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美國多個城市發(fā)起的1000多場反“特朗普和馬斯克效率部”抗議“標語”來看,他們反對最多的還是特朗普的文化政策,不滿特朗普政府對“DEI”的全面清理、叫停性別意識形態(tài),限制“非法移民”,這其實是文化戰(zhàn)爭和觀念之爭,是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與現(xiàn)代性的對抗。
01

有批評者說特朗普還活在過去“時代”,他懷念的是美國昔日制造業(yè)輝煌時的舊夢,但世界早已發(fā)生了變化。但對美國的保守派來說,美國這幾十年的“激進左翼政策”才是對美國立國之本的顛覆。
在一個國家內部,經(jīng)濟政策、福利分配等容易調節(jié),但如果是觀念、意識形態(tài)之爭就難以調和,而觀念背后又與文化、信仰分不開,美國要清除“覺醒文化”并不容易,因為它背后也是一套強大的精神價值。
02
“覺醒文化”別名“覺醒思想病毒”,它來自“黑人受壓迫”的“覺醒”,因此它不是簡單的“文化”,而是“政治運動”。它從最初的“黑人權力覺醒”發(fā)展到后來性、性別覺醒,已經(jīng)構成了對美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挑戰(zhàn),2020年美國街頭掀起的“黑命貴”運動從“反種族歧視”發(fā)展到“取消警察”、“取消歷史”,他們聲稱美國存在“系統(tǒng)性種族問題”,美國建立在“剝削黑人”上,因此要求清算歷史,這將顛覆美國的法治和秩序根基。
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運動”正是回應“覺醒文化”這一挑戰(zhàn),要保守美國核心價值。
“覺醒文化”如果是作為一種文化或者學術研究有它的積極意義,但要變成一種“政治實踐”就會帶來災難。
原因就在于這種“觀念”有毒和它的偏執(zhí)。
美國的“覺醒文化”受法國后現(xiàn)代“解構主義”思想影響,與福柯的“知識和權力”也有很大關系,福柯著名的《瘋癲與文明》,就是從“非理性的瘋癲入手”顛覆西方的現(xiàn)代理性文明。
美國因為存在“種族不平等”,覺醒文化套用這套理論強調對不平等、歧視和壓迫的批判,倡導多元、包容和平等簡稱DEI的價值觀。
DEI聽起來不錯,但實行起來就會與美國法律的“個人自由”相沖突,因為種族是一個集體,那么按照這套理論,黑人、穆斯林、性少數(shù)群體他們都是弱勢群體,他們都應該受到優(yōu)先照顧,這從而破壞了機會平等、擇優(yōu)錄取的公平機制。

正是受到“文化多元”的鼓勵,穆斯林領袖在歐美推行“伊斯蘭計劃”,他們不僅建立清真寺,還在伊斯蘭社區(qū)實行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法這套涵蓋中世紀律法、個人生活的制度必定會與現(xiàn)代法律發(fā)生沖突。

特朗普上任后,德州立法把《圣經(jīng)》帶回學校并禁止伊斯蘭教法,這是他們的“文明保衛(wèi)戰(zhàn)”。
日前,北卡羅納州、堪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都已禁止伊斯蘭教法。
02
“覺醒文化"從“種族批判”到為女性、性少數(shù)群體爭取權利,但他們在面對伊斯蘭社區(qū)男性對女性的壓迫時他們卻沉默了。
我特別不能接受的就是伊斯蘭社區(qū)允許9歲女孩結婚。?

