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一個努力脫離低級趣味的電臺




節(jié)目正式開始前,黎叔和劃水怪對上一期評論區(qū)的看法給出了回應。
黎叔表示自媒體內容創(chuàng)作者總會被喜歡或討厭,當你被聽見或看見的更多,就會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聲音,要對其有正確的預期;劃水怪則分享,不要因為害怕被討厭而畏懼傳播自己當下最真誠的觀點。同時,本系列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希望不糾結于案例的細節(jié),而是關于溝通或“吵架”的技巧。(忘記上期內容的歡迎補課)

上期末尾黎叔談到了溝通問題,這里做一點延伸。上次提到溝通中存在三種矛盾,而溝通只解決誤會,利益和價值觀差異只能妥協(xié)或交易。黎叔進一步分享以下三點:第一,許多人覺得妥協(xié)和交易之間存在“溝通”是混淆了溝通和說話的概念,許多語境下我們認為的“溝通”只是一種通知;第二,很多時候他人愿意陪你去解決問題本就是一種妥協(xié);第三,交易和妥協(xié)由雙方地位決定。



好啦,我們上期節(jié)目回顧到此,在實戰(zhàn)之前,先來跟隨黎叔學習一下理論知識,八個知識點還請大家記好記牢。
第一,當我們論證某件事時,先從反方立場出發(fā),因為反方的論證成本永遠小于正方。比如我們論證應試教育是否抹殺了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正方需要完備且充分的論據(jù),即所有經歷應試教育的人都被抹殺了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才能在這兩個不相干的話題之間建立因果關系。但反方只需要舉出一個經歷過應試教育但是沒被抹殺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上述邏輯。有些朋友或許會說正方建立的邏輯不需要太完備,對此黎叔表示邏輯論證一旦放棄完備性,也就不再強有力。

第二,有些不利局面其實已經是你能力發(fā)揮作用后的結果。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總有種論調“關我月薪3000啥事”或讀書無用論,面對這種言論,黎叔表示可以用“你現(xiàn)在境遇雖然不濟,但這也是學歷發(fā)揮作用的結果”來回應。舉例就是有人說我鍛煉很辛苦卻依舊很胖,你可以回答你如果不鍛煉會更胖。

第三,善用“應該”。有些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應該獲取道德優(yōu)勢,這里黎叔用街頭攝影舉例,有些攝影師并不認為自己拍攝一些重體力勞動者的正臉是鏡頭霸凌,反而認為這是人文關懷。當黎叔指出這點時,他們會反過來指責黎叔在巴西也會拍攝一些路人,此時黎叔表示就可以用“我知道我是在做一件不應該做的事”來回應對方。
第四,統(tǒng)計學論據(jù)本身就是巨大破綻。當別人舉出一組數(shù)據(jù)時,我們可以質疑對方樣本選取的來源、基數(shù)和方式以及是否有代表性,對方很大概率會回答不出來。以女司機是否靠譜為例,調查數(shù)據(jù)應當是出交通事故的女司機數(shù)量占上路開車的女性司機之比與出交通事故的男性司機占上路開車的男性司機之比的比較得出,如果樣本選取有誤則無法證明觀點。

第五,以直報怨?;ヂ?lián)網(wǎng)上總會有要求我們大度的人,但黎叔認為律己的才是道德,要求別人就叫道德綁架,對于這些人,我們完全可以采取以直報怨的方法,用對方對待你的態(tài)度回應對方。而那些總是追問配不配的人,其實是在利用人門對“配”這個詞的反感來達到認同和支持的目的,對于這些人,可以直接回復你不配。
第六,應對情感考驗。黎叔表示,考驗往往是以上位對下位、通過會獲益為必要條件,但情侶之間既不是上下位,且這一考驗本身只有風險沒有收益,那對方為什么要參與考驗?
第七,評價事件用其必要標準。以工作不喜歡是否該裸辭為例,黎叔分享工作的標準應該是錢多事少通勤便利,是否喜歡并不是評價工作好壞的標準。而對于討論量居高不下的加班問題,黎叔表示大廠停止加班與歐盟去年出臺的禁止強制勞動法案有關,資本家其實還是為了自身利益;且以勞動法對于加班的定義,想證明自己被加班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不僅要付出高額的執(zhí)法成本,還需考慮仲裁的后果,更多人考慮的是加班值不值。

▲歐盟通過《禁止強制勞動法案》
非五天八小時工作制產品禁入外貿市場
第八,灰度思考,黑白決策。我們思考問題時會想到諸多方面,但實際決策往往只有兩種選擇。面對對方的長篇大論,我們只需要詢問對方你如何選即可,如果對方不做選擇,那么他也不必參與本次討論。如此從結果倒推原因,所謂高中學習是依靠天賦還是努力的答案也顯而易見。


正片結束之后,劃水怪為黎叔準備了一些問題,一起來看黎叔作為正、反雙方給出的回答。
第一,高鐵的座椅靠背是否能放到最低?黎叔認為正方的邏輯在于高鐵座椅最低角度如此設計正是考慮到了人們的需求,而后方乘客的不滿在于他需要使用小桌板進行加班或其他動作,但這不是該場景下的默認權利。反方則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小桌板被設計出來同樣意味著可以被使用,且高鐵并沒有禁止使用大型電子設備,就證明其可以被使用。
第二,如何看待高鐵上熊孩子的哭鬧?黎叔認為這一問題的兩方觀點并不針鋒相對,因為其中還有可以調節(jié)雙方矛盾的第三方,列車方。以正方立場來看,購票后需要享受必要的安靜環(huán)境,家長需要做到盡職盡責管教孩子;而作為反方立場,在已經盡力管教自己的孩子后,對方應當包容這一問題,要對不是所有小孩子的哭鬧都能被控制有正確認知。

第三,未成年人的過失由誰承擔?黎叔認為從正方角度出發(fā),家長就有管教孩子的責任,這也與現(xiàn)實的追償邏輯一致;而從反方來說,父母知識不需要承擔孩子這一行為后果的直接責任,但需要承擔作為監(jiān)護人的經濟責任。
本期內容到此結束~各位大密蜜是否有get新的吵架方法呢?歡迎互動~


主播 / 相征 黎叔
封面設計 / 劃水怪
音頻后期 / 陸凱BBBBUDDHA
音頻上傳 / Observer

⊿ 00:04:26 / 節(jié)目開始前的一些共識~
⊿ 00:14:47 / 溝通并不解決矛盾?
⊿ 00:19:43 / 落后就要挨打是不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00:31:55 / 關我月薪3000什么事
⊿ 00:35:20 / 吵架技巧之善用應該
⊿ 00:43:52 / 不攻自破的統(tǒng)計學
⊿ 00:57:52 / 吵架技巧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01:05:55 / 離開校園還會有真正的愛情嗎?
⊿ 01:13:44 / 如何應對情感考驗?
⊿ 01:22:14 / 加班問題如何看待?
⊿ 01:29:41 / 灰度思考,黑白決策
⊿ 01:35:26 / 高中是靠努力還是靠天賦?
⊿ 01:42:43 / 高鐵的靠背是否能放到最低
⊿ 01:49:14 / 如何看待熊孩子問題?
⊿ 01:55:06 / 未成年人造成的損害由誰承擔?
⊿ 02:03:50 / The Hit House - Hunt You Down
頭圖設計 / 劃水怪
文案 / 與山河
排版 /
本文插圖均來自網(wǎng)絡
本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Copyright ?midnightalks.All rights reserved




再點個在看就更完美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