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事兒一直想不太明白,可能是因為我地處大西北內陸地區(qū),出國留學的學生數(shù)量比較少,所以跟大家問一下,就是那些中產(chǎn)家庭,不算大富大貴,但也算小康生活的。能夠掏出來學費的,花個兩三百萬或者四五百萬送孩子出國讀高中或者讀大學本科。到底是為了個啥?
按理來說,國內的教育水平比較公平。國內的普通教育應該類似于歐美的精英教育。國內的大學收費也不高,四年大學上下來有個十來萬塊錢就夠了??墒菄獾脑?,動輒一年就是四五十萬,七八十萬。國內的醫(yī)療水平、基礎建設、城市建設也沒什么可挑剔的吧?全世界排名第一這個事情應該是不過分的吧?
有人說出國是為了國外的科研氛圍,這個事情有點奇怪。中國 30 年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現(xiàn)在科技搞得這么厲害,你要說這個東西跟中國的科研沒有什么關系?我打死也不信吶。國外的科研氛圍到底好在哪兒?好在那些公知宣傳的莫名其妙的東西。
所以到底為什么要出國?30 年前出國的話,我倒是理解,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開開眼界,見見世面挺好的?,F(xiàn)在出國,不管是去歐美還是去任何地方,就好像去農(nóng)村吃了一頓農(nóng)家樂一樣,能開的什么視野,見到什么格局呢?
如果是真的去國外讀了個長青藤院校,倒還是能接受,可是如果花了那么多錢讀了一個所謂的野雞大學,以前的時候可能是鍍金,現(xiàn)在純純 24K 生鐵了吧?國內的 HR 又不是傻子,以后見過了各種各樣的世面了,那種水文憑很難騙到國內人了吧?
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很重要,有錢嘛,可以隨便造??墒歉P鍵的事情是,在初高中和本科是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的成型期,那他不在國內,不了解最近國內的發(fā)展的這種情況,在國外偏偏又融不進去主流社會,留不下的身體,回不來的靈魂。我很擔心孩子大學畢業(yè)了,回了國之后可能會跟我溝通不良,就好像安卓手機硬裝了蘋果系統(tǒng)一樣,怎么用著怎么別扭。
如果要是不回國的話,那我祝他幸福。假設說我要是跟著孩子一起出國的話呢,那作為一個不是很窮的中產(chǎn),放下國內幾十年積攢的所謂的人情人脈,自己打拼一下的基礎,去國外重新發(fā)展,開個卡車,開個中餐館什么的。是因為奮斗永無止境,奮斗特別快樂嗎?
另外,很多家長之所以支持孩子本科或者高中出國,就是因為國內可能太卷了是吧?這個邏輯倒是能夠說得通,去了國外反正也就那樣吧,做個社會底層,或者是根本不參與競爭。那可能是因為沒有競爭的機會吧。那既然要躺平,當然不會特別卷呢,都甭說去國外,我去全國哪個地方躺平,我都可以躺的很平,躺的很舒服。躺平了為什么需要卷呢?
那再說了,如果是討厭內卷的話,討厭所謂競爭的話,那在國內找個教育洼地不好嗎?比如說東北三省,寧夏、甘肅、西藏、新疆什么的,一樣可以躺的很平。內卷的程度小,競爭壓力消費也低,多好的一個事兒啊?
可能是因為在國內丟人會被人看見,而國外怎么丟人都沒有人看得見,所以內心比較平和和自由。就好像我為什么不回老家,我一個清華大學畢業(yè)生,如果回了老家,在父老鄉(xiāng)親面前開一個教培機構,會被人嘲笑似的。但是在內蒙古又沒有人認識我,對吧?我的線下家長頂多問一下,你清華畢業(yè)的,為什么開了這么一個培訓機構?那所以就活的比較平安,大馬路上面撒尿都沒有人管。
但是我說實話,現(xiàn)在我真想回老家,只不過是說沒有衣錦不能回家有點丟人,所以回不去了罷了。所以別人跟我問你為什么在內蒙古,我肯定是那么說的,內蒙古特別好。哪哪都特別好。
所以各位家長能跟我講一下,為什么你要在高中階段或者本科階段送孩子出國嗎?是不是我格局和事業(yè)太小了,所以不太懂,或者是我太窮了,所以不太懂你們?yōu)槭裁匆敲醋觯?/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