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消息,據法新社4月6日報道,伊朗6日拒絕與美國進行任何直接對話。此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建議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舉行會談。特朗普上月致信伊朗領導人,呼吁就其核計劃進行談判。但他同時威脅說,如果外交失敗,他將轟炸伊朗,并對伊朗石油工業(yè)實施了額外制裁。報道引用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話表示:“與不斷威脅使用武力、其不同官員表達的立場相互矛盾的一方進行直接談判毫無意義?!彼€指出:“我們仍然致力于外交,并準備嘗試間接談判?!?/p>

德國《明鏡》周刊4月6日刊登的一篇訪談文章指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正在對伊朗采取“極限施壓”策略,既威脅軍事打擊又呼吁談判。但伊朗方面對這一策略絲毫不買賬。法新社報道提到,伊朗總統(tǒng)佩澤希齊揚質問:“若想談判,何必威脅?”他強調,只接受與美方“平等對話”。法新社報道指出,這種立場源于歷史教訓——2015年的伊核協(xié)議被特朗普單方面撕毀后,德黑蘭對美國的信任完全破裂。

特朗普(資料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據英國媒體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所言,倘若美國對伊朗開展軍事行動,伊朗會毫不遲疑地對任何被用于襲擊伊朗的美軍基地發(fā)起打擊,不管在這些基地中部署的是美軍還是其他盟國的部隊。"我們不在乎你是美國兵、英國兵還是土耳其兵——只要美軍用這個基地攻擊我們,它就會成為打擊目標。"目前,美國在中東擁有數十個軍事基地,包括巴林、土耳其和約旦的設施。此外,美軍艦隊也可能參與對伊打擊,但由于近期也門胡塞武裝的襲擊,其活動有所減少。

面對美方壓力,伊朗態(tài)度強硬且立場一致:拒絕直接談判:外長阿拉格齊4月6日明確表示,與“持續(xù)威脅動武且立場矛盾”的美國直接對話“毫無意義”。伊朗總統(tǒng)佩澤希齊揚3月30日亦強調,美國須先證明可信度,間接談判仍是選項;軍事威懾升級: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總司令薩拉米少將稱,伊朗已制定“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戰(zhàn)略,地下導彈基地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可快速反擊;警告鄰國中立:伊朗通過外交渠道告知伊拉克、阿聯酋等周邊國家,若開放領空或基地支持美軍行動,將面臨“嚴重后果”。

特朗普(資料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從《每日快報》披露的消息看,美國政府內部早已就伊朗問題擬定了“秋季前采取軍事行動”的預期。換句話說,美國不愿意再走回談判桌,而是傾向于以“先打后講”的方式迫使德黑蘭屈服。其背后的盤算再清楚不過——通過軍事高壓手段,終結伊朗核進程,同時借機重塑中東秩序,把伊朗拖入被孤立的戰(zhàn)略困境。伊朗的邏輯并不復雜——如果和平發(fā)展都無法避免戰(zhàn)爭,那就做好戰(zhàn)爭準備,并在核能力上達到“無法摧毀”的水平。

伊核問題是美伊關系緊張的核心。盡管國際社會多次呼吁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雙方在關鍵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一致。特朗普的“轟炸”言論無疑讓本就脆弱的談判進程雪上加霜,也讓中東地區(qū)的和平前景更加渺茫。伊朗與美國的緊張關系不僅影響兩國,也對全球安全構成了威脅。國際社會普遍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聯合國秘書長發(fā)言人表示,對話與外交手段是解決伊核問題的唯一途徑,任何軍事行動都將帶來災難性后果。

哈梅內伊(資料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哈梅內伊(資料圖)

這場博弈中最諷刺的是:2015年伊核協(xié)議本是和平范本,卻被特朗普親手撕毀;如今他高喊“新協(xié)議”,卻拿不出任何誠意。歷史證明,靠威脅和謊言堆砌的外交,終將自食惡果。中東的未來,不應“推特威脅和導彈數量決定。若美國繼續(xù)沉迷霸權游戲,而伊朗堅持“以核謀權”,最終只會讓整個地區(qū)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蛟S,只有當中東人民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時,和平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