說這是他們的習俗和宗教教義也支持降低結婚年齡。他們的穆圣就娶過9歲幼女,這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戀童癖”呢?
剝奪女性童年的快樂和她們受教育權利,這是真正的“壓迫”,DEI不是對這些“反文明”的劣質文化進行批判,而是用DEI這套抽象的道德工具來分配權力,使之從主流人群向邊緣群體轉移。
丘吉爾說,“未來的法西斯將會以反法西斯的面目出現(xiàn)”。西方文明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文明內部的自殺,是從薩特“存在先于本質”到??隆隘偘d與文明”,再到“覺醒思想病毒”。他們先是否定“永恒”,然后否定文明,再然后就是“取消歷史”,開創(chuàng)一個“性別多元主義的烏托邦”,人人都可以“定義”自己的性別,男可以變女、女可以變男,也可以不男不女,他們不斷創(chuàng)造新概念,爭論偽命題,對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不公不義、官僚腐敗卻沒人關心。
03

萬斯在慕尼黑歐洲安全會議上說,歐洲最大的威脅不是俄羅斯而是歐洲內部,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背離歐美基本的價值。
什么是歐美基本價值,也就是西方文明?
用丘吉爾的話就是:第一,法治原則。第二,個人自由。第三,代議制政府,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英國歷史學家漢南在他的歷史著作《自由的基因》里說,法治原則、民主政府、個人自由----構成西方文明的這三個原則,在歐洲各國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當歐盟采取集體行動時,這三個原則隨時都會被置于各國的政治需要之下。
歐洲之所以“民主”倒退,就在于歐盟一體化,各國都把利益置于“自由”之上。
現(xiàn)在的德國、法國都是受“啟蒙主義”影響,他們都傾向“歐洲主義”,也就是集體主義,英國、美國是受新教影響,更注重個人自由、小政府。
但美國民主黨卻越來越傾向歐洲主義、民主和大政府,這是美國保守派和覺醒進步派根本性的區(qū)別。
漢南說,信奉自由市場的國家都傾向于“小政府”,相反擁抱“大陸主義”的國家則傾向于集體主義與中央集權。
在過去一百年的國際沖突中,這片自由大陸三度捍衛(wèi)了自己的價值觀。撒切爾夫人曾也不無自豪地說,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后來的冷戰(zhàn)中,都是歐洲極右翼與左翼挑起事端,但每次都是由“英語國家”的人去解決事端。
在歐洲近現(xiàn)代的戰(zhàn)爭與沖突中,我們可以看成是一個文明體中不同的政治文化間的沖突,“歐盟”這種超國家聯(lián)盟看似彌合了經(jīng)濟上的紛爭,但在各文化體內部卻出現(xiàn)了分裂,英國“脫歐”是告別“歐洲主義”,但由于他們內部極左派和穆斯林移民結盟,保守派的政治力量被打壓,英國正在加速伊斯蘭化。
在英國議會,過去的英國議員手持《圣經(jīng)》宣誓,現(xiàn)在的穆斯林議員直接手持《古蘭經(jīng)》宣誓。

現(xiàn)在英國有3000座清鎮(zhèn)市,11個市9個市長,而且穆斯林新生的人口在不斷增長,白人小孩的出生率在下降。
據(jù)曼徹斯特大學社會研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英國穆斯林群體已突破370萬,在伯明翰、布拉德福德等工業(yè)城市,18歲以下青少年中穆斯林比例超過35%。伯明翰市政廳更是在2023年通過決議,將齋月期間市政運營時間調整為日落之后。
歐洲的“移民和信仰危機”讓美國產(chǎn)生了不安,他們現(xiàn)在在加快右轉,恢復核心價值觀。
漢南寫道:20世紀以降,鼓吹英美歷史的愛國主義觀漸趨過時,馬克思主義、反殖民主義、多元文化主義開始流行,編年史學登上舞臺。那些為盎格魯-美利堅政治里程碑大唱贊歌的歷史學家成了眾矢之的,他們被斥為文化傲慢主義者。
當“多元文化主義”成為新的意識形態(tài)、一種類宗教,那么傳統(tǒng)的家庭、文化就成了一種“逆反”。美國正走在“逆反”的路上,是為了回到“常識”中,清除“覺醒思想病毒”,那么歐洲呢,他們會醒來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