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梅州V生活》關注即可
連日來,在平遠縣上舉鎮(zhèn)八社村,茂密的樹林里隨處可見村民種植靈芝的場景,堆積成小山狀的菌棒,被村民有序地放入槽內,拆膜、蓋土、平整,一氣呵成。
記者日前在位于八社村勝城小組燈盞院的千畝靈芝種植基地看到,10多名村民或肩挑菌棒均勻放置到開好的林帶,或有序把菌棒放進打好的土穴內,現場一片忙碌景象。這批新種下的仿野生靈芝,過幾個月便可采摘上市。記者發(fā)現,新種下的靈芝都住上了薄膜“單間”。據八社村黨支部書記謝傳頌介紹,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既能防蟲防塵,又能保持濕度穩(wěn)定。“過去雨天泥水濺灑會影響靈芝品相,如今靈芝更潔凈,品質和收益都得到了提升?!敝x傳頌說。

農戶在搬運靈芝菌棒,準備種植。(鐘小豐 攝)
今年3月以來,八社村搶抓農時推進春季種植,預計4月底可完成1000畝靈芝種植任務。“我們今年通過實施‘一村一品’項目,擴種仿野生靈芝約2000畝,屆時全村靈芝種植面積將達到1萬畝左右?!敝x傳頌說。
靈芝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同時,八社村還同步推進林下藥食植物與食用菌復合經營示范項目。“大約在農歷三月初開始種植靈芝,靈芝種植完后,將在帶面間種五指毛桃,實現‘一林兩用’。”項目管理人員邱治華表示,這種立體種植模式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過長短周期作物搭配,保障農戶持續(xù)收益。
近年來,八社村不斷引導農戶大力發(fā)展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通過“林菌”特色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群眾家門口就業(yè)增收,盤活閑置林業(yè)資源,找到了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八社村從2017年發(fā)展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至今,已經逐漸形成了集培育、種植、深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yè)鏈,去年投入使用的加工園區(qū),配套有冷庫、包裝車間和切片車間。
“雨天采收的鮮靈芝,無法放室外,可直接入冷庫保鮮并加工,從而提升深加工產品附加值。”謝傳頌表示,村內企業(yè)生產的菌棒不僅滿足當地需求,還遠銷全國多個?。▍^(qū)、市)。種植靈芝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本村及周邊文裕村共105戶333人參與靈芝產業(yè),戶均年收入不斷提高,曾經的森林閑置資源被盤活,村民實現了“山上就業(yè)、家門口增收”。
站在郁郁蔥蔥的林間,謝傳頌望著新種下的菌棒充滿信心:“我們要讓每片林子都變成聚寶盆,真正實現生態(tài)美、產業(yè)興、百姓富的鄉(xiāng)村振興圖景。”這片被靈芝點亮的青山,正書寫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答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