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已到中期。當前,第三輪“雙一流”評選又傳來擴容消息!各省市紛紛發(fā)力謀篇布局,涌現(xiàn)出不少“種子選手”。
其中,承擔著我國對外交流和經濟建設重要角色的廣東省,就明確提出了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位列其中,成為不少考生和家長押寶在本輪雙一流中的“最看好高校”。

眾所周知,在我國高等教育版圖上,“雙一流”是一個會被反復提及的榮譽稱號,這不僅是一個辦學的金字招牌,更是各大高校提高實力、競相發(fā)展的焦點。而眾多考生家長和高教業(yè)內人士,之所以能夠在本次“雙一流”擴容之際,紛紛押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也正是看重了該校在眾多辦學要素,尤其是國際交流和實踐上的強勢實力。畢竟,從政策導向層面上看,高校國際交流水平是“雙一流”建設的核心指標之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在外國語言文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涉外法治研究等,與全球治理強相關的學科領域之中具備極強的學科實踐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這也促使該校近年來持續(xù)作為華南地區(qū)乃至是全國對外交流的窗口,發(fā)揮著高校和青年學子的雙重作用。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
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國際組織里的中國青年”為題,整版報道廣外國際組織人才培養(yǎng)。報道不僅深度聚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幾位在國際交流實踐中極具代表性的學生典型,更是從廣泛的視角上,全面介紹了廣外的一系列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舉措。

經過了解得知,國際組織是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治理創(chuàng)新學院積極培養(yǎng)國際治理專業(yè)人才,推動不少畢業(yè)生進入國際組織工作。
2016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國際治理創(chuàng)新學院,致力于強化國際組織、國際規(guī)則和國際治理理論的教學研究,加速國際組織與國際治理人才的培養(yǎng),得到外交部、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重視和支持。自此基礎上,近年來該校還隨著國際組織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升級,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強化自身培養(yǎng)體系。跨專業(yè)、多學科、全方位的專業(yè)及課程項目越來越多,已經成為廣外加強國際治理學科建設的一大特點。即使是專業(yè)完全不相同的本科生,也可以選擇在研究生升學過程中進入廣外國際治理創(chuàng)新學院之中深造攻讀。

綜上種種,無論是眾多已經進入國際組織實習實踐學子的真實經歷,還是獲得《人民日報》整版報道的廣外特色國際治理人才培養(yǎng)體系,都從眾多方面向我們展示著廣外在我國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之間的話語權、影響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正是這一因素,有力促進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雙一流”入選進程,屏幕前的考生和家長也可以拭目以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