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作家路遙病入膏肓時,妻子林達要求離婚,并提出不要路遙一分錢,女兒也歸他。無奈之下路遙答應了離婚林達轉身前往北京,終于可以遠離他了。幾個月后,路遙去世,林達卻拿到了路遙的全部財產(chǎn)。
但路遙的家人還是覺得對不起林達,因為林達在以前為他們那個家,付出太多太多了。
可是由于路遙不善和妻子妥善處理關系,加上他的工作性質原因,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得由林達自己一個人操勞,而路遙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這樣的事是正常的。
殊不知,林達也曾是一個花季少女,并且相信愛情,愿意和路遙這個窮小子共度一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倡導上山下鄉(xiāng),農(nóng)村子弟也要多多參與勞動,于是路遙也放棄學業(yè),參加當?shù)氐纳a(chǎn)勞動。
也就在那時,路遙遇到了來這里插隊勞動的北京姑娘林達,林達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少女,就算是干著勞累的農(nóng)活,眼中的色彩也絕不跟其他人相同,若非要用文字來描述的話,大概就是因為被文學滋養(yǎng)太久,自身也自然變得文藝起來。
而當時路遙正好是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只不過路遙是一個窮小子,沒有錢。
林達和路遙大膽談戀愛,兩人很快就確定了男女朋友關系,并常常一起探討文學,陶醉于腦海里的詩情畫意。
1973年,路遙得到了被推薦至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的機會,而那時林達依然在路遙的家鄉(xiāng)參加勞動,但這不妨兩人鴻雁傳書,用筆墨互訴衷腸。
長此以往,兩人決定共赴愛情殿堂,只不過兩人以后的關系,還真的應了那句古老的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1979年,兩人的女兒路茗茗出生,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更重了,因為路遙以寫文章為生,但寫文章又很費時間,兩人結婚好幾年,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也一直沒能得到改善。
而且路遙長時間寫作養(yǎng)成了不良的作息習慣,他常常熬夜寫作到凌晨兩三點,然后睡到中午才起床,在女兒路茗茗的記憶中,很少有機會能在早上看到父親起來送她去上學。
而本來就是自立自強的女性的林達,自然不愿意安心當個家庭主婦,她那幾年經(jīng)常外出上班,上班結束后回家,看到路遙也不打掃家務,她又自顧自忙碌起來,收拾家里的那堆爛攤子。
后來路遙確實在文壇上開始出名了,《人生》、《驚心動魄的一夜》接連發(fā)表,但路遙也犯了大男子主義錯誤,開始和林達持續(xù)不斷的爭吵,一番爭吵過后,情緒壓抑的路遙就出去買煙或者喝咖啡緩解壓力,這也導致他的身體慢慢被折騰跨。
林達不久以后就有了和路遙離婚的想法,他希望兩人都能冷靜一下,先離開彼此,慢慢和自己和解,可是路遙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他心中對林達誠摯的愛,看到這種情況路遙一萬個不答應,但這種表現(xiàn)更加讓林達厭惡。
1988年,路遙終于在日夜寫作后寫出了《平凡的世界》,當時這本書還沒有寫完就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以廣播的形式播放,路遙很快聲明大噪,而林達看到這種情況,更加意識到她必須盡快離開路遙。
于是,林達再次鼓起勇氣,和路遙離婚。
不過這次,因為知道自己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不想連累林達母女兩人的路遙,選擇了答應林達。
林達是真的愛路遙,離婚時她選擇不要路遙一分錢,只想讓女兒跟著她,路遙也忍痛答應了。不過在幾個月后,路遙終于在身體百般的折磨下去世,得知消息的林達趕來,心中也不是滋味。
因為家里人都覺得林達跟著路遙著實是受了委屈了,于是路遙的家人主張把路遙的全部財產(chǎn)都給林達,包括路遙書籍的版權,后來林達就逐漸消失在大眾身邊,據(jù)說去往了美國,重新嫁了一個教授。
信息來源:
百度百科——路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