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生命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

23點,有的人已經(jīng)進入夢鄉(xiāng),有的人則在熬夜玩手機……

在醫(yī)生看來,22點睡還是23點睡,看起來只是差了一個小時,實際上,對健康的影響差了一大截。

22點和23點睡覺,差距在哪?

綜合來看,這兩個入睡時間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有以下4個區(qū)別:

22點入睡,精神狀態(tài)更佳

你可能早有體會,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時睡覺,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緒狀態(tài)也大不一樣。

2020年《睡眠》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就顯示,如果夜間睡眠比平時少,第二天情緒會變差,更易發(fā)怒。

22點入睡,相當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車”

褪黑素的作用是幫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線影響具有晝夜節(jié)律性:

  •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維持在較低水平;

  • 22點左右,褪黑素的分泌開始陡然增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2點入睡,正好與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時間相契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促進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

如果推遲入睡時間,褪黑素已經(jīng)大量分泌一段時間了,對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xiàn)“困過勁兒反而不困了”的感覺。

22點入睡,更貼合古人講究的“子午覺”

古人一直講究“睡好子午覺”,子時,即23點~1點?!白佑X”說的是已經(jīng)進入睡眠狀態(tài),最好是進入深睡眠,而不是說23點才開始上床。

人進入深睡眠的時間通常為30~60分鐘,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判斷入睡時間,最晚不宜超過23點,6點~7點醒來即可。

22點~23點入睡,心梗風險最低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發(fā)表在《心血管醫(yī)學前沿》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日22點至23點就寢的人,心梗發(fā)病率最低,具體來看:

  • 22點至23點就寢的人,心梗發(fā)病率為5.1%;

  • 22點以前就寢者,該數(shù)值為6.9%;

  • 23點至24點就寢者,該數(shù)值為7.0%;

  • 24點后就寢者,該數(shù)值為9.2%。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聞多看點

什么是好睡眠?

要入睡快

晚上關燈上床,放下手機后

在10~20分鐘入睡

睡眠應當有一定的深度

呼吸深長、均勻,不易驚醒

夜間不起夜

或者起夜小于兩次

沒有從夢中驚醒的情況

醒來以后會很快忘記夢境

起床容易

早晨起床后精力充沛、精神好

白天不覺困倦

頭腦清晰,工作效率高

判斷失眠的3個標準

① 入睡困難

入睡超過30分鐘

② 睡眠維持困難

醒后再入睡超過30分鐘

③ 早醒

比平時提前醒來超過30分鐘

以上情況

一周超過3天

再加上有以下臨床表現(xiàn)

就表示你需要好好睡覺了

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工作能力變差、運動技能下降、容易生病、看不清、皮膚變差、白天打盹、易餓、體重增加、易沖動。

快速入眠小習慣

固定時間睡覺

每天固定時間睡覺

睡前2小時可嘗試把房間光線調(diào)暗

② 睡前減少刺激

睡前4小時內(nèi)不要吸煙

或飲用咖啡、濃茶等飲品

③ 睡前少看手機

睡前最后半小時可以關掉或遠離

手機、Pad等電子設備

④ 養(yǎng)成條件反射

除了睡覺和性生活

盡可能不要呆在床上

養(yǎng)成床于“困”之間的條件反射

⑤ 午睡不宜過長

午睡一般不要超過30分鐘

15點后最好不要午睡

⑥ 營造舒適環(huán)境

存在睡眠呼吸障礙的人群

需要科學調(diào)整睡姿

有頸椎問題的人群

需挑選適合自己頸椎曲度的枕具

選擇軟硬度適中的床墊

定期清洗更換床單、枕套等床上用品

營造舒適睡眠環(huán)境很重要

⑦ 減少過度補覺

如果到了周末等節(jié)假日

也不要過度補覺

建議盡量同一時間段入睡和起床

如果都嘗試了以上的方法和技巧,依舊難以入睡,或經(jīng)常過早醒來,感覺睡得很淺影響第二天的精力等等,那么則建議去醫(yī)院就診了。

今天起,早點睡

 昨天23:00后入睡的浙江人,速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昨天23:00后入睡的浙江人,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