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比王寶強更適合這個角色。
這是看完《棋士》之后最強烈的念頭。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看了那么多國產現實主義劇集,終于找到了這句話的用武之地。
《棋士》的男主角崔業(yè)(王寶強飾)是個圍棋老師,在少年宮里本本分分的教一群不服管教的小孩子學習圍棋。
他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圍棋天賦,生活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沒有經濟實力,就連自己贏得圍棋比賽的獎金都被學校克扣,他不敢跟校長索要,垂頭喪氣的回家,連兒子想吃的漢堡他都沒有錢買。
老婆淑華(王智飾)在給大企業(yè)家當秘書,工作體面又有錢,還得到了出國的機會,想跟他離婚帶兒子去加拿大。

在這節(jié)骨眼上,兒子意外摔傷送進醫(yī)院,卻被檢查出罕見的神經元疾病,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才能維持以后的生活質量。
事業(yè)家庭都不順,樁樁件件都能分分鐘壓垮一個普通人。
崔業(yè)和哥哥崔偉(陳明昊飾)是典型的對照組,崔業(yè)想要得到的,哥哥全都得到了,就連自己的兒子都更崇拜大伯,希望以后能像大伯一樣當上警察。
小時候被父母重視,舉全家之力培養(yǎng)的圍棋天才,長大后在母親心里的地位卻被哥哥替代,這強大的落差讓崔業(yè)快要被心里的無名火燒毀。
沒人知道,其實崔業(yè)很想贏,他也很享受支配別人的快感,喜歡看到別人臉上對他的崇拜。
俗話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當生活和命運帶來的巨大壓力快要讓崔業(yè)扛不住的時候,他心里的天平漸漸失去了平衡。

而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是一起重大的銀行搶劫案。
可能連崔業(yè)自己都不知道,被當成人質的那一刻,他到底是為什么鬼使神差的幫助劫匪逃脫了警察的追捕。
總之,當他打開了錯誤的開頭,就注定了他無法獨善其身。
《棋士》的故事邏輯非??b密,當然,這是為了塑造崔業(yè)這個人物在面對不同處境和對象時,所展現出來的兩種看似無法調和的屬性。
在面對哥哥時,他畏畏縮縮;但在同伴面前,他卻有著驚人的掌控力,制作計劃的能力。
他能一石三鳥的拿到錢,除掉王紅羽(李乃文飾),并讓妻子回到自己身邊,同時還能讓這一大筆錢過了明路,好一招扮豬吃老虎。

崔業(yè)下了半輩子的棋,沒有哪一盤讓他這么上癮,他愛這種掌控全局的感覺,愛錢財帶來的巨大榮耀。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連作假輸個棋都要垂頭喪氣半天的小人物,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操盤手。
他要這世界成為他的棋盤,而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把所有人當成棋子,在他的陷阱里團團轉。
是心魔,是救贖
可能崔業(yè)自己想不明白,為什么那一刻,他會幫劫匪逃脫警察的追捕。
他以為自己是為了活命,為了安全把錢帶回去給孩子治病。
不過觀眾都能看明白,崔業(yè)只是為了不想讓哥哥贏。當他聽到銀行外面,作為警察局大隊隊長的哥哥的喊話聲時,一股莫名其妙的沖動就襲上了他的心頭。
還記得崔業(yè)對哥哥的形容嗎?入贅,有錢,有個好岳父??此魄甯吆筒恍迹鋵嵢羌刀屎退崴?。
明明他才是那個被父母看重的天才,憑什么現在的自己郁郁不得志,哥哥卻成為眾星捧月的對象?

當他幫助劫匪逃脫之后,他明明有很多次可以坦白的機會,可以把這一切推到“想要活命”的理由上,卻一再伙同夏生犯下大錯。
他被打敗哥哥的喜悅沖昏了頭腦,也正是這樣的盲目自信,讓本想金盆洗手的他意外栽到了一只耳手里,崔業(yè)自己也沒想到,曾經誘導王紅羽被黑吃黑的他,自己也被一只耳黑吃黑。
妻兒被一只耳綁架不知所蹤,這時的崔業(yè)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不得不繼續(xù)走上這條通往黑暗的路。
和一只耳的合作不像夏生,崔業(yè)再次失去了游戲的主導權,整件事開始變得失控。

一只耳這個角色的設定很妙,他不像夏生那樣懵懂,他的天生殘暴讓崔業(yè)真實的感受到了,他們在做的事是法理不容的錯事。
看似進一步把崔業(yè)拉入深淵,實則也是崔業(yè)后來選擇自首的關鍵人物。
也正是他,讓崔業(yè)選擇尋求哥哥崔偉的幫助,他通過電話留言給崔偉留下了關鍵線索,最終救下了生死一線的妻兒。
還好,崔業(yè)還不算無藥可救,他只是欠缺一個人留給他一句挽回,就像崔偉說的那樣,他算不上一個好哥哥,畢竟如果他能早點意識到弟弟心里的那份缺憾,也不至于兩人走到這般地步。
崔偉之于崔業(yè),是心魔也是救贖。
最后兩人互相攙扶著走出黑暗的隧道,或許意味著崔業(yè)心里還有著對光明的向往。
現實造就的人物悲劇
故事的最后,淑華帶著兒子去監(jiān)獄探望崔業(yè),相顧無言。
兒子或許是不肯原諒父親,賭氣離開,不肯講一句話,淑華也只是沉默的看了崔業(yè)一眼,轉身離去。
崔業(yè)不知所措的愣在那里,直到被警察帶回去。這是他該有的懲罰,應有的結局。
而另一邊,崔偉辭去了警察的工作下海經商,兩家人還一起出門旅游,在火車上其樂融融。
誰都不知道,這看似和諧的一面,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裂痕。
這場關于兄弟倆的博弈,從頭到尾都沒有贏家,無論是小時候為了弟弟被迫放棄警校的崔偉,還是長大后拼命想要贏了哥哥的崔業(yè)。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罪案劇,這是一個現實主義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情劇。
名為《棋士》,仿佛是給崔業(yè)的加冕。可命運捉弄,他以為自己是個操盤手,其實自己也只是大時代這個棋盤里的一顆小小棋子。
他走的每一步,都被暗中貼好了價簽。
就像他以為自己掌控了夏生,成功拿到了300萬就能掌控所有人。最后卻被一只耳綁架了老婆孩子,成為他手里的工具。

命運就像流沙,小人物陷入其中只能掙扎,到最后是加冕還是覆滅,都只在翻覆之間。
故事的最后,崔業(yè)選擇跟哥哥和解,那一番促膝長談是崔業(yè)心結的打開,他放下了他的執(zhí)念,去贖他該贖的罪。
《棋士》告訴我們,人的心念一動,都可能走向不同的結局,千萬莫存僥幸心理。
一瞬間的榮耀也許很爽,但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只有坦然接受自己,學會自洽,才能把命運這盤棋,下正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