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郁有妙藥,效果還不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受傅院長邀請參加線上茶話會,今晚我分享四時五臟脈法,講到脾郁,宋霖老師說:脾郁你一般怎么解決呢?

我說:我一般用防風、荊芥來解脾郁。

宋老說:風藥解郁是可以的,但,不能久用?,F(xiàn)在的人思慮重,脾郁現(xiàn)代人很常見,你可以試試用砂仁來解脾郁。黃元御先生在桂枝丹皮桃仁湯的加減里就直接講到脾郁,加砂仁。砂仁,辛散溫通,氣味芳香,其化濕醒脾開胃,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謂其“為醒脾調胃要藥”砂仁有調節(jié)胃腸功能,抗炎,鎮(zhèn)痛,降糖等多種藥理作用。

宋老說,他喜歡用砂仁5克,生雞內金10克打粉每天沖服吃一點對于壓力大型的胃病,食欲差,胃腸脹氣,效果很不錯。

為什么“脾郁,加砂仁”?這個問題,我一直都搞不明白。

直到前幾天,我在整理六氣資料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黃元御如此用藥,是有原因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篇文章,我將為你揭秘。

什么是脾郁?脾郁了會怎樣呢?

《內經(jīng)懸解》有文:脾病者,身重善饑,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這句話就解釋了脾郁、脾虛的癥狀。

脾病,則脾郁濕盛,經(jīng)脈下陷,故身重肉痿,足軟不收,行則善瘈,腳下作痛。

脾虛,則不能消磨水谷,故腹?jié)M腸鳴,飧泄,飲食不化。

脾郁、脾虛是脾病的兩種狀態(tài)。

一般來說,脾病,脾郁者多,脾虛者少。講到這里,有個問題,我需要解釋一下。你知道,脾為太陰濕土,脾郁則濕盛,那么,脾虛了濕還盛嗎?實際上,無論是脾郁,還是脾虛,脾病則濕盛是不變的。脾郁濕盛者,黃元御多用茯苓、澤瀉來燥土去濕,脾虛者,多用茯苓、白術來補土去濕。到現(xiàn)在為止,你可能在想,據(jù)《玉楸藥解》記載,砂仁不是去濕藥,為什么脾郁,要加砂仁呢?現(xiàn)在,我將為你揭秘。脾為濕土,以太陰而主升,胃為燥土,以陽明而主降,升降之權,則在陰陽之交,是謂中氣。脾郁濕盛,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此時,用茯苓、澤瀉,雖然可以去脾土之濕,但是不能讓中氣輪轉,清濁復位,升降復常。于是,黃元御為了讓升降復常,清濁復位,提出“加砂仁”,用此和中之藥,調其滯氣,使得中氣輪轉,恢復如常。或有人問,除了砂仁,還有哪些中藥可以使“升降復?!钡哪??草蔻仁、白蔻仁、草果仁等,這些藥,你都可以酌情用之。

至于具體的用法,你可以參看《麻瑞亭治驗集》,里面有詳細介紹。或有人問,脾郁用砂仁,那么,脾虛了,是否也能用砂仁嗎?這個問題,《四圣心源》里面沒有提及。不過,你可以翻閱一下《麻瑞亭治驗集》,你會發(fā)現(xiàn)麻瑞亭用茯苓、白術的時候,多佐以白蔻仁、砂仁等和中之藥,因此,脾虛了,砂仁也是可以用的?;蛴腥藛?,《四圣心源》的砂仁,到底是哪一種砂仁的哪?實際上,根據(jù)歷代本草記載可見,自古砂仁就有國產(chǎn)、進口之分,國產(chǎn)砂仁的產(chǎn)地在中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等地區(qū),其中,以廣東陽春縣所產(chǎn)砂仁最為道地、質量好、產(chǎn)量大;進口砂仁的產(chǎn)地在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中醫(yī)藥書中的“西砂仁”,指的就是進口砂仁。從價格的角度來講,西砂仁的價格便宜,而陽春砂仁的價格昂貴,藥店中的便宜砂仁,多為西砂仁。從藥效的角度來講,西砂仁與陽春砂仁的藥效,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過,西砂仁的藥性,更為溫和。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酌情選用西砂仁,或陽春砂仁。

提示:本文作者不詳,文中處方,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