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農歷三月十四日,民間有許多傳統(tǒng)民俗,有些民俗已經通過了非遺審核,成為地方乃至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民俗反映了人們敬畏自然,祈福未來,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天農歷三月十四,是溪西佛祖壽誕日,記得“吃三樣,做一事”習俗,順心順意事事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吃三樣

西來古寺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坐落于溪西鎮(zhèn)溪二村龍溪西畔,是舊時進入潮汕古道必經之地,為紀念唐朝高僧大顛祖師來此求雨濟民,于明朝嘉靖四年(1525)創(chuàng)建。農歷三月十四是溪西佛祖誕,人們趕來祭拜佛祖公,開展巡游慶典活動,人山人海,也會品嘗這三樣傳統(tǒng)特色美食。

1、普寧豆干

普寧豆干是潮汕地區(qū)的民俗小吃,是豆腐中的一種,只不過它的吃法做法比豆腐要精致麻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食材:豆干、蔥、鹽、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法:1、豆干買來用清水洗一遍,把豆干切成四分。2、全部切好之后用廚房紙吸干水分,因為等會兒要油炸。3、鍋里倒入油,加熱后改文火,放入豆干,炸至四面金黃后撈起。4、放入豆干,炸至四面金黃后撈起,開水一沖,蘸水就做好了。5、外酥里嫩的豆干,一口一個,美滋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腸粉

腸粉是廣東的特色早餐美食,每到周末都喜歡去外面的早餐店吃碟腸粉,再來碗皮蛋瘦肉粥,現(xiàn)在都是自己做腸粉,配上自制的蔥油豉油澆汁,味道確實不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食材:粘米粉、生粉、澄面、鷹栗淀粉、馬蹄粉、油、水、梅瘦肉、生抽、糖、雞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法:1、把米漿所需的各種粉稱重,放入一個大的容器里,小竅門是先放油,后加水,讓油與粉充分融合,再加入水調勻成漿。2、把瘦肉剁成肉沫,加一點油、少許的生抽、一點點的鹽,用手抓勻調味。3、大蔥切碎,鍋里放少油,加入蔥沫炒香,加少量的水,加入生抽、糖、雞精調味。4、準備一個塑料刮刀和一個大圓盤,或者長方形盤更好,再準備一點油刷底。5、鍋里燒開水,全程大火,把圓盤先刷一層底油,倒入適量的米漿,再加一點調好的肉餡,放入鍋中開水里漂浮蒸,蓋上鍋蓋約兩分鐘就熟了,手墊毛巾取出圓盤,用刮刀輕松把整個腸粉刮下來裝盤。6、裝盤后淋上蔥油澆汁,蔥油澆汁是自己方法制作,就可以開吃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豬腸漲糯米

豬腸脹糯米是潮汕地區(qū)一道有特色小吃,味道很傳統(tǒng),其風味獨特,古往今來,傾倒了多少食客, 一盤切成薄片的豬腸脹糯米,慢慢品味,那是十分愜意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食材:糯米、豬腸、蝦米、花生、鹽、板栗、鳥蛋、香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法:1、糯米花生香菇用水泡發(fā),糯米泡發(fā)容易熟,香菇切粒,準備蝦米,板栗剝皮備用。2、豬大腸把肥油挑干凈,清洗干凈,用面粉揉捏干凈至無異味,再用開水浸泡冷切。3、鍋中加食用油,食材翻炒片刻,加一點鹽調味。4、豬大腸用棉線綁住腸的一頭,灌入米料,另外一頭加滿也綁住,沒有的話可以用牙簽代替。5、上火蒸一個小時,直到用筷子插得進去即可。6、冷切后切片加甜醬沾,口感不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做一事:祭拜佛祖公

農歷三月十四日是惠來縣溪西佛祖誕,人們都趕來祭拜佛祖公,參加紀念潮汕唐朝高僧大顛佛祖誕辰巡游慶典活動,有舞龍,舞獅,英歌舞,大旗,八音等為“佛祖誕壽”慶典活動,場面特別熱鬧,人山人海,超震撼!人們恭迎佛祖誕辰,祈福健康平安、萬事如意、幸福永遠、好運相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