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鏈接和忙碌文化盛行的今天,工作與個人生活的界限變得日益模糊,很多人長期處于匆忙狀態(tài),常感到時間緊迫和煩躁惱怒。這時,“匆忙癥”(hurry sickness)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破壞著你的健康、創(chuàng)新能力、人際關系和實際產(chǎn)出。近日,教育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高級研究員坎迪·維恩斯(Kandi Wiens)在《哈佛商業(yè)評論》刊文《匆忙的潛在影響》(The Insidious Effects of Hurrying),提醒人們重視“匆忙癥”對現(xiàn)代生活的危害。
原文 :《“匆忙癥”或在破壞你的生活》
編譯 |鐘麗麗
圖片 |網(wǎng)絡
現(xiàn)代人身心俱疲
在快節(jié)奏的世界中,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得更多、成就更多、成為更好的自己已成為現(xiàn)代生活無處不在的一部分。一項針對專業(yè)服務公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工作“要求極高、令人筋疲力盡且混亂無序”,并且“長時間工作是職業(yè)成功所必需的”這一觀念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這一結論與另一項基于5.6萬多名員工的最新全球勞動力調查結果相呼應,該調查顯示,45%的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里他們的工作量顯著增加,超過一半的人覺得工作場所的變化太多且發(fā)生得太快。
這種持續(xù)不斷的緊迫感會導致一種被稱為“匆忙癥”(hurry sickness)的現(xiàn)象,這個術語最早是由心臟病學家邁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和R. H.羅森曼(R. H. Rosenman)在1974年提出的,用來描述A型(即高成就)行為對心血管健康的破壞性影響。匆忙癥不是一種可診斷的疾病,但它包含了一系列行為和情緒——急躁、長期匆忙和持續(xù)的時間緊迫感,這些都會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瘋狂且永不停歇的生活方式及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的觀念所帶來的焦慮和慢性壓力會導致高血壓、頭痛和失眠。眾所周知,高血壓、焦慮和抑郁癥狀(通常被稱為心理困擾)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危險因素。一項大型元研究發(fā)現(xiàn),僅心理困擾一項就會增加死亡風險,而且心理困擾程度越高,死亡風險就越大,即使在調整了年齡、體重指數(shù)、吸煙、體育活動和飲酒等因素之后也是如此。
匆忙癥還會讓你在匆忙完成一項項任務時身心俱疲,無暇顧及基本的自我照顧,如規(guī)律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隨著疲勞感的加劇,你的免疫系統(tǒng)可能會受到抑制,從而更容易感染疾病。在工作中,匆忙癥會導致決策失誤及結果欠佳,因為你沒有花時間仔細思考,或者因為匆忙而粗心犯錯。在匆忙癥的困擾下,你吸收、處理和使用新信息的能力會下降,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人際關系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當別人跟不上你的節(jié)奏時,你會很容易感到惱火,或者因為你公然懷疑他們高效完成任務的能力而導致關系緊張。而人際關系出現(xiàn)問題時,有效的合作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團隊的活力和產(chǎn)出。當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疲憊、消極和表現(xiàn)不佳時,匆忙癥的最終結果可能是徹底的職業(yè)倦怠。
你是否有這些典型表現(xiàn)?
匆忙癥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可以偽裝成效率、生產(chǎn)力、成就,或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等表象。由于這些都是備受推崇的品質和高績效的標志,你可能直到付出代價時才會意識到問題。以下這些匆忙癥的癥狀和跡象是否也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中?
一切都顯得緊迫。你經(jīng)常感到煩躁、焦慮或擔憂,因為每件事似乎都必須立即處理,并盡快完成。
總是很匆忙。你走路、說話、執(zhí)行任務,甚至開車都很快。你傾向于打斷別人或催促他們,并不斷地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試圖更快地完成更多事情。
全神貫注于時間的流逝。你感覺時間總是在從你身邊溜走,你感到必須“趕在時間前面”,并且總是在尋找捷徑和省時的方法。
總是覺得進度落后。盡管你很努力,但還是經(jīng)常擔心落后——即使截止日期并不緊迫,或者別人認為你非常高效且進度超前。
缺乏耐心,容易被激怒。即使是很小的延遲也會引發(fā)壓力和沮喪,當某事(或某人)妨礙你完成任務時,你會發(fā)脾氣。
把幸福放在了次要位置。把事情做完總在你的腦海里,為此你犧牲了睡眠、飲食、鍛煉、與愛人相處的時間或愛好。
不習慣空閑時間,很少休息。你認為放慢腳步或休息一下是浪費時間,無所事事會讓你感到焦慮、易怒、不耐煩或坐立不安。
從完成任務中獲得快樂。愉悅的體驗會觸發(fā)多巴胺的釋放,完成任務會激勵你重復工作行為以再次獲得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性格特質會格外增加一個人患上匆忙癥的風險,如完美主義、取悅他人和將生產(chǎn)力等同于自我價值。完美主義者往往試圖達到不切實際的理想狀態(tài),這會占用更多的時間,導致他們不得不匆忙追趕進度。取悅他人者則容易對每一個請求都說“是”,讓自己應接不暇、匆忙不堪,并有落后的危險。許多以成就為導向的人將自己的自我價值和能夠完成多少任務及完成的速度有多快綁定。
重新獲得內心的平靜
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減輕匆忙癥,奪回屬于自己的時間,重獲內心的平靜。
預留緩沖時間。在日程表中預留緩沖時間以處理意外任務;預留時間進行深度、專注的工作,且不設定具體目標;安排時間反思并重新確定待辦事項的優(yōu)先級,這樣就不會對所有事情都抱有同樣的緊迫感。
答應請求前稍作停頓。你不僅要查看日程表,還要反思一下是否應該接受。你是唯一能滿足這個請求的人嗎?它是否會過度消耗你的時間、精力或資源?它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
寫下放慢腳步的好處。列一份清單,對很多人來說,好處包括額外的睡眠時間、更多的社交時間,以及更強的放松感和內心寧靜。
確定優(yōu)先級。將你的每項任務歸為以下四類之一:做(Do),指必要且高優(yōu)先級的任務;推遲(Defer,或Delay),指可以稍后再做的任務;委托(Delegate),指可以交給別人的任務;刪除(Delete),指經(jīng)仔細檢查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重要的任務。
練習正念。正念就是讓自己慢下來,全神貫注、不帶偏見地關注當下——在許多方面,這恰恰是匆忙癥的對立面。即使每次只練習幾分鐘的正念也能迅速減輕壓力,讓過度緊繃的大腦得到必要的休息。
尋求支持。如果你的匆忙癥根源很深,那么向治療師、高管教練、員工資源小組尋求幫助可能是長期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chuàng)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946期第7版,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潘 顏
《社會科學報》2025年征訂
點擊下方圖片網(wǎng)上訂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