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一女子 1988 年丟了兒子,為了找娃,她跟丈夫離了婚。 32 年后,她終于在四川找到兒子。誰料,剛見面,兒子卻說:“媽媽,我見過你”
1988 年的秋風(fēng)里,李靜芝還是個普通的醫(yī)院職工,有個溫暖的三口之家。那天,她出差在外,丈夫帶著嘉嘉去酒店玩。孩子喊渴,爸爸轉(zhuǎn)身去買水,不過幾分鐘,回來時兒子已無影無蹤。她趕回家時,只剩丈夫失魂落魄的眼神和空蕩蕩的房間。
從此,她活成了尋子的機器。
李靜芝辭了職,拿出了所有積蓄,和丈夫騎著破舊的自行車,走遍了西安周邊的村鎮(zhèn)。她們印了 10 萬張尋人啟事,手指磨出血也要一張張發(fā)出去。風(fēng)里雨里,她曬黑了臉,熬紅了眼,可每晚回家,她還是會對著嘉嘉的小衣服發(fā)呆,低聲呢喃:“你在哪兒?。俊?br/>命運像在跟她開玩笑。
尋子路上,她和丈夫爭執(zhí)不斷,最終離婚。她咬緊牙關(guān)獨自前行,有人說在河南見過嘉嘉,她連夜趕去,卻只找到失望;有人說在山西見過,她又滿懷希望奔波,換來的還是空蕩蕩的線索。她的背漸漸佝僂,可眼神里的光從未熄滅。
她不知道,兒子其實就在千里之外的四川。
嘉嘉被拐后,賣到了四川一個普通人家,養(yǎng)父母給他取名顧寧寧,供他讀書,待他如己出。
他在小城里長大,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日子平淡卻安穩(wěn)。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更不知道有個女人為他哭瞎了眼。
2020 年春天,西安警方接到一條線索:四川有個 34 歲的男人,可能就是嘉嘉。他們拿出了嘉嘉小時候的照片,用面部識別技術(shù)“老化”對比,再用 DNA 一錘定音。 5月 10 日母親節(jié),電話鈴響了,警察說:“孩子找到了?!崩铎o芝愣住,手里的碗摔在地上,眼淚止不住地流。
2020 年5 月18 日,西安公安局的會場里,攝像機對準(zhǔn)了那扇門。門開了,一個高大的男人走進來,眼神掃過人群,定格在李靜芝身上。他喊了一聲“媽”,聲音哽咽,然后像個孩子一樣撲進她懷里。 32 年的思念,化成了一場淚雨,她抱著他,哭得說不出話。
“媽,我早就見過你了?!奔渭尾林蹨I,低聲說。李靜芝愣住了,突然想起這些年她在《等著我》《寶貝回家》等節(jié)目里的身影。她無數(shù)次對著鏡頭喊:“嘉嘉,你在哪兒?”原來,兒子在四川的電視機前,早就見過她那張憔悴的臉,只是不知道那是他的媽媽。
32 年里,李靜芝不只在找嘉嘉。她跑遍了尋親節(jié)目,還幫 29 個家庭找回了失蹤的孩子。她成了無數(shù)父母的燈塔,有人問她:“值嗎?”她笑笑:“只要孩子回來,一切都值。”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也成了拐賣兒童案件中的傳奇。
嘉嘉呢?他被養(yǎng)父母養(yǎng)大,生活不算苦,可得知真相后,他選擇放下四川的一切,搬回西安。他說:“我欠爸媽 32 年的時間,現(xiàn)在得還。”那天,他幫李靜芝做飯,笨拙地切菜,她在一旁看著,笑得像個少女。
據(jù)公安部數(shù)據(jù),中國每年約有 2萬兒童失蹤,“寶貝回家”平臺至今已助 5100 多家庭團聚,嘉嘉案只是冰山一角。 2021 年起,警方啟動“團圓行動”,用 AI 技術(shù)破獲了上千起舊案,李靜芝的故事也被拍成紀(jì)錄片《回家之路》,2022 年在央視播出,豆瓣評分高達 8.9 。她如今仍在公益一線奔走,2023 年還促成了 3起團聚。她說:“我找回了兒子,但還有太多孩子沒回家?!?br/>主要信源:(央視新聞——《終于找到你!這一聲“媽”,李靜芝等了 32 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