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5日)是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實施4周年。什么是生物安全?其中哪些內容與你我有關呢?

近年來,一些追求時尚、新潮和獵奇的寵物愛好者,掀起了飼養(yǎng)另類寵物的熱潮,蜥蜴、蜘蛛、蛇、螞蟻等等成了新寵,也被大家稱為所謂的“異寵”。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花鳥魚蟲市場,還是在社交網購平臺,這些“異寵”都備受熱捧。

在一些社交媒體,分享飼養(yǎng)“異寵”攻略和“盤玩”秘籍的博主比比皆是,直播帶貨和網購平臺已成為“異寵”交易新模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記者詢問線上購買這些“異寵”能否提供衛(wèi)生檢驗檢疫證明時,網店客服回答說,這些都是人工繁育出來的,很安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北京朝陽區(qū)一家專營“異寵”觀賞與銷售的寵物館里,記者看到了上千只形態(tài)各異的“異寵”,其中,蜥蜴就占了相當比例。這些蜥蜴不僅外形多樣、色彩斑斕,據店員介紹,它們都來自國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某“異寵”店 店員:咱們店小動物來自全球各地的都有,有澳洲東部的鬃獅蜥,豹紋守宮來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家店鋪里,除了各類蜥蜴,還有蜘蛛、甲蟲、角蛙、玉米蛇等“異寵”,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觀賞,甚至可以上手撫摸。記者在這里還看到了亞馬遜食人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某“異寵”店 店員:食人魚在野外是很兇猛的家伙。咱們現(xiàn)在飼養(yǎng),如果不能繼續(xù)養(yǎng)了,一定不要把食人魚丟棄到野生的湖泊河流的水域,因為它們是外來入侵物種。

何為外來物種?何為外來入侵物種?

“異寵”店老板說,食人魚是外來入侵物種。其實,許多“異寵”都是外來物種。那么,“外來物種”是否等同于“外來入侵物種”呢?

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規(guī)定:

外來物種,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無天然分布,經自然或人為途徑傳入的物種,包括該物種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影響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農林牧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由農業(yè)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實行動態(tài)調整和分類管理。

根據我國《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需要重點管理的外來入侵物種包含:植物、昆蟲、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線蟲、軟體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8個類群59種。

屬于外來物種的“異寵”潛藏哪些風險?

一些屬于外來物種的“異寵”,究竟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存在怎樣的潛在風險呢?

江西省動物學會理事長夏斌介紹,一些在國內沒有自然分布,屬于外來物種的“異寵”,一旦逃逸或被遺棄,由于它們在新環(huán)境中缺乏本土天敵等生物制約和非生物制約的因素,且部分生物具備極強的適應和繁衍能力,可迅速發(fā)展成種群,極有可能破壞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部分以“異寵”為名,流入國內的動物如巴西龜、鱷雀鱔等,已經給國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外來物種有何危害?記者探訪海關博物館

為了讓大家直觀地認識外來物種的風險,總臺記者探訪了海關博物館,為大家展示了幾種外來物種的標本及其危害。

記者來到了中國海關博物館地下一層“生物多樣性展廳”,在這里展示著全國各地海關從口岸截獲的各種不同的外來物種標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里記者看到了海關從入境郵件中截獲的白紋大角金龜,堪稱昆蟲界的巨無霸,它是一種雜食性的昆蟲,可以吃掉植物上的葉片、果實、花朵和根部,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會導致植物的死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哥倫比亞的紅尾蚺是一種蛇類,雖然它沒有毒性,但是它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捕食哺乳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旦入侵,就會對當?shù)氐氖澄镦溤斐梢欢ǖ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原產于南美洲的紅火蟻,后來入侵到了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它以難以防治而出名,被它蜇傷了之后會出現(xiàn)火灼的感覺。因為它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和競爭能力,一旦入侵,會對當?shù)氐霓r業(yè)、畜牧業(yè),甚至是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海關博物館中還有亞馬遜巨人捕鳥蛛、非洲大蝸牛,以及地中海實蠅。地中海實蠅是對世界250余種水果和蔬菜最具毀滅性的害蟲,是水果頭號殺手。

全國海關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異寵”納入其中,強調要“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規(guī)范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全國海關自2023年7月集中開展為期三年的嚴防外來物種入侵專項行動。

上個月,福州長樂機場海關在進境旅客的行李當中,截獲了52種400余只昆蟲類“異寵”,是全國海關單次截獲外來物種種類最多、甲蟲類“異寵”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今年3月,福州長樂機場海關在監(jiān)管進境航班時,發(fā)現(xiàn)一件行李機檢圖像異常,疑似存在大量塑料容器,攜帶該行李的旅客選擇的是“無申報通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福州海關所屬福州長樂機場海關旅檢一科科長 張文君:箱子里都是裝有甲蟲的塑料盒和塑料試管,他的隨身背包里也是這些東西。每個容器里面至少封裝了1只甲蟲,我們現(xiàn)場清點了一下,一共有各類容器410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經福州海關技術中心鑒定,這400余只昆蟲中,“長戟大兜”“帝王角花金龜”等22種183只甲蟲均為外來物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福州海關所屬長樂機場海關關長 李翔:當事人自述喜歡昆蟲,想帶回家當寵物飼養(yǎng)。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寄遞活體動植物進境。

海關依照相關規(guī)定,對當事人處以罰款,并對其攜帶的昆蟲予以銷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統(tǒng)計,2024年,全國海關共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7.1萬種次、“異寵”1.3萬只。從進境寄遞、攜帶物品中累計截獲禁止進境活體動植物2562種,其中包括長戟犀金龜、巨首收獲蟻等國內尚無自然分布的動植物1209種,并打掉多個非法引進“異寵”的犯罪團伙。

專家建議:購買“異寵”要做到“三查”

除了威脅生態(tài)安全,“異寵”對人體健康也存在安全風險。購買、飼養(yǎng)“異寵”要注意什么?

江西省動物學會理事長 夏斌:很多“異寵”是一些病原體的天然宿主,比如,蜥蜴可以通過糞便傳播沙門氏菌,水豚可能傳播鉤端螺旋體,倉鼠可能攜帶隱孢子蟲和鼠咬熱細菌。零距離接觸“異寵”,這些病原體就很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致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專家還建議在購買“異寵”之前要做到“三查”:

一是查來源:選擇合法養(yǎng)殖場,拒絕走私或野外捕獲的動物。

二是查健康:要求商家提供檢疫證明,觀察寵物是否活躍、無異常分泌物。

三是查法規(guī):確認物種是否屬于保護動物或入侵物種。

同時,日常飼養(yǎng)做到勤洗手、戴手套、定期消毒。

(總臺央視記者 葉奐 李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