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多少遍了!雞蛋不用蒸太熟,寶寶不愛吃!”

廚房里,徐婧一邊抱著孩子哄睡,一邊沖著正在擦桌子的婆婆吼。

婆婆李桂芬手一抖,差點把碗摔了。

“我以為他肚子不好,蒸老一點更安全……”她小聲解釋。

“那你怎么不提前問我?”徐婧聲音拔高,“孩子是我生的,我比你清楚他喜歡吃什么!”

一旁的丈夫劉強剛下班進門,趕緊勸架:“媽也是好心……”

“她要真好心,就不會每頓飯都搞得我像犯錯一樣?!毙戽喊琢怂谎郏澳阒恢?,她連我晚上幾點給孩子喂奶都要管!”

李桂芬臉漲得通紅:“我不管你,你能自己起來?上次你還不是一覺睡到天亮,孩子哭半天都是我抱著哄的!”

“媽,你別說了……”劉強撓頭,一臉為難。

“我不是不讓你幫帶,我是覺得你太多事!”徐婧把孩子輕輕放進小床,聲音卻還是尖利,“我憋屈死了,天天有人在耳邊叨叨叨,我根本喘不上氣?!?/p>

李桂芬眼圈紅了,坐在沙發(fā)上一言不發(fā)。第二天早上,她收拾了點衣物,默默走了。

沒人挽留。

徐婧松了一口氣,對劉強說:“終于清凈了?!?/p>

劉強沒說話,只是低頭刷碗,動作緩慢。

最初的幾天,確實安靜多了。

沒有婆婆“指手畫腳”,沒有那句“孩子穿太少了”“這菜你不能吃”,家里清爽安靜,徐婧覺得終于“自己做主”了。

但沒過一周,她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代價”。

夜里三點孩子鬧覺,她強撐著抱著哄;

早上七點孩子醒了,她困得眼圈發(fā)黑;

一邊煮粥、一邊洗奶瓶、一邊跟著孩子屁股后頭擦尿布,她連飯都顧不上吃。

劉強下班回來,看她坐在客廳發(fā)呆,問了一句:“你還好嗎?”

徐婧一邊給孩子擦臉,一邊苦笑:“你說我……是不是太自信了?”

“媽以前做這些好像都挺輕松的?!?/p>

“她也不是輕松,是習慣了。”劉強嘆氣,“你總說她嘮叨,可她晚上沒睡過囫圇覺,后背疼得直不起來你也沒看見?!?/p>

“她從來沒說過?!?/p>

“她怕說了你嫌她矯情。”

徐婧鼻子一酸,看著地板上的積木、堆在廚房的奶瓶,還有客廳里躺在墊子上的兒子,忽然有些哽咽。

“我是不是,真的把媽逼走了?”

兩年過去,孩子終于上了幼兒園,徐婧也恢復了上班。生活仿佛回到了正軌,可她心里總有個坎過不去。

每次帶孩子去打疫苗,醫(yī)生都夸他體質(zhì)好、抵抗力強。她笑著說:“他奶奶帶得好?!笨赊D(zhuǎn)身一想,心里卻是發(fā)空的。

這兩年,婆婆沒有再主動回過來。逢年過節(jié),她偶爾給孩子寄點衣服、玩具,但從不打電話,也不發(fā)微信。

“媽還在生我的氣吧?”有一次吃飯時,她問劉強。

“她不是生氣,是寒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天晚上,她一個人坐在陽臺,想起婆婆陪孩子打預防針時緊緊摟著他的樣子,想起她為孩子一點點熬小米粥、背著孫子走樓梯的背影……眼淚止不住往下掉。

第二天一早,她發(fā)了一條微信:

媽,對不起。這兩年,我才知道您當時多辛苦。您回來吧,家里……沒有您不完整。

消息發(fā)出去后,半天沒動靜。她一直看著手機,眼圈紅著,連早飯都沒吃。

直到中午,婆婆終于回了一句:你不嫌我事多,我就回來。

那一刻,她哭了,哭得像個孩子。

李桂芬回來的那天,提著一袋蘋果、一袋雞蛋。

“你看這孩子,又長高了?!彼饘O子,一邊笑一邊偷偷抹眼角。

“媽,您在,我心里踏實。”徐婧紅著眼圈,“以后您說啥,我聽著。”

“也不用全聽,咱講理?!崩罟鸱遗呐乃氖郑澳闶呛⒆佑H媽,我是奶奶,咱們一條心就行?!?/p>

晚上吃飯,徐婧端上熱騰騰的排骨湯,小聲說:“媽,這是您以前教我做的。我學會了?!?/p>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孩子在中間亂抓筷子,婆婆笑著夾菜,劉強一邊倒湯一邊說:“現(xiàn)在這家,才真像個家?!?/p>

徐婧點點頭,心里暗暗發(fā)誓:

再也不把那個默默付出的人推開,

因為懂得感恩,是做媳婦真正的成長。

很多人都說,婆媳之間,注定是“天敵”。

可徐婧終于明白——不是親情本身有隔閡,而是缺了換位的心。

當她真正走進了婆婆曾經(jīng)的角色,才知道——

不是婆婆太多事,是自己太不懂事。

而李桂芬也懂得,媳婦需要的是尊重,不是管教。

兩年,看似是一場戰(zhàn)爭的冷卻,實則是一段親情的沉淀。

她們都學會了:

真正的家庭,不是你對我服從,

而是我們彼此體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