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1日訊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尤其是65歲以后老人的神經系統(tǒng)慢性進展性退行性疾病(神經退行病),被稱為威脅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殺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視覺中國

帕金森病是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為主要特征。若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能會讓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視覺中國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可能患有帕金森???可以通過觀察“抖、僵、慢”這三個主要癥狀來判斷。

“抖”

是指靜止性震顫,即手、胳膊、小腿等部位出現(xiàn)的不自主抖動。

這種抖動在肢體靜止時會更加明顯,而在活動時則會減輕或停止。

“僵”

指的是“肌肉僵直”,這是一種肌肉變得緊繃、活動時感覺僵硬、沉重且不靈活的現(xiàn)象。

它會導致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眨眼頻率降低,使得表情顯得呆板,仿佛戴上了面具,醫(yī)學上稱之為“面具臉”。

“慢”

是指“運動遲緩”,這一癥狀表現(xiàn)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動作變得緩慢,如穿衣、刷牙和洗臉等。

寫字時也會遇到困難,筆跡彎曲且逐漸變小,醫(yī)學上稱之為“小寫癥”。

在行走時,起步顯得困難,但一旦邁步,身體會不自覺地前傾,步伐變得小而快,無法及時停下來,醫(yī)學上稱之為“慌張步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視覺中國

預防措施

避免接觸工業(yè)化學制劑、除草劑、毒物或者重金屬等誘發(fā)因素;避免或減少應用誘發(fā)震顫麻痹的藥物;積極治療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避免出現(xiàn)腦卒中,從而導致帕金森綜合征表現(xiàn);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可有利于維持良好身體機能、延緩衰老,也有利于預防帕金森病。

閃電新聞記者 楊婷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