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年間,一縣令好友不幸去世,他讓仆人帶去300兩銀子。仆人回稟:銀子已給他家女兒。縣令大怒:“他家是獨子,哪來的女兒?”原來仆人送錯了人家??h令當(dāng)即做了一個決定,誰料,這個決定竟影響他一生
縣令吳棠,官職不高能力卻很強,在他任職期間,清河縣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由于他從不懶政,因此,每天的行程安排的很滿,不僅需要開堂判案,更得喬裝走入百姓的生活,聽取民聲,感受民情。
雖然作為一個在四書五經(jīng)熏陶下走出來的文人,但是他卻很有自己的政治思想,不古板,能因地制宜,人人都贊賞他的能力。

這天他起了個大早,準(zhǔn)備去隔壁村鎮(zhèn)趕集,這個集市可以便于他考察百姓的生活,并且一年一次,很難得。
但是,就在他剛坐上馬車準(zhǔn)備出發(fā)的時候,就被一個小廝給攔下了,原因是他的好友給他發(fā)了吊唁貼。
好友的父親去世,路徑此地,在一處湖泊之上停留,他本該親自前往,可被政務(wù)絆住了腳,身為一方父母官,個人私事都是可以往后放的。
于是,他便決定讓小廝帶上錢以及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往,也正是因為他要趕市集,所以并未對小廝交代清楚,所以鬧了一個大誤會。
小廝找到庫房取了三百兩匆匆往城郊趕去,在看到一處湖泊的時候,上面果然停靠著一只掛著白幡的船。
等他走近,才發(fā)現(xiàn)里面有兩位妙齡女子正在小聲啜泣,這兩位女子看到他之后便一前一后的走出來行禮。

小廝滿心想著就是完成任務(wù)快回去吃飯,于是,便將銀子交到他們手中說:“這是我們家老爺?shù)囊环囊?,還有這封信,姑娘節(jié)哀。”
說完,便轉(zhuǎn)身離去,徒留兩位姑娘疑惑不已,他們打開信看到里面的內(nèi)容,這才知道,是這位小廝送錯了,因為在湖泊的另一邊,還有一只船。
但是,他們正因無錢將父親回鄉(xiāng)安葬而煩惱,于是,便暫且現(xiàn)將錢收了起來,可人卻沒有著急走。
這邊,小廝回到家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了,剛巧碰上了剛回來的老爺,便趕緊跑過去回話。
吳棠累了一天,本想著好好休息,卻沒成想,這小廝辦了一件糊涂事。
因為,他一聽女兒就不對勁,他這老友壓根沒生過女兒,頓時,也為自己這三百兩心疼起來。
第二日,他空閑下來,決定親自去看看,在小廝的帶領(lǐng)下,他果然看到了那條白船。

只是,在聽聞兩位女子的悲慘遭遇后,便不忍心要錢了,于是,他勸慰兩人一番,還說,如果需要幫助,盡管跟他開口,既然到了他管轄的地界,斷然沒有讓官友埋骨他鄉(xiāng)的道理。
兩位女子也十分感激的再三拜謝,由此,他們的緣分也算是結(jié)下了。
旁人也就算了,關(guān)鍵其中剛好就有日后的慈禧太后,這一路上她們姐妹嘗盡了人性冷暖,見慣了那些偽善的面孔,遇上這樣一位真誠善良的人,自然心存感恩。
而吳棠也很淡忘了此事,可他的福報卻沒有遲到,之后,他短短幾年,便像是轉(zhuǎn)了運一般,節(jié)節(jié)攀升,升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好在,他的能力也能跟的上,不管是賑災(zāi)還是鎮(zhèn)壓叛亂,都很有成效,朝野之中的同僚也不免為他豎起大拇指。
而能力非凡的他抓住了每一次機會,讓百姓安居樂業(yè),讓皇上嘖嘖稱奇,李鴻章對他也是極盡贊賞。
他也實實在在用政績在朝堂和百姓心中站穩(wěn)了腳跟,只可惜,他過于守舊,在后半生倒也表現(xiàn)出了許多局限性,成為了一個有爭議性的晚清重臣。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吳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