在身邊;最動人的故事不在書中,而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夜幕降臨,李明坐在窗前,整理著今天的拍攝素材。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初綻的新芽上,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而美好。他忽然想起少女的那句話:"迎春花總是第一個感知春天的到來。" 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迎春花,等待著被春天的氣息喚醒,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而生活,就是一首由無數(shù)個小確幸組成的春日變奏曲,等待有心人去聆聽、去記錄、去珍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