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巴拿馬港口運營權之爭愈演愈烈,事件核心涉及巴拿馬政府試圖收回長和集團的港口運營權,并提出包括“違規(guī)續(xù)約”、“未繳租金”和“逃稅”在內的多項指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這場爭端的關鍵方,長和集團在危急關頭亮出重要證據,試圖證明自身的合法性。

隨后,這場風波又因美國的強勢介入,涉及更多國際博弈因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次事件的最終結局將如何發(fā)展呢?

爭端背景:巴拿馬港口的重要性與歷史糾葛

巴拿馬港口位居全球貿易的要沖,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更是世界海運的命脈之一,占到全球貨運量的6%至8%。

這一戰(zhàn)略位置不僅對巴拿馬經濟舉足輕重,也是國際地緣經濟爭奪的焦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和集團早在1997年通過競標獲得了巴拿馬港口的運營權,這也是亞洲企業(yè)在全球擴張中的重要一步。

過去二十多年間,長和集團投資超過16.95億巴波亞幣用于港口基建,并為巴拿馬帶來了超過59億巴波亞幣的經濟效益。

然而,近幾年美國對中國在拉美的投資日益警惕,巴拿馬在中美之間的平衡也變得愈發(fā)脆弱。

巴拿馬政府此次試圖收回港口運營權的直接依據,就是其審計署的指控。

巴拿馬審計署認為長和集團在2021年續(xù)簽運營合同時未獲得必要批準,并指出其存在“少繳租金”、“虛報成本”和“逃稅”等行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政府因此對長和及其相關高管提起訴訟,意圖通過法律手段解除港口運營協議。

面對如此激烈的攻勢,長和集團迅速反擊,亮出的核心證據幾乎完全針對巴方指控:

長和集團首先指出,當年簽訂的不僅是主合同,還包括經過巴拿馬立法批準的附加協議,完全合法合規(guī)。

隨后,長和集團還提供了詳細財務記錄,顯示過去28年間已繳納6.68億巴波亞幣的稅費及1.26億巴波亞幣的股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長和列舉了多項投資與貢獻數據,證明其已超出合約要求履行承諾,為巴拿馬的經濟發(fā)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這些證據使得巴拿馬政府在法律層面陷入被動,一旦巴方無法舉證反駁,事件或將轉入國際仲裁程序。

美方干預:從幕后推動到直接施壓

今年4月初,美國防長赫格塞思突然到訪巴拿馬,直言中國企業(yè)在巴拿馬的投資“威脅”美巴安全,甚至指控長和這樣的企業(yè)可能從事“間諜活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的真實意圖并不難理解。

一方面,巴拿馬運河對于美國的戰(zhàn)略意義極高,而中國企業(yè)在此的擴張顯然觸碰了美方敏感神經;另一方面,這也是美國圍堵中國全球投資的一部分行動。

從TikTok到華為,再到長和的海外運營,美國的打壓范圍已從科技領域延伸到基礎設施。

如今,巴拿馬政府陷入了兩難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方面,美國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使用國,運河收入對巴拿馬經濟至關重要,美國的軍事威懾也在施加無形壓力;另一方面,中國是巴拿馬的重要投資伙伴,其基建項目對巴拿馬的經濟增長有顯著推動作用。

如何在中美兩國之間權衡利益,是巴拿馬政府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兩種結局:國際仲裁與和解的可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事件可能有兩種發(fā)展方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巴拿馬政府堅持推進訴訟,長和集團很可能依據國際投資仲裁機制提起反訴。

一旦訴訟進入國際仲裁,巴拿馬若被認定違約,不僅需要支付巨額賠償,還可能損失其在國際社會的信譽。

但若巴拿馬政府選擇懸崖勒馬,與長和集團達成和解,不僅可以避免法律與經濟上的雙重損失,還能繼續(xù)維持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長和集團而言,無論結果如何,這一事件的處理都將成為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投資合規(guī)化中的重要案例。

地緣政治背后:中美拉美博弈的冰山一角

巴拿馬港口爭端的背后,反映的是中美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新一輪博弈。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擴大在拉美地區(qū)的投資,而美國則通過施壓試圖守住傳統(tǒng)勢力范圍。

這場爭端的最終結果或許已經超出經濟范疇,而成為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注腳。

對于中資企業(yè)而言,這場風波提供了一個重要警示:在海外投資中,合規(guī)經營、合法保護自身權益是應對復雜國際環(huán)境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