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癥
點燃你自律的心
我現(xiàn)在看那些還沒孩子的朋友,或者孩子長大的同事,她們下班以后,有大把的時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覺得十分羨慕。
而我,心里有不少想做的事,就是沒時間。
但我又馬上糾正自己,不是沒時間,只是整塊的時間比較少而已,碎片化時間還是有的。
有什么,就用好什么吧。
我要好好利用碎片化時間,變成一個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的中年女。

(插畫師:Carole Chevalier)
NO.1,早起打坐10分鐘
以前我在枡野俊明的書中,看到他推薦每天早上進行5分鐘的坐禪。
坐禪時只要注意呼吸就行,先呼后吸,把意念集中在肚臍下方,緩慢吐氣,控制氣息使之綿長,再自然而然地進行下一步的吸氣。
我后來也試著做,發(fā)現(xiàn)這招太妙了,在反復深呼吸中,心情沉靜下來,感覺身體緩緩下沉,在地上生根。
越打坐越享受后,我形成了適合自己的改良版:每早打坐10分鐘。
坐在沙發(fā)上,盤不盤腿無所謂,關鍵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腹部呼吸,總用胸部呼吸,心緒會浮躁。
我堅持這么做有段時間了,這可能是這段時間我脾氣變好的主因吧。
NO.2,上班前美容10分鐘
我現(xiàn)在差不多每天提前20分鐘到公司,我會用10分鐘在公司養(yǎng)生美容。
先把養(yǎng)生的水泡上,眼睛不太舒服,就喝我的潤眼水,含菊花、桑葚、枸杞;
脾氣比較暴躁,就喝我的舒甘水,含淮小麥、茉莉花和陳皮;
像最近一直打電話,用嗓過度,就喝我的舒喉水,含金銀花、胖大海、麥冬。
泡好以后,用五齒梳梳頭,先中間督脈,然后先左后右。
拍拍膽經(jīng),拍拍八虛,拉伸下手臂、肩頸和腿部,然后精神滿滿地上班。
NO.3,貼墻站立10分鐘
之前碰到一位轉業(yè)軍人,我夸他的氣質和體態(tài)甩普通中年男10條街。
他說以前的訓練形成了肌肉記憶,轉業(yè)后站坐盡量“三挺三收”——挺腿、挺胸、挺頸和收腹、收肩、收下巴。
我后來把這“三挺三收”吸納到貼墻站里。
貼墻站立,腳后跟碰踢腳線,小腿肚子+臀部+兩邊肩部+后腦勺碰墻,記得收腹收下巴。
堅持10分鐘,其實不太容易,但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好辦法,就是用力沉下肩膀,拉長脖頸,閉目養(yǎng)神,像站樁一樣,采用腹式呼吸。
等我貼墻站以后,整個人心思沉靜,內(nèi)心喜悅。
這一招,還大大緩解了我近期的肩頸酸痛問題。
NO.4,鍛煉眼睛10分鐘
工作、寫作、娛樂都離不開屏幕,眼睛干澀疲勞是常態(tài)。
于是我出門在路上開始鍛煉眼睛,城市春景特美,等車時鍛煉眼睛、眼力和眼神。
吸收了下名人方法:六小齡童早上看日出,傍晚看日落,白天眼睛盯著乒乓球飛來飛去,晚上盯著香頭兩邊回轉;梅蘭芳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
看看遠處的山,眼睛緊跟飛鳥,以及死盯著搖曳的樹葉,把一片盯害羞了再換一片,然后淚流滿面地上車。
NO.5,回家緩沖10分鐘
以前我回家就在沙發(fā)上葛優(yōu)躺,和潔癖愛人結婚后,我變了,回家先換上好看悠閑的家居服,因為這是從工作狀態(tài)向家庭模式轉變的心理儀式。
然后卸妝洗臉,把臉上的防曬霜和灰塵疲憊統(tǒng)統(tǒng)卸掉。
別小看了換家居服和卸妝洗臉這10分鐘。
我安利給女友后,她恨不得發(fā)我感謝錦旗,她有晚睡拖延癥,經(jīng)常十一二點困得要死時,才去洗刷刷,洗清醒了又睡不著了。
她現(xiàn)在回家就洗臉或沖澡,然后看書運動看電視,晚上想睡時刷個牙就睡,說是精神和皮膚比以前好。
NO.6,輕松聽文章10分鐘
對于各種內(nèi)容平臺,我還是最喜歡公眾號。
我有時看到一篇好文章,但是沒時間看完,我就會加入浮窗,等我有時間了,我就開始聽文章。
現(xiàn)在任何一篇公眾號文章都可以點擊文章開頭的“小耳機”,一個我很熟悉的男聲響起,AI感不強,這是我很能聽進去的聲音。
有句對安娜·卡列寧娜的點評,說她不愛看書,沒有辦法吸收間接經(jīng)驗,只能用血肉之軀,把人世間所有的刀刃都走一遍,她是只能汲取直接經(jīng)驗的人。
我覺得很多公眾號的深度好文,說的都是當下的熱乎事,讓我避開一些坑,還會有所啟發(fā)。
歡迎點擊我們“哪梁爽哪喜慶”的文章的小耳機,讓我們的文字,化作聲音,陪著你。

NO.7,晚間寫日記10分鐘
最近晚上上床后,我給女兒一本她的日記本,讓她寫寫畫畫。
我自己拿出我的日記本,我倆安靜地寫,我很喜歡寫幾句當天的重要事情和心情回顧,想想那些幸運的、別人對我好的、讓我發(fā)笑開心的事情。
感覺一整天的最后一個程序做完了,事情放下了,心里滿足了。然后關燈,抱著我的寶貝女兒睡覺。
最近我夜間睡眠質量明顯變好,可能是與這個睡前環(huán)節(jié)有關。
其實很忙很忙的時間,會是一個階段,終將過去,珍惜這個階段。
不要把自己想成忙碌的犧牲品,什么樣的局面,都有我們可以自我作為、自我改造的空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