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zhàn)這10天,先把國際油價打崩了。時隔四年多,自2020年的疫情之后,布倫特原油價格首次跌破每桶60美元。
俄羅斯的烏拉爾原油更是跌至53美元,這些數(shù)字不僅僅是市場供需關系的體現(xiàn),更是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博弈的結果。

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不僅讓國際貿易陷入萎縮,也讓能源市場乃至俄烏戰(zhàn)爭的天平傾斜。
而在這場風暴中,俄羅斯成了最大的犧牲品。從油價暴跌到企業(yè)破產潮,從通脹失控到財政枯竭,又一次給普京政府敲響了警鐘。
【油價崩盤:俄羅斯“生命線”被勒住】
石油出口收入是俄羅斯經濟的根本支柱,直接收入就占到聯(lián)邦財政的一半以上??紤]到俄羅斯經濟的內循環(huán)也仰賴石油出口帶來的收入,可以說,俄羅斯的命運完全依賴于石油天然氣。
然而,在特朗普發(fā)動的全球貿易戰(zhàn)背景下,國際市場需求迅速疲軟,能源價格持續(xù)低迷。

目前,西伯利亞優(yōu)質石油實際售價不到50美元,而綜合開采成本已接近40美元。這意味著即使勉強維持生產,利潤空間也極為有限。
更糟糕的是,由于西方制裁導致技術更新滯后,俄羅斯的開采成本還在不斷攀升。
與此同時,烏拉爾原油的主要買家印度,因為美國二級制裁影響,運輸費用飆升至原來的7倍,一船運價從150萬美元漲到1000萬美元。這批原本就虧損的石油如今更加無人問津。
禍不單行,在美國和自身利益的推動下,沙特等其他主要產油國還將增產。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4月3日發(fā)表聲明,8個產油國決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產41萬桶。這個增產量遠高于市場預期。

至于天然氣,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今年3月,某國要求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250美元降至150美元。
雖然這個價格仍能覆蓋部分運營成本,但考慮到管道建設投入的550億美元是沉沒成本,俄羅斯的實際收益將進一步縮水。
【經濟失血:高稅率與企業(yè)破產潮】
隨著油氣收入銳減,俄羅斯的金庫——國家福利基金已經消耗了70%,僅剩400億美元。一旦能源收入斷崖式下滑,整個國家的運行機制都將陷入癱瘓。
為了填補財政窟窿,俄羅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極端措施,包括提高企業(yè)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以及關稅。
以中俄貿易為例,2024年雙邊貿易額約為2300億美元,其中俄羅斯竟然抽取了700億美元的關稅。這種涸澤而漁的做法,直接加速了企業(yè)的倒閉潮。
數(shù)據顯示,2023年俄羅斯有4.7萬家企業(yè)破產,2024年增至5.2萬家,預計2025年將所剩無幾。

另外,俄羅斯央行的利率維持在22%的高位,而企業(yè)所得稅率則高達25%,增值稅為20%。這樣的政策組合拳使得絕大多數(shù)非軍工企業(yè)難以存活。
瑞典經濟學家甚至預測,今年秋天俄羅斯可能遭遇流動性枯竭,屆時只能通過配給制來維持基本生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俄羅斯通脹率已達10%,一旦油氣收入大幅下降并疊加企業(yè)破產潮,通脹很可能迅速失控,最終引發(fā)社會動蕩。
【歐洲與烏克蘭的“意外贏家”角色】
與俄羅斯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和烏克蘭卻在此次危機中找到了新的機遇。
首先,由于美國的打壓和冷落,歐洲已經決心5年投入8000億歐元,重建軍工產業(yè)。通過加大軍備投資,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還能鞏固歐洲的防務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其次,烏克蘭迎來了難得的豐收之年。一方面,美國重新加強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另一方面,歐洲內部對于糧食等農產品的需求增加,為烏克蘭農業(yè)出口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歐洲抓住了轉型機遇,烏克蘭獲得了喘息空間??梢哉f,這場能源與經濟危機正在悄然改變俄烏沖突的長期走向。
【結語:時代變遷中的贏家與輸家】
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猶如一場蝴蝶效應,攪動了全球能源市場,也讓俄羅斯付出了慘痛代價。
當布倫特原油跌破60美元,當烏拉爾原油無人問津,當俄羅斯企業(yè)紛紛破產,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單一國家的衰落,更是全球秩序重塑的過程。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內,國際能源市場將持續(xù)低迷,全球經濟也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對于那些依賴資源出口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噩夢。
而對于那些善于適應變化的國家,則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形勢比人強?!痹谶@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唯有順勢而為、堅忍不拔者,才能笑到最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