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亭
“張檢察官,我找到工作了,多虧您沒放棄我!”近日,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qū)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檢察官張亞瑋接到小浩(化名)的來電,聽著電話那頭激動的聲音,張亞瑋心里踏實了,“孩子,是你自己沒有放棄自己,好好干,未來還長!”
小浩是一起盜竊案的未成年嫌疑人。一年前,他在常州市多地通過拉車門方式盜竊財物,涉案金額達數(shù)萬元。該案被移送到天寧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后,該院隨即開展社會調查,了解到一個揪心的故事:小浩案發(fā)時就讀于該市某職業(yè)技術學院,長期受不良朋友影響輟學,其父母早已離異,因忙于生計對其疏于管教。
隨后,天寧區(qū)檢察院邀請專業(yè)人員對小浩開展心理測評與干預。心理測評結果顯示,小浩父母離異,他長期無法得到母親的關愛和重視,這讓他更加無法抗拒所謂的“友情”,在“朋友”的慫恿下結伙盜竊??紤]到小浩剛滿16周歲,已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仍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有挽救幫教的空間,檢察機關遂依法對小浩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設置考察期。
在附條件考察期內,天寧區(qū)檢察院一方面邀請家庭教育指導專家,為小浩父母提供正確家庭教育理念、管教方式,另一方面安排小浩母親定期與小浩通話、見面。一段時間后,小浩情況有所好轉,親子關系也得到緩和。
然而,三個月后,小浩再次因拉車門盜竊被抓。面對再次犯罪的小浩,其父母聲淚俱下,再次來到天寧區(qū)檢察院尋求幫助。
小浩的情況達到了起訴標準。專業(yè)評估顯示小浩“存在社交偏差行為,家庭支持嚴重缺失,現(xiàn)有家庭環(huán)境幫教條件不足”。小浩的父母提出能否將小浩送到封閉式的專業(yè)教育場所,接受更為系統(tǒng)的教育矯治。為此,張亞瑋與該市一所專門學校協(xié)調聯(lián)系,小浩的父母也同意送他前往專門學校接受教育矯治。
小浩在專門學校接受教育矯治期間,張亞瑋定期了解小浩的在校表現(xiàn)。教官告訴張亞瑋,在每天規(guī)律的運動與學習中,小浩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責任心增強不少,還以老學員身份發(fā)揮了傳幫帶作用。得知小浩的轉變,張亞瑋深感欣慰,同時定期為小浩父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小浩母親每周定期看望小浩。
今年3月,小浩從專門學校畢業(yè),獲得了優(yōu)秀學員的榮譽,還順利找到了一份工作。小浩的近況讓張亞瑋感到,努力有了最好的回報。
來源:檢察日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