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國家中一提起美國的忠實擁躉,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法國。老話說風水輪流轉,這話放在英法身上再合適不過。要知道,他們都曾是世界霸主,是當年侵略世界的列強之首,但如今的遭遇卻令人萬萬沒想到,竟然慫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一、日薄西山的法國

隨著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調整,歐洲國家開始感到后怕,一旦其撤除對歐盟的核保護,就意味著他們必須直面暴怒的俄羅斯,區(qū)域安全岌岌可危。當此之際法國突然宣布,要接棒成為歐洲國家的保護者。

法國表示,他們準備在各國進行核部署,第一批裝備可能會安排在德國。此言一出立刻震驚了世界,因為此前德國和法國的關系相當一般,德國非常抵觸與對方進行軍事合作。出人意料的是,這次法國提出布防的計劃卻并未遭到反對。

其實這不難理解,在此前的幾十年中歐洲各國都蜷縮在美國構建的核保護羽翼下,早已形成了依賴心態(tài)。如今美國突然宣稱不再協(xié)助歐洲構建軍事防務體系,就好像一下子掀開了房子的屋頂,讓這些國家赤裸裸地暴露在疾風驟雨中。

毫無疑問,令他們感到最大威脅的就是虎視眈眈的俄羅斯,持續(xù)幾年的俄烏沖突,俄方早就對歐洲各國背后搞小動作的行為怨氣沖天。更何況俄羅斯這些年一直沒放棄發(fā)展核武器,反導能力也強得可怕,歐洲國家自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

有危機意識的人早就提出建議,應該盡早實現(xiàn)“歐洲核自主”,以避免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現(xiàn)在這個情況被不幸言中,這些國家自然亂了陣腳。在面對更大的威脅時,德國也審時度勢,愿意放棄成見與法國精誠合作。

默茨代表德國做了一場公開發(fā)言,他表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增強歐洲內部的凝聚力和軍事硬實力,真正擺脫對美國的國防依賴。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法國想要成為歐洲的領頭羊,為什么要第一個從與自己素有不睦的德國開始呢?因為美國這些年在歐洲的核防御,很多部署都放在了德國的基地內,德國也是與美國實現(xiàn)了核共享的主要國家。

簡而言之,正是因為德國與美國在防務上的交集最深,射人先射馬,法國一旦拿下了德國的核防務權,就相當于告訴整個歐洲,我完全有實力在核威懾力上取代美國了。

暫且不論法國是否有這樣的實力,讓歐洲國家心悅誠服地承認他們的老大地位。這一系列動作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法國早已不是當年可以橫掃世界的法蘭西了。這些年他們一直扮演著美國的跟屁蟲角色,卑躬屈膝,早就沒有了大國的骨氣。

就拿近些年的南海爭端來說,隔著十萬八千里的法國也屢屢跳出來給我們添堵,其實這一區(qū)域并不是他們的利益范圍,犯不著和中國過不去。究其原因,還是為了向美國邀功表忠心。

在中菲鬧得最僵的時候,法國竟然把他們的航母開進了爭議區(qū),還大張旗鼓地出訪菲律賓。這還不夠,結束訪問后這艘軍艦依然大喇喇地停在附近海域,還與菲律賓進行了軍演。種種舉動無一不是在告訴美國,我們完全支持你的決定,踐行你的方針路線。

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竟然屢屢做出這樣可笑的小丑行為,就為了迎合另一個國家,實在讓人沒眼看。誰能想到,就在一年前馬克龍訪華時還專門提到,兩國友誼源遠流長,要進一步加深合作。如今的這些舉動實在有些打臉,朝令夕改,哪有一點大國的樣子?

也許對于法國來說,他們這樣做只是在臥薪嘗膽伺機而動,雖然自甘為淪為美國的小弟,但他們的大國夢從來就沒醒過。

也是在去年,馬克龍受邀到大學發(fā)表演講,他言之鑿鑿地對臺下學生說,歐洲和法國,絕對不會淪為美國的附庸。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不會傷及核心利益的場合,法國也的確給美國上過眼藥。

比如當年伊拉克戰(zhàn)爭,法國話里話外都在指責美國太過霸道。今年年初,特朗普表示不會再管烏克蘭的事,法國卻一反常態(tài)地表示,會與其他歐洲國家一起力挺烏克蘭

無論是一戰(zhàn)還是二戰(zhàn),法國都是最后的戰(zhàn)勝國,在更早的歷史上,法國也創(chuàng)下了不少輝煌業(yè)績,這也在無形中塑造了他們極強的自尊。但受制于現(xiàn)實條件,他們又不得不向美國低頭臣服,這樣矛盾心態(tài)也造成了法國在很多事情上反復橫跳。

法國人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內心的感情非常復雜。曾經有一名法國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表示,法國現(xiàn)在只是一個小國,對于這點,很多法國人都不愿意承認。

