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0歲以上人群血糖異常率超46%,某三甲醫(yī)院數據顯示,糖尿病門診量三年暴漲83%。
45歲程序員李強每天啃黃瓜控糖,半年后反而確診脂肪肝,這種極端控糖正在摧毀千萬中年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控糖不是斷碳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揭露真相:超7成控糖族陷入「優(yōu)質蛋白恐懼癥」,寧可清水煮菜也不敢吃雞蛋。
內分泌專家張偉指出,長期碳水戒斷會導致代謝紊亂,某體檢中心數據證實,低碳飲食者甲狀腺異常風險增加2.3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進餐順序顛覆認知
《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最新研究: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能讓血糖波動降低37%。
上海白領王芳實測發(fā)現,保持火鍋自由的同時,僅調整進食順序就讓糖化血紅蛋白從6.8%降至5.7%。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對時間比算熱量更重要
人體代謝生物鐘研究顯示,晚上7點后攝入的碳水轉化脂肪效率高3倍,但早晨吃紅薯反而能激活代謝酶。
日本抗衰學會證實,采用「黃金8小時飲食法」的上班族,腰圍平均縮減5cm,血糖值回歸正常區(qū)間。
當我們在焦慮中計算每口飯的卡路里時,是否忘記了身體本能的智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