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被譽為新中國戰(zhàn)神的無冕元帥的開國大將之首粟裕,開始動筆書寫自己的回憶錄,要知道之前很多人勸說他將自己的珍貴的戰(zhàn)爭回憶書寫成書,以此成為我國珍貴的歷史資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粟裕僵局卻一直很排斥,這是因為當他回憶起此前犧牲的戰(zhàn)友的時候,他是非常悲痛的,直到1979年的時候,他聽說自己的老上級竟然被污蔑成反派,這才重新讓他動起了些回憶錄的念頭,因為他不愿看到這些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戰(zhàn)友,被人無端的遺忘和誣陷……

紅十軍團的團長劉疇西

這位被污蔑的戰(zhàn)士名叫劉疇西,是粟裕的一位老上級,也是我軍紅十團的團長,不過說起劉疇西,這讓粟裕也很難評判出他的功過,但是要說劉疇西是背叛革命的叛徒,那粟裕定然是第一個不答應。

劉疇西和方志敏在獄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疇西出生于1987年的湖南長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領導人之一,在1920年的時候考入了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之后在1922年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又經過黃埔軍校的培養(yǎng),是一位十分有實力的軍事干將。

1925年劉疇西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當中意外負傷,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但是這卻并沒有打擊到劉疇西的革命熱情,后來他更是參加了南昌起義,并在1929年的時候趕赴蘇聯(lián),并從蘇聯(lián)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當中順利畢業(yè),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骨干成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說粟裕和劉疇西的相遇,那還要從我軍的蘇區(qū)說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時我黨建立的中央蘇區(qū)受到了蔣介石的圍攻,并且展開了五次“反圍剿”的戰(zhàn)斗,但是最后因為黨內出現了“左傾”的道路,這讓我黨也是損失嚴重,不得不開始長征之路。

只不過因為有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最終黨內決定,留下一批人在蘇區(qū)與敵人進行周旋,以此來拖延我黨主力部隊長征轉移的時間,而粟裕便是其中的一員,而這支隊伍對外的稱呼便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遣隊當中的隊伍成員很復雜,其中有不少之前紅軍的骨干成員,比如有紅7團的團長尋淮州,政治部主任劉英,而粟裕在其中則是擔任軍團參謀長的職位。

由于我軍的主力部隊都參與到了長征,所以能夠留下作戰(zhàn)的軍隊和火力根本就不能跟國民黨的軍隊抗衡,所以先遣隊的成交額公園只能從江西瑞金出發(fā),先后向浙江和皖贛等地方轉移,直到1934年的時候才突破了敵人的封鎖,成功與方志敏同志所創(chuàng)建的贛東革命根據地會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此時到達贛東的先遣隊成員已經損失過半,于是在根據地的時候他們便又重新得到了整編,被納入第十九師紅十軍團當中,而劉疇西便是當時紅十軍的團長,粟裕則擔任方志敏同志的軍區(qū)參謀長。

接連犯錯,讓我軍損失慘重

得到整編的紅十團的力量再度壯大,于是他們經常對國民黨的追兵采取反擊,其中也獲得不小的勝利,顯然在這其中游擊戰(zhàn)術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在大家魏勝利摩拳擦掌的時候,中央蘇區(qū)再一次犯下了“左傾”的錯誤,他們命令這些留守部隊將作戰(zhàn)重心放在外線當中,并且與我軍的第十九師會合,主動出擊消滅敵人,并且建立起一個新的蘇區(qū)。

很明顯這是在走之前蘇區(qū)統(tǒng)戰(zhàn)的老路子,當初蘇區(qū)兵強馬壯的時候,尚不能與國民黨正面交鋒,更別提他們這些新組建起來的部隊了,但是中央的命令已經下達,所以方志敏、粟裕等人也只能揮兵北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很難不引起蔣介石的注意,于是他便派出國民黨11個團對我黨進行追捕,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紅十團的首腦們決定迎頭痛擊,先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對此粟裕也很贊同,并將目標放在了王耀武的軍隊上。

粟裕建議還是按照之前的老路子,跟敵人采取游擊戰(zhàn),對此劉疇西主動請纓,讓自己來擔任先鋒,但是粟裕卻有些擔心,畢竟劉疇西的麾下都是從之前中央蘇區(qū)帶出來的人,對于游擊戰(zhàn)并非很了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劉疇西卻是一意孤行,執(zhí)意要證明自己的部隊沒有問題,但是最后這場戰(zhàn)斗是打得不好,不僅沒有將敵人引入包圍圈,最后更是將一場伏擊戰(zhàn)打成了拉鋸戰(zhàn)。

由于劉疇西的指揮不當,這讓我軍損失慘重,紅十軍團更是犧牲千余人,其中有很多都是紅軍的干部成員,粟裕、劉英等人更是多處負傷,尋淮州更是在轉移途中犧牲,年僅22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尋淮州的犧牲粟裕是悲痛萬分,因為這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可是粟裕的伯樂,也是他經常知道粟裕作戰(zhàn)的知識,甚至大力舉薦粟裕參加軍事作戰(zhàn)會議。

紅十軍團戰(zhàn)敗之后不得不進行戰(zhàn)略轉移,而我軍此時的士氣也是一落千丈,劉疇西此時又犯下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采取避戰(zhàn)的策略,雖然減少了我軍的損失,但是卻讓士氣跌落谷底。

尋淮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著國民黨的重重包圍,粟裕建議將部隊一分為三,分別前往浙江西南、贛東北和皖南地區(qū)打游擊戰(zhàn)爭,但是劉疇西卻不同意,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只能將好不容易聚集的兵力再度分散,從而喪失了與國民黨抗爭的籌碼。

最后方志敏還是同意了劉疇西的意見,大家一起向贛東北出發(fā),然而僅僅只是出發(fā)了四天,便遇上了七次敵人的進攻,在1935年的德興張家塢譚家橋的時候,因為劉疇西的優(yōu)柔寡斷,再次讓紅十軍團陷入險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斗才導致方志敏和劉疇西等人相繼被捕,雖然劉疇西在軍事指揮上有所疏漏,但是面對著敵人的嚴刑拷打,他依舊是不為所動,最終英勇就義,享年38歲。

對于這場戰(zhàn)斗粟裕是痛心疾首,但是對于劉疇西的為人卻是非常的欽佩,因此在他受到誣陷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為他發(fā)聲,畢竟這份革命的精神不容置疑,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威震敵膽的“獨臂將軍”劉疇西. 新華網.
他是黃埔一期,紅軍軍團長,卻因驕傲輕敵,敗給了黃埔三期學弟. 廣靈反邪教-今日頭條
共和國大將粟裕粟裕. 人民網
粟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