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00后大學生“炮轟水課”現(xiàn)象在社交媒體上掀起波瀾。學生們直指大學課堂中的PPT陳舊如“清朝古董”、課程內容與職場需求嚴重脫節(jié)、教師敷衍教學等問題,引發(fā)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的反思。這場爭議不僅是年輕一代對教育體系滯后的集體控訴,更折射出技術迭代與教育模式之間的深層矛盾。
天體物理課程中木星衛(wèi)星數(shù)量停留在上世紀的61個、廣告學在讀網(wǎng)友吐槽2025年了仍在學習報紙排版,這些學生口中的“清朝PPT”,落后于學生當下所需知識,滯后于高等教育應有的質量。“清朝PPT”是大學“水課”的縮影,而“水課”的定義更延伸至教學模式的僵化:教師照本宣科、過度依賴學生匯報、專業(yè)課空談理論等,使得課堂淪為“師生相互表演”的舞臺。

“水課”的根源并非PPT本身,而是教育體系中的績效主義作祟。高校教師評價體系重科研輕教學,將教師晉升與論文、項目綁定,教學淪為“次要任務”;學生為優(yōu)異成績被迫參與“翻轉課堂”,形成“教師敷衍教、學生敷衍學”的惡性循環(huán)??此凭赖腜PT包裝著空洞的內容,師生共同維系著表面的“教學合格”。這種矛盾在理工科尤為突出:學生被迫學習已被工業(yè)界淘汰的軟件,實習時反而需從“零”掌握新工具。文科教育同樣未能幸免,部分課堂知識也和前沿存在代差落后。
但仍有盡力傳授著前沿知識,用心守護著教育初衷的“神仙老師”,在高校教育的道路上盡己所能努力著。比如近日受到關注的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宋春瑤教授,課上用高能片段制作實驗課“獨家教材”,課下飛書窗口永遠在線解答疑惑,用實際行動收獲學生無數(shù)好評。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學院呂震宙教授的官網(wǎng)主頁也曾引發(fā)熱議,主頁并不只是將個人成就簡單羅列,而是將學生的進步作為自己最驕傲的榮譽,將親歷親為教導下的優(yōu)秀學子作為自己最耀眼的成績。

解決高等教育中“水課”問題,需要多維度深層次自上而下進行改革。高校革新教學評價體系,將教學效果納入教師考核,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教師定期參加教學技能培訓,鼓勵高質量教師分享經(jīng)驗,將個人科研項目融入教學課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學生增強自主性,敢于質疑落后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學到真知識真本領。
教育的本質是點燃思想,而非填塞知識,尤其是過時的知識。當00后以戲謔的“清朝PPT”解構權威時,實則是發(fā)布了教育滯后的警示信號——他們拒絕成為教育滯后的犧牲品,要求大學回歸教育的初心。這場爭議也不應止于PPT的更新,而應成為重塑高等教育價值的契機。唯有如此,大學才能從“脫離現(xiàn)實的象牙塔”轉變?yōu)椤熬o跟時代創(chuàng)新的策源地”。(作者崔曉晗,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2級本科生)
編者按:這是信息爆炸過剩的時代,也是辨認信息困乏的時代。當每天無數(shù)信息涌來的時候,我們希望和你一起,找到最有討論價值的錨點。為此,“撈輿工作室”啟動“出海計劃”,希望找到同頻的你,共同創(chuàng)作,一起討論。本期為“出海計劃”首期作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