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頭,我也是石頭,堅硬、扛事兒,能戰(zhàn)斗。”排依克派出所所長彭明有說:“為國戍邊,我很自豪。瓦罕走廊上空的國旗,從50年代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70多年,我沒有理由不好好接過來,讓國旗繼續(xù)飄揚在雪域高原?!?018年機構(gòu)改革,戍邊衛(wèi)士從武警“橄欖綠”成為公安“移民藍”。彭明有在那年來到了排依克邊境派出所。彭明有1983年出生在湖南,23年駐守在帕米爾高原,接連守衛(wèi)中吉、中阿、中巴、中塔四國邊境。他曾正面與不法分子激烈對抗,也曾在天災(zāi)之后于廢墟中從死神手里“搶人”。這些事情在他嘴里總結(jié)為一句“我是男子漢,正是扛事兒的年紀,該扛的事情就要扛?!?/p>
“我在排依克七年多了,有機會調(diào)走到海拔低一些的地方,但我愿意待在這里。”讓彭明有感念不忘的還有這里的老百姓。排依克轄區(qū)群眾有護邊傳統(tǒng),在雪原深處,零星散落著白色氈房,世代居住的牧民一邊放牧,一邊做護邊人,是行走的“哨兵”。彭明有第一次去走訪牧民時,前往護邊40多年的老民兵巴依克老人家里。巴依克老人已經(jīng)年逾70歲,11歲開始在瓦罕走廊放羊,是“行走的地圖”?!拔胰チ怂遥焕砦?,不信任我,幸好我做過功課?!迸砻饔心贸鰩讖堈掌@是2017年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一場地震后救援的照片,畫面上,彭明有帶領(lǐng)戰(zhàn)士正在奮戰(zhàn)搶險?!斑@是巴依克老人的老家,他看完照片,沉默了一會兒,給我豎起了大拇指,然后問我,你有什么問題,我都跟你講?!薄八o我講地形、歷史、文化,我都認真記了下來?!迸砻饔姓J為,自己是在傳承?!拔也幌M@些老人去世了,他們護邊的精神和故事就被淡忘了。”如今,彭明有已經(jīng)和巴依克老人一家親如家人。每次彭明有的車一停在巴依克老人家門口,老人的小孫子就沖上去抱住他。對于彭明有來說,巴依克老人一家只是這茫茫雪原上的一個剪影?!斑@里的群眾每一個人都和我有很深的情誼,他們不求回報,世代為國家守邊護邊,我們應(yīng)該感恩他們?!迸砻饔形ㄒ挥行├⒕蔚氖菍ψ约旱募胰?。彭明有的父母年事已高,經(jīng)常提出想要來看看兒子工作的地方。“我不同意,等有一天我離開新疆工作的時候,我會帶全家人看看我工作的地方,會給家人一個交代,但是現(xiàn)在不行。”彭明有的眼眶有些濕潤:“這邊相對還是有些艱苦,我不想讓他們心里有負擔(dān),他們知道我在為國家守邊,而且做的很好,就足夠了?!?/p>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高語陽
編輯/樊宏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