很多人以為法國是一個松弛感極強的國家,其實真實的法國人非常內卷,一個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他們非常熱衷于各種排名,無論是學??荚?,還是單位業(yè)績,甚至國家發(fā)展指標都要和其他國家一較高下。

另一個表現(xiàn)就是他們與英國的競爭,眾所周知,歷史上的英法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勢均力敵的對手。比如在英國加入歐盟問題上,法國就多次給對方使絆子,態(tài)度非常強硬。

當年英國想加入,被法國嚴防死守抬高門檻,后來好不容易進入了,又屢屢遭到刁難,2020年不堪其擾的英國最終選擇了退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讓人尷尬的是,雖然法國這些年一直在試圖爭取歐洲的領導權,但效果卻并不明顯。特別是這次的核保護計劃,不少國家的反應都非常耐人尋味。有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以法國目前的實力來看,要成為歐洲的保護者還為時尚早。

特別是法國的實力與美俄兩個核大國相比,實在顯得有些小兒科。雖然核彈頭數(shù)量比英國略多,但以290枚對抗俄羅斯的1700枚,實在沒什么勝算。

當然,也有一些小國家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比如波蘭和立陶宛。畢竟有人主動承擔起歐洲安保的責任,對這些國家來說并非壞事。

二、深陷泥沼的俄羅斯

如果說最近幾年被欺負得最慘的強國,那肯定非俄羅斯莫屬了。深陷戰(zhàn)爭泥沼后,俄羅斯的發(fā)展遭到了重創(chuàng),還被西方國家聯(lián)合孤立抵制,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去年年末,盧布貶值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媒體表示,開戰(zhàn)后的俄羅斯財政危機日益嚴峻。持續(xù)高昂的軍費支出,已經讓他們開始坐吃山空,難以為繼了。

其實大戰(zhàn)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曾大發(fā)過一筆戰(zhàn)爭橫財。眾所周知俄羅斯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戰(zhàn)前一直都是了歐洲的能源供應站。特別是最近幾年能源價格狂飆突進,俄羅斯吃紅利吃了個肚兒圓。

后來西方國家的制裁法案對能源狂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俄羅斯手里的能源更加值錢,僅能源出口一項,他們就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

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不可能只憑借某一個產業(yè),隨著歐洲國家政策鎖緊,俄羅斯開始進入了艱難時期。特別是他們3000多億的外匯全部被凍結,損失相當慘重。受大環(huán)境影響,很多前來投資的外商也打起了退堂鼓。

這時俄羅斯的處境已經非常難堪,如果沒有戰(zhàn)爭,國家還可以通過財政撥款救救急。但現(xiàn)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對抗烏克蘭,去年的國防開支就占到了總支出的75%,幾乎是傾全國之力進行戰(zhàn)爭,兩害相權,只能暫時犧牲社會發(fā)展了。

因為戰(zhàn)爭,俄軍遭受了重大傷亡,政府要負擔死者家屬和傷者的撫恤金,這又是一筆高昂的開支。據(jù)俄方自己公布的數(shù)據(jù),截止去年年末,已經有55萬軍民傷亡,死者就達到了9萬多。

今年開年,美國的表態(tài)似乎預示著戰(zhàn)爭會出現(xiàn)轉機,但事實上,即使美國不插手,歐洲各國也不會輕易放過俄羅斯。就在上個月,英國明確表示會繼續(xù)支援烏克蘭。由此可見,俄羅斯要想盡快從戰(zhàn)爭中脫身,似乎希望渺茫。

今年2月底,歐盟國家又開始了行動。這次制裁涉及到的內容與過去幾輪類似,都是關系俄羅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產業(yè),如能源、金融等。從強度和范圍上看,這次的制裁來勢洶洶,還把很多個人列入了名單,甚至連中國的相關實體都不放過。

3月的時候,各國召開了關于區(qū)域事務的重要會議,主要就是討論俄羅斯的問題。這次會議的發(fā)起國是法國,他們表示,為了烏克蘭未來的安全,即使戰(zhàn)爭結束,也會組建一支聯(lián)合部隊開赴烏克蘭境內,為其提供安全保護。

對于這次會議,有媒體用了一個詞“震懾”,其目的就是在敲山震虎,警告俄羅斯,即使美國不管,俄方后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特別是俄羅斯的遭遇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定要堅持走發(fā)展的道路,不能輕易卷入戰(zhàn)爭。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 核觀察|法國“核保護傘”獲德國首肯?美國轉向下“歐洲核自主”爭論再起

光明日報 法國的大國情結與歐洲的戰(zhàn)略自主

新華網(wǎng) 國際觀察|法國“核保護傘”能否撐起歐洲安全防務

騰訊網(wǎng) 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專家認為有三個原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澎湃新聞 一場沒有美國的軍事會議:歐洲能否憑實力支撐和平、“震懾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