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任天堂發(fā)布了第一代Switch游戲機,憑借著其豐富的獨占游戲陣容、豐富的游玩模式以及獨特的玩法,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截止今年3月份,其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1.5億臺,成為游戲史上第三暢銷的主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代主機落后的硬件性能已經(jīng)無法滿足用戶對于游戲體驗的追求,大家都在期待新一代產品的登場。

終于,在廣大用戶年復一年的盼望中,時隔8年時間,任天堂終于在Switch?2主題直面會上正式發(fā)布了新一代游戲主機,并宣布將會在6月5日正式開售。那么這款新主機對比前代有哪些升級和變化,是否值得沖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外觀設計
乍一看的話,Switch?2對比前代并沒有非常大的變化,變得更大更圓潤了一些。其機身尺寸為206?x?115?x?14mm,相比于前代的173?x?102?x?13.9mm確實是大了一圈。經(jīng)典的藍紅配色手柄被深灰色所替代,不過在搖桿上還是加入了紅藍進行點綴。

最初的Switch配備6.2英寸LCD?顯示屏,分辨率為720P,之后2021年發(fā)售的OLED版本升級到了7英寸。而這次的Switch?2則采用了一塊7.9英寸LCD屏幕,屏幕分辨率也來到了1080P,還有120Hz刷新率,并且首次在任天堂掌機上支持HDR。此前機身背面?zhèn)涫芡虏鄣男≈Ъ芤采壋蔀榱薝型支架,提供更加靈活的擺放角度。

參數(shù)上確實提升了不少,而且支持了HDR,但具體顯示效果如何,還是得實際體驗才知道。至于為啥前代都有OLED了,新一代卻用LCD?總得給自己留一些進步空間嘛,之后還能再出個OLED版本,美滋滋。
這次外形最大的變化還是在于新的磁吸式的Joy-Con?2,與之前的金屬滑軌不同,這次采用了磁吸直插設計,讓拆卸和連接都變得更加方便和流暢。

新的底座將支持最大4K顯示,并且內置風扇散熱,有效緩主機在長時間游戲時的發(fā)熱問題。

另外,機身的頂部還新增了一個USB-C接口,但這個接口僅用于充電和數(shù)據(jù)傳輸,或是連接攝像頭等周邊設備,不支持視頻輸出,底部原有的USB?Type-C接口仍然支持視頻輸出。?

全新手柄
全新的Joy-Con?2搖桿看起來和前代的變化并不大,鍵位布局基本一致,但其實升級還是蠻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全新磁吸式設計外,它還而且增大了SL和SR的按鈕,也增大了搖桿,提升了耐用性,改善了橫向握持和操作的手感。

在此前的直面會上,任天堂并沒有具體介紹全新控制器的相關技術,不過在最近官方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Joy-Con?2的控制器是從零開始設計的,并非霍爾效應搖桿,與初代Switch的Joy-Con控制器相比,控制搖桿更大、更耐用,移動也更加順滑,還解決了漂移問題(待時間驗證)。
更重要的還是,Joy-Con?2加入了一個光學傳感器,側立在桌面上時,可以如鼠標一樣進行操作,用于FPS等需要精準點擊操控的游戲,算是個不錯的升級吧。

對了,還有個神秘的C鍵,它其實代表的是Chat的意思,所以它可以實現(xiàn)GameChat?游戲聊天功能,只要一鍵就可以打開聊天界面,和其他游戲玩家對話和分享游戲畫面,是不是很驚喜呢。使用GameChat功能需要玩家開通NSO會員,不過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都可以免費使用。

硬件性能
官方并沒有透露Switch?2的核心硬件,相比于之前在docked模式僅能輸出1080P?60Hz,現(xiàn)在連接底座可以支持4K?60Hz的輸出,其性能相比于前代的提升應該是蠻大的。

根據(jù)曝光,Switch?2搭載的是英偉達Tegra?T239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擁有8個ARM?Cortex-A78E性能核心,12GB?RAM和一個擁有1536個CUDA核心的Ampere架構GPU。這個GPU架構是RTX?30系列上所采用的,說實話還是有一些年代感了。該芯片配備了專用的RT和?Tensor內核,用于硬件加速的光線追蹤和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后者能夠通過AI實現(xiàn)更高分辨率的圖像增強,用低分辨率進行渲染,并將畫面放大進行輸出,有效提升游戲的幀率。
英偉達雖然在自己的博文中沒有提到芯片的具體型號,但表示與任天堂Switch相比,任天堂Switch?2的圖形性能提高了10倍,帶來了更流暢的游戲體驗和更清晰的視覺效果。
我想說的是,聽來這個提升幅度固然是很大,但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底子太差”,由于初代機器的性能太差了,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對新機器的性能抱有太大的期待,不知道運行3A大作時的表現(xiàn)會是如何。電池提升到了5220mAh,但應該是因為新芯片功耗的緣故,續(xù)航不增反降,官方頁面標的是2-6.5小時之間。
存儲空間
當然,不只處理器性能大增,Switch?2的儲存空間也從前代的32GB大幅增加到了256GB,可以容納更多的游戲,不過目前游戲所占據(jù)的空間相比于之前同樣有著不小的增加。
還有一個壞消息,雖然機身空間變大了,Switch?2不兼容了MicroSD卡了(無法玩游戲或讀取數(shù)據(jù),仍然可以讀取先前的截圖和視頻信息),而是采用了全新的?MicroSD?Express存儲卡,這一標準采用了PCIe協(xié)議,速度更高,但是價格是前者的數(shù)倍。筆者去某購物平臺看了下,256GB的MicroSD?Express卡大概要700塊左右,相同容量的MicroSD卡則只要100出頭,對于玩家來說,游玩成本還是會上升一些的。

