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時候,幾乎每個學校都會組織孩子進行春游。

由于春游的時候是上午出去,下午才回來,所以家長們往往需要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中午吃的午飯,有些家長還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以便孩子在春游的時候“應急”。

所以,春游往往是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事情,但也并非全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白就是不太喜歡春游的一個小女孩,而導致小白討厭春游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一頓午飯。

學校通知第二天春游,小白在頭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很興奮地告訴了媽媽這件事,但是媽媽卻并沒有像小白一般地興奮。

不過,雖說小白沒有得到媽媽的共情,但仍舊十分快樂,滿腦子都想象著春游期間,自己和同學們愉快玩耍的樣子。

第二天,媽媽大早上給孩子準備了中午吃的東西,放在小白的小背包里面,小白興奮的背著背包就趕去了學校。

當上午小白和同學們到了春游的地方之后,確實如小白想象的那樣,她和同學們能夠肆意的追逐玩耍,非常的高興。

轉眼間,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于是老師們就組織各自班里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吃午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時候,班里關系要好的同學們,已經(jīng)開始圍圈圈坐下了,小白也和自己的好朋友們圍了圈圈,大家都興奮的打開自己的小背包,一起分享著自己帶來的美食。

比如同桌小左帶來了薯片、巧克力、餅干等,前桌小梅帶來了媽媽做的紅燒肉等,副同桌帶來了媽媽準備好的水果盒、小蛋糕等。

而小白也興奮的打開了自己的背包,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午餐。

結果,小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媽媽只給自己用塑料袋裝了一個煮玉米、一個雞蛋、一袋牛奶和一個完整的甜瓜,這樣的午餐讓小白十分的尷尬。

因為這些東西不但沒“顏值”,甚至性狀也發(fā)生了改變:因為時間較長,煮玉米已經(jīng)硬邦邦的了,雞蛋也被捂出了些許味道。另外,整個甜瓜無法下口,更無法分享……

看到這樣的情況,小白只能夠?qū)擂伪硎咀约和藥绮?,只帶了一袋牛奶?/p>

于是,小白在中午的時候就只喝了一袋牛奶,甚至心情差得連同學分享的美食也沒有吃。

并且,小白在下午的春游中,再也沒有了上午的那種快樂,一直悶悶不樂直到回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到家之后,媽媽發(fā)現(xiàn)小白并沒有吃自己準備的食物,心里就很失落,還產(chǎn)生了一絲的埋怨,小白的媽媽可能覺得小白辜負了自己的“美意”,或覺得小白“不能吃苦”等等。

隨即拿著手機將這些午餐拍了下來,分享到網(wǎng)上,并且配文抱怨道:“覺得這些東西拿不出手嗎?”

但是網(wǎng)友看到之后卻是一片聲討的聲音:“你也知道寒酸,卻還是讓她帶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憶苦教育”不是“訴苦教育”

很多家長其實都和小白媽媽的心理差不多,覺得自己小時候吃得苦,要是孩子吃不了,那就是孩子矯情,虛榮,甚至會因此而批評孩子。

這其實是不對的。

家長一開始的想法,其實是正確的,無非就是讓孩子認識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一點確實可以通過憶苦教育來進行。

但是,當孩子一時難以接受,或是不接受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出言埋怨或是諷刺,真正的憶苦教育中,家長面對孩子的不接受,應該及時抓住機會,用溫和的方式告訴孩子以前發(fā)生的事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不需要要求孩子必須接受或完整體驗我們受過的苦,我們只需要讓孩子產(chǎn)生共情即可。

如果家長在孩子不接受時,不是溫和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共情,激發(fā)孩子的美好特質(zhì),而是出言諷刺、批評、呵斥,說孩子不能吃苦、說孩子矯情等,這就不是憶苦教育了,而是訴苦教育。

這種方式對于孩子是起不到積極教育效果的,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內(nèi)疚或是尷尬,甚至是自暴自棄的情緒。

這就脫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成為了“批判大會”,對孩子并無好處。

二、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

時代不同,生活條件也會不同。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不是家長們小時候的社會了。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最好還是“應景”一些,以當下的社會情況來選擇教育方式。

?重視精神教育,提高共情心

想要達到最好的家教效果,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引起孩子的共情心。

只有讓孩子產(chǎn)生了共情心,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家長的教育內(nèi)容。

而提高孩子共情心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共情心,家長只有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才能夠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共情心。

?拒絕挖苦諷刺,多肯定贊同

有一個事實,很多人覺得很荒謬,但它卻經(jīng)常發(fā)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你覺得孩子行,他不行也行。你覺得孩子不行,他行也不行,這其實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少對孩子進行貶低,這會讓孩子增加自信,變得更有成長積極性,從而變得更加優(yōu)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客觀看待社會現(xiàn)狀,注意更新思想

時代在變遷,新生事物不斷出現(xiàn),生活、教育環(huán)境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更新教育思想,緊跟家教前沿。

比如老輩家長小時候的家教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年輕家長小時候了,而年輕家長小時候接受的家教,有很多也不適合現(xiàn)在的孩子們了。

結語

家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實施方式卻更傾向于“輕松活潑”。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溫馨、幸福、和諧而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不要總想讓孩子吃完自己吃過的苦。

因為那些未必已經(jīng)適合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甚至有些已經(jīng)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了。

所以,家長適當進行“憶苦教育”尚可,但千萬別把它變成“訴苦教育”。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