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宣稱“百日訪華”,試圖在100天內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推動所謂“歷史性經貿協(xié)議”。然而,中方始終未發(fā)出邀請。特朗普這一訪華計劃從一開始就面臨諸多阻礙,最終落空。究其原因,是美方自身一系列行為嚴重破壞了雙方互信基礎。

在2017 - 2021年第一任期內,特朗普多次承諾“對華友好”,實際行動卻背道而馳。貿易戰(zhàn)期間,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稅率最高達25%,給中國對美出口企業(yè)帶來沉重打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專家曾指出,特朗普在外交承諾上反復無常,其表態(tài)的可信度極低。此外,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也不斷“切香腸”式突破紅線。2020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更是將疫情政治化,惡意污蔑抹黑中國,嚴重損害中美關系。這些過往行徑,讓中方對特朗普的承諾失去信任,成為中方未對其訪華計劃予以積極回應的重要因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沙特王儲(資料圖)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其對華政策不僅未改善,反而變本加厲。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34%的“對等關稅”,疊加此前的20%,總稅率高達54%。這一舉措直接沖擊中國對美出口,僅電子設備行業(yè),中國企業(yè)損失就超過200億美元。與此同時,特朗普一邊揮舞關稅大棒,一邊要求中方“取消對美制裁”“開放半導體市場”,這種不合理要求被商務部發(fā)言人斥為“強盜邏輯”。在“百日訪華”計劃推進時,美國國會通過《2025年對臺軍售法案》,向臺灣地區(qū)提供價值8億美元的F - 16V戰(zhàn)機零部件,特朗普簽署該法案,還公開宣稱“臺灣是主權國家”,這一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徹底觸碰中方紅線,使得中方更不可能對其訪華計劃發(fā)出邀請。

被中方“拒之門外”后,特朗普迅速將目光投向中東地區(qū),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承諾的投資成為他關注的焦點。3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宮宣稱,沙特將在未來四年向美國投資1萬億美元,用于購買軍火、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項目。但沙特官方通訊社同一天澄清,實際承諾金額為6000億美元,其中4000億用于能源合作,2000億用于國防采購。特朗普夸大投資金額的行為,暴露出其試圖通過此舉安撫國內選民,并向沙特施壓獲取更多利益的意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沙特愿意拿出巨額資金投資美國,有著自身的安全考量。自2018年“卡舒吉案”后,沙特與美國關系一度緊張。拜登政府時期,暫停對沙特軍售,并公開批評其人權記錄。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恢復對沙特的武器出口,沙特王儲的這筆投資,本質上是想用資金換取美國在地區(qū)事務中的支持,特別是在對抗伊朗和胡塞武裝方面。此外,沙特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著特殊角色,已成為美俄秘密談判的“中轉站”。3月23日,美俄代表團在利雅得舉行閉門會議,討論停火協(xié)議框架。特朗普此次訪問中東,極有可能推動俄烏首腦會晤在沙特舉行,這對于沙特提升國際影響力以及美國尋找俄烏沖突“體面下臺”的機會都有重要意義。

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試圖推動沙以關系正?;瑥椭?020年促成《亞伯拉罕協(xié)議》的“成功經驗”。但沙特王儲明確表示,與以色列建交的前提是“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而特朗普政府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清空計劃”,雙方立場存在巨大分歧,使得沙以談判陷入僵局?!兑陨袝r報》評論稱,特朗普的中東政策,正將阿拉伯世界推向中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與沙特積極開展合作,簽署《中沙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協(xié)議》,擴大在新能源、5G、航天等領域的合作。3月,沙特正式加入上合組織,成為該組織首個阿拉伯成員國,中國通過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平臺,加強與中東國家的多邊合作,這種“去美國化”趨勢日益明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資料圖)

特朗普訪華計劃落空后轉向中東尋求經濟利益,但其在中東的行動面臨諸多挑戰(zhàn)。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存在不滿,在其對華打響第三輪“關稅戰(zhàn)”后,美股大幅下跌,美國國內從上到下陷入慌亂,全美50個州爆發(fā)上千場抗議示威活動。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為,不僅損害了中美關系,也給美國自身經濟和國際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而中方在面對美方不合理行為時,堅決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xié)商解決爭議的立場,在國際舞臺上展現(xiàn)出大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