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024-02-03 21:24·職場火鍋
老板突然中風,讓他的“海歸”兒子接任公司總經(jīng)理。小周老板終于掌權(quán)了,立即上推行自己的所謂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模式,其中,搞KPI考核就傷害了很多老員工,讓年輕徒弟取代師傅,更是寒了一大批老師傅的心。
其中,老林師傅被傷害得最重。原來的老周老板把老林當作“老寶貝”,現(xiàn)在的小周老板視其為“肉中刺”。這是為什么呢?
老林在廠里干了二十多年,熟悉每臺設備就像熟悉自己的兒子一樣。別人工廠的設備壞了,保修要花20萬,換成老林上手,可能一分錢都不花就能修好。關(guān)鍵是老林對待設備就像對待兒子,堅持預防為主,平時保養(yǎng)得仔細,設備就不出事。

老周老板是懂基層車間的人,知道保養(yǎng)大于維修。老師傅清閑是好事,證明設備運轉(zhuǎn)正常,老師傅忙起來,說明生產(chǎn)線總出問題。小周老板滿腦子都是KPI績效考核和打卡考勤,看著老林清閑就心里不舒服,誤認為老林這是白拿錢不干事兒,視其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后快。
小周老板瞧不起老林這類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覺得他們都是“土得掉渣”的老家伙,現(xiàn)代企業(yè)依靠的管理和技術(shù),不需要這些老家伙的所謂“經(jīng)驗”,恨不能把他們都趕走,換上工資低、學歷高、敢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
小周招聘了一批大學生,讓老師傅帶徒弟,目的是學到手藝后把老師傅取代。這些大學生眼高手低,對老師傅也不夠尊重,甚至連端茶倒水的事都不做,有的大學生還指望老師傅給他倒水呢!
關(guān)鍵是這些大學生夜郎自大,學了幾招“三腳貓”的功夫之后,覺得車間技術(shù)很簡單,恨不能一腳把老師傅踢出局。這些老師傅都是明白人,知道現(xiàn)在年輕人的心思,個個都恨不得亂拳打死老師傅。

小周老板高估了這批大學生,同時也被所謂先進理念洗腦了,重設備輕經(jīng)驗,把大學生都安排在管理崗位,然后開始對老員工進行更加嚴格的績效考核,把老師傅的工資降到比徒弟都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逼走老師傅。
小周老板讓年輕徒弟取代老林的崗位,讓老林提前退休。老林既傷心又寒心,依依不舍地告別這些親如兒子的“鐵疙瘩”,臨走時用手逐一把設備摸了一個遍,其中看到電門上很臟,就用手抹干凈了。
說巧不巧,老林剛離開工廠,第二天就聽見車間里傳出一聲巨響,原來是年輕人為了趕進度調(diào)高了設備參數(shù),腦子里只有理論數(shù)值,沒想到把設備給“憋”爆了,所有生產(chǎn)線全部趴窩了。
小周老板讓那些大學生搶修,這幫所謂的高材生只學到了一些皮毛,根本修不了這樣的故障,讓廠家工程師來維修,人家也不客氣,一口價要20萬維修費。有些懂行的人悄悄建議小周老板,你讓老林來看看,說不定能省不少錢呢!

老板就是老板,為了利益不在乎臉皮厚。小周老板提著禮物上門求老林,老林來到車間,打眼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說這種故障我能修,但我有一個條件,我現(xiàn)在退休了,別的工廠要返聘我,如果你出的價錢夠,我愿意回這里返聘。
小周老板問老林要多少工資,老林伸出兩根手指。小周老板說每月2千?老林氣得扭頭就走,小周老板驚訝地問,難道是2萬?老林說,對,每月2萬,我們老師傅本來就值這個價!你不愿意更好,反正別的老板出價不比這個低!
小周老板的小算盤一打就明白,如果車間出故障就找廠家,人家要價高、維修時間長,一次損失可不止20萬,于是硬著頭皮答應了。老林現(xiàn)場跟工廠簽了返聘協(xié)議,馬上開始搶修,不到半天就修好了。小周徹底領(lǐng)教了老師傅的厲害,心服口服,覺得月薪2萬值得,也對以前的誤解表示了道歉。
PS:寫這個職場故事就是想糾正當下一個反向理念。企業(yè)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有些老板眼里的人才只有高科技人才和精英人才,瞧不起有豐富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操作人才。其實,再好的設備也需要老師傅的精心保養(yǎng)維護,他們創(chuàng)造的價值并不低,新企業(yè)嫁接老傳統(tǒng),難道不更好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