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忽高忽低,家里人胃口都不太好。上周老公下班回來直念叨 “嘴里寡淡”,兒子更是對著飯菜皺眉扒拉米粒。翻出冰箱里的筒子骨,突然想起結(jié)婚時婆婆說 “春天煲湯要清甜不膩”,試著燉了鍋冬瓜筒子骨湯,結(jié)果老公連喝三碗,兒子捧著碗喊 “媽媽再添一勺”!這才趕緊來和你們分享 —— 原來讓湯鮮到 “勾魂” 的秘訣,全在這幾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選骨:要挑 “會流血水” 的新鮮筒子骨

去菜市場買骨頭時,新鮮的筒子骨顏色紅潤,按下去會微微回彈,老板說這種骨頭血水足,燉出來的湯才夠濃。拿回家后別急著下鍋,先泡在清水里 20 分鐘,中間換兩次水 —— 你會看到水慢慢變成淺粉色,這就是骨頭里的血水,泡干凈了湯才沒腥味。

小插曲:剛開始我總偷懶省略泡骨頭這步,結(jié)果湯總有股若有若無的腥味,被老公吐槽 “像洗鍋水”,后來乖乖按老板說的做,果然不一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焯水:浮沫要 “關(guān)火撇” 才干凈

泡好的骨頭冷水下鍋,丟蔥段、拍扁的姜片,再倒一勺黃酒(用料酒也行,但黃酒更香)。大火煮開后別急著撈,轉(zhuǎn)小火等浮沫慢慢聚成一大片 —— 這時候的浮沫是灰黑色的,帶著血絲和雜質(zhì)。用淺口的不銹鋼勺子,貼著水面輕輕推,連湯面上的小油花也一起撇掉,這樣煮出來的骨頭湯清澈又香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燉煮:砂鍋里的 “咕嘟哲學”

焯好的骨頭放進砂鍋中,一定要加熱水!之前圖省事加過冷水,結(jié)果湯瞬間變渾濁,后來查了資料才知道,熱湯遇冷水會讓蛋白質(zhì)收縮,湯就不奶白了。姜片再補兩片,蔥打結(jié)丟進去,大火煮開后轉(zhuǎn)中小火,蓋上鍋蓋留條小縫,讓香味慢慢飄出來。

這時候別閑著,去處理冬瓜:挑青皮冬瓜,拍一拍外皮,聲音清脆的就是肉厚的。切成 5 厘米見方的大塊(別切太小,不然燉爛了撈都撈不起來,我第一次就切太碎,變成冬瓜泥湯了哈哈)。

小火燉 1 個小時后,掀開蓋子的瞬間,奶白的湯面上飄著金黃的油花,骨髓的焦香混著冬瓜的清甜,香得人忍不住咽口水。正在寫作業(yè)的兒子突然跑過來:“媽媽,這個湯比你上次做的雞湯還香!” 趕緊把冬瓜塊倒進去,再燉 15 分鐘,用筷子戳一下冬瓜,能輕松穿透就關(guān)火。喜歡肉軟爛的可以多燉 10 分鐘,筒子骨上的肉一嗦就脫骨,連骨頭里的骨髓都能用吸管吸著吃,香到手指都要舔干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調(diào)味:越簡單越考驗食材功底

很多人煲湯喜歡加一堆調(diào)料,其實這鍋湯只需要一勺鹽!起鍋前撒點蔥花、白胡椒粉(不吃辣的可以不放),連雞精都不用加。筒子骨的鮮、冬瓜的甜,全在這碗湯里,原汁原味才是最勾人的。

老公總愛把湯舀到米飯里,拌著肉和冬瓜一起吃,說這是 “泡飯界的天花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得剛結(jié)婚時,我連高壓鍋都不會用,第一次燉骨頭湯燒干了鍋底,被老公笑了好久?,F(xiàn)在慢慢摸索出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煲湯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耐心 —— 選塊好骨頭,花點時間慢慢燉,就像日子一樣,用心經(jīng)營才夠滋味。

要是覺得這個食譜有用,別忘了點贊、收藏,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哦!讓大家都能品嘗到這碗鮮美的冬瓜筒子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