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女排名單出爐了,看了名單,筆者認為風險很大,因為隊中年輕人太多了,很多還沒有成年隊和聯(lián)賽的經(jīng)歷,就這樣去打國際比賽,風險太大了!

我們的球員成長基本是依靠國內(nèi)各級比賽,能打亞洲級和世界級比賽,說明你已經(jīng)相當有實力了。但是看看國內(nèi)各級賽事,成年組和U系列是完全兩個概念,在銜接上缺乏整體性和科學性設計!
再看成年組比賽,論比賽的緊張和壓迫程度,排超聯(lián)賽又甩排錦、排冠好幾條街,所以,國內(nèi)真正能接近世界級的賽事,僅僅只有排超聯(lián)賽。各個俱樂部為了成績,排超比賽不免打壓年輕球員的上場時間,其它賽事鍛煉價值又不大,而球員的球齡一共才幾年?
如此薄弱的基礎,卻要支撐起像迪拜塔這樣的建筑,難度何其大。經(jīng)過東京和巴黎兩個周期的透支,我們的基礎只怕都沒了!過去還是薄弱基礎,今年只怕是要平地起高樓了,但是塌房的概率很大!

雖然今年排協(xié)應該是沒有成績要求,讓趙勇放手鍛煉年輕球員,選出實力突出的明年在補足一批老將共同打亞錦賽,但是排球是一個很講經(jīng)驗和能力的項目,那些排壇常青樹,不勝枚舉。40+的也不是個別現(xiàn)象了,更別說那些35以上的隊員。放棄老隊員,事實上是放棄掌中寶。我個人覺得,斷腕式的決裂是不可取的,尤其在二傳這個位置。
這三個二傳,筆者不覺得任何一位就是拿來就能用的。鄒佳琪,雖然有丁霞的氣質(zhì),但她并沒有特別驚艷的表現(xiàn)。殷小嵐很平穩(wěn),但沒有領軍的氣質(zhì),這也培養(yǎng)不出來。張籽宣很不錯,但三大球決賽也沒有讓人驚為天人。沒有老將二傳帶一帶,真的能行嗎?

回顧巴黎周期,國家隊明顯內(nèi)憂大于外患,蔡斌某種程度上也是悲情英雄。從一開始的壯志滿懷到最后的屈服退讓,而趙勇的實力肯定不如蔡斌,他能把新人們都培養(yǎng)出來嗎?
祈禱趙勇不要成為第二個蔡斌,已經(jīng)有人把他捧成陳忠和第二,但沒成事實前先別大吹,慶功宴上再大吹沒人攔著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