Switch?2還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技術形式—游戲密鑰卡(Game-Key?Card)。這種卡片并非用于存儲游戲內容,而是作為一種認證工具,激活后允許玩家下載并游玩對應的游戲。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卡是游戲啟動下載的鑰匙,插入后機器后,需要在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下載游戲,此后離線游玩僅需保持卡片插入狀態(tài),操作邏輯與傳統(tǒng)卡帶完全一致。好消息是,它不會像數(shù)字版一樣永久綁定賬戶,插入任意一臺Switch?2主機后均可直接使用,所以玩家可以進行轉售、租賃,或是共享給朋友。

定價策略
Switch?2的定價確實蠻迷惑的,這次分為日語版和國際多語言版。其中日版,只支持日語,只能登錄日服賬號,可以看做是鎖區(qū)版本,基本就是日本專享了,售價為49980日元(含稅),按目前匯率換算大概是人民幣?2526元(隨匯率變化,僅供參考)。作為參考,當年初代Switch的日版定價為29980日元,按照當時的匯率(2017年3月份匯率約為100日元換6.1043元人民幣),大概是約合人民幣1830元。漲價肯定是漲了,但考慮到升級還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日版Switch?2將通過抽簽形式限量發(fā)售,預購資格要求用戶在2025年2月28日前累計游戲時間達50小時以上,算是有個小門檻吧。

除了日本獨享的日版外,其它版本的價格則難繃了許多。先說美版和港版吧,前者為44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307元(隨匯率變化,僅供參考),而前代當時的定價為299.99美元;港版為3450港元,約合人民幣3267元(隨匯率變化,僅供參考),初代的定價為2340港元。而支持16種語言的國際多語言版,售價達到了69980日元,約合人民幣3541元(隨匯率變化,僅供參考),比日版貴了整整1000塊。這樣看的話,港版似乎成為了目前最“實惠”的選擇?;蛘哌@樣安慰自己,不是其它版本貴,而是日版便宜!至于國行版本,目前的消息是任天堂會推遲Switch?2在中國的發(fā)售計劃,所以大家想要快點玩上的話,最靠譜的應該就是港版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貴的的不只有機器本身,作為Switch?2的獨占首發(fā)護航游戲,《馬里奧賽車世界(Mario?Kart?World)》會在6月5日同步發(fā)售,而它的日版下載版為8980日元(約合人民幣454元),盒裝版式9980日元(約合人民幣505元);港版下載版為499港元(約合人民幣473元),盒裝版549港元(約合人民幣520元);最頂?shù)倪€是美版,下載版本為80美元(約合人民幣588元),盒裝版更是達到了90美元(約合人民幣661元)。至于是物超所值,還是定價離譜,等正式發(fā)售后各位玩家自己去感受吧。

對了,《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將獲得Switch?2升級版強化,對于已經(jīng)擁有初代Switch版游戲的玩家,無需重新購買完整游戲,可以選擇支付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0元)即可升級至Switch?2版,是不是很良心呢?
相信看完上面的內容,大家應該對全新的任天堂Switch?2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它對比前代的升級還是蠻大的,更大更清晰的屏幕、更好用的手柄、更強大的硬件以及更豐富的功能等等。不過,槽點也不少,?抽象的地區(qū)定價、更貴的游戲卡帶、只支持更貴的擴展卡…無疑讓玩家的總擁有成本有著一定幅度的上漲。
對于這款任天堂憋了好幾年才拿出的新品,我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雖說Switch并非靠機能,還是靠獨占的游戲生態(tài),但就目前來的情況來看,一方面抽象的定價,除鎖區(qū)的日版外,其它地區(qū)基本都要多花1K才能入手,再加上更貴的卡帶和內存卡,硬件多花錢已經(jīng)是必然;另一方面則是首發(fā)以及預告的游戲并沒有那么吸引人,不太能夠滿足大家的期待,吸引力稍顯不足。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真的非常非常想玩且資金非常充裕,不太建議沖首發(fā),先觀望一下比較好,再等等這個售價會不會調整,畢竟如果銷量不理想還是有可能的,順便等等獨占的游戲,免得當首發(fā)冤大頭。
聚合標簽:
相關產品
網(wǎng)友評論
發(fā)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