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校園的枝椏,寄宿生活里的“成長種子”正悄悄發(fā)芽。學校以“生活即課堂”為理念,在這個春天為孩子們定制了一套“生活技能升級計劃”——每周的生活指導課程,正讓一個個“生活小難題”變成“成長小勛章”。
在江油外國語學校,有這樣一群人,未站在講臺,卻被學生尊稱為老師;不在學科課堂,卻被大家點贊為成長課程;沒有課本和學案,卻一起遇見美好!她們就是生活指導老師,讓我們走進江外生活部,感受生活指導老師給予我們的溫暖與力量。





寄宿時光
是生活能力拔節(jié)的黃金期
對于寄宿制學校的孩子來說,生活部不僅是溫暖的“第二個家”,更是培養(yǎng)獨立人格的“實踐課堂”:
- 生活自理,是走向自主的第一步:從收拾行李到打理個人衛(wèi)生,每一項技能都在告訴孩子“我能行”;
- 習慣養(yǎng)成,藏在日復一日的細節(jié)里:規(guī)范洗手、認真洗臉、仔細刷牙……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終將內(nèi)化為受益終身的生活素養(yǎng);
- 寄宿教育的溫度:生活老師的耐心指導、同伴間的互相學習,讓“學會生活”的過程充滿溫暖與力量。
我們相信,當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獨立掌控細節(jié),便是為未來注入了面對挑戰(zhàn)的底氣。







周周有主題,成長有跡可循
第四周
行李箱里的“秩序美學”
“衣服要疊成小方塊,襪子裝進密封袋,書本和生活用品分區(qū)域擺放……”生活老師化身“收納導師”,帶著孩子們給行李箱“斷舍離”。從雜亂到整齊,小小的箱子里,藏著對生活秩序的初次探索。



第五周
洗手護健康,“七步”有講究
“內(nèi)-外-夾-弓-大-立-腕”,孩子們跟著老師的示范認真練習七步洗手法。流動的水、潔白的泡沫,不僅洗去小手的污漬,更讓“健康習慣”扎根心間。






第六周
洗臉這件“小事”,藏著生活的儀式感
“溫水潔面更溫和,毛巾要輕輕按壓吸干水分……”生活老師手把手教孩子呵護肌膚,從打濕毛巾到涂抹面霜,每一個步驟都是對自己的溫柔以待。






第七、八周
鞋帶翻飛間,系住獨立的勇氣
“先打一個小結(jié),再繞個圈兒,輕輕一拉就成型!”從笨拙到熟練,蝴蝶結(jié)、雙環(huán)結(jié)在指尖誕生。當孩子蹲下身子系好鞋帶的那一刻,系住的不僅是鞋子,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信。




周日晚的“生活小課堂”
星光下的成長剪影
每周日晚,生活部的走廊總會傳來孩子們的討論聲:“我今天學會了疊校服!”“我的鞋帶終于不會散啦!”燈光下,他們圍在生活老師身邊,認真觀察、反復練習,把睡前時光變成了充滿成就感的“闖關(guān)時刻”。這些專注的眼神、小小的進步,都是寄宿生活里最動人的成長注腳。
邀您加入“周末實踐營”
讓成長無縫銜接
生活技能的掌握,需要學校與家庭的“雙向奔赴”。這個周末,我們邀請家長:
1.做孩子的“實踐搭檔”:讓孩子獨立收拾自己的書包、整理換季衣物,用“放手”代替“包辦”;
2.當孩子的“成長觀眾”:拍下孩子系鞋帶、洗手的視頻,在班級群分享,讓老師的鼓勵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3.成孩子的“習慣同路人”:和孩子約定“每日生活小任務(wù)”,比如睡前自己整理衣物、晨起認真洗臉、自己疊被子,讓學校里的所學在家庭中延續(xù)。
教育,是一場溫暖的接力
當學校教會孩子“系好人生第一??圩印?,當家庭成為習慣的“練兵場”,孩子終將在反復實踐中收獲獨立的能力與自信的光芒。這個春天,讓我們共同見證:那些在生活部課堂上學會的技能,終將化作孩子飛翔的翅膀,讓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既能從容打理瑣碎日常,也能勇敢擁抱星辰大海。
江油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與您攜手,讓每一次“學會”都成為孩子成長的里程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