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大地,萬象更新。廣闊的田野上,整齊劃一的農田如棋盤般延展,縱橫交錯的溝渠中清水流淌,筆直平坦的機耕路貫穿田間。農機轟鳴,來回穿梭,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

近年來,房縣局(營銷部)加快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建設步伐,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農機應用推廣,有效降低煙農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為推進煙區(qū)農業(yè)現代化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為煙田宜機化改造后的煙田

“以田宜機”,攻堅煙田宜機化改造。

房縣地處鄂西北山區(qū),地形復雜,山地占比達82.3%,特殊的地理條件給農業(yè)機械化推廣帶來挑戰(zhàn)。

為突破這一制約因素,房縣煙區(qū)嚴格落實基本農田和基本煙田保護制度,通過穩(wěn)固核心種煙區(qū)域,完善水利、道路配套設施,以 “打通農機下田最后一公里” 為目標,全力推進煙田宜機化改造,為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yè)筑牢硬件支撐。

同時,積極推動土地有序流轉,實現合理輪作與連片種植,促進“煙葉+N”多元產業(yè)互補發(fā)展,打造出百畝片、千畝方的集中連片煙田,大幅提升規(guī)?;?。

“這片田塊完成高標準煙田改造后,田間道路、溝渠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真正做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作業(yè)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房縣局生產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以研促融”,優(yōu)選適配農機求轉型。

為引入適配房縣煙葉生產實際的先進農機裝備,推動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房縣局(營銷部)圍繞煙田整地、起壟等環(huán)節(jié),組織開展煙葉生產農機 “賽馬” 選型展示現場會,為優(yōu)化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提供堅實基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為農機“賽馬”現場

農家“賽馬”現場,機聲轟鳴。農機制造廠家技術員操控著各類新型農機大顯身手。起壟機平穩(wěn)駛過,一道道整齊、飽滿的煙壟隨即成型,移栽開穴機與覆膜機緊密配合,移栽、蓋膜等操作一氣呵成。

觀摩的龍白鶴鎮(zhèn)煙農不禁感慨:“要是能用上這些機械,種煙可就輕松太多了!”

“以服促農”,優(yōu)化農藝規(guī)程助減工。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對于野人谷鎮(zhèn)煙農張志而言,煙葉病蟲害防治曾是他種植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在親眼見證同村煙農運用無人機開展植保作業(yè)并取得良好效果后,張志終于放下顧慮,邁出了嘗試現代化植保技術的第一步。

“這無人機看著是機器,用起來卻比人工還靈活!” 談及首次使用體驗,張志難掩興奮,“以前人工噴灑農藥,兩三畝地就得忙活三五天,現在無人機不到半小時就全搞定了,省時省力還噴得均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為無人機植保現場

如今,搭載著先進技術的植保無人機穿梭于田間地頭,化身智能 “植保員”,為煙葉病蟲害防治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有效提升煙葉生產質效 。

同時,房縣局(營銷部)積極探索農業(yè)服務創(chuàng)新路徑,將大農業(yè)領域的成熟技術引入合作社,推動煙葉生產向專業(yè)化、現代化邁進。其中,植保無人機的應用便是這一探索的生動實踐。

除此之外,還積極探索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建設,暢通信息渠道,實現農機培訓、一鍵派單、驗收付費、維修保養(yǎng)等一體化服務。成立以煙農合作社為主,農機合作社、農機供貨公司等社會化服務力量為補充,農機大戶廣泛參與的農機服務中心。

“沒有機械化就沒有煙葉生產的現代化,煙草農業(yè)機械化是現代農業(yè)建設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以農機農藝融合為突破口,不斷提升本土宜機化水平,推進煙葉生產向高效作業(yè)、輕松種煙邁進,奮力譜寫房縣煙葉生產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狈靠h局(營銷部)負責人表示。(圖片由尼金玉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