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敲鑼打鼓送喜報的熱鬧,到滿腔熱血送新兵的堅定,再到威寧“高原兵”的英雄傳承,威寧這座在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公示名單中榜上有名的高原小城,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軍愛民、民擁軍”的熾熱情懷。

軍功章閃耀(蘇遠粉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功章閃耀(蘇遠粉 攝)

喜報映笑臉 榮光耀家門

4月10日清晨,黑石頭鎮(zhèn)五心社區(qū)朱義家的小院擠滿了鄉(xiāng)親。鎮(zhèn)黨委委員帶著社區(qū)干部,將三等功喜報送到軍嫂陳會手中,“他在西藏守國,我在威寧守家。”陳會撫摸著閃閃發(fā)亮的軍功章,身后墻上“光榮之家”的牌匾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向軍嫂陳會獻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向軍嫂陳會獻花

這樣的場景在威寧已成常態(tài):2018年到2023年,威寧“高原兵”榮立三等功以上共646人次,其中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13人次、三等功631人次;2024 年,威寧“高原兵”再傳捷報,截至目前,共收到立功喜報136人次,其中二等功1人次,三等功 135人次。

座談傾聽需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座談傾聽需求

讓尊崇“看得見、摸得著”,每一份喜報都莊嚴而隆重地送到軍屬手中。一支鑼鼓隊營造儀式感、一塊定制裝裱鐫刻榮譽、一次家庭座談傾聽需求、一份優(yōu)撫禮包傳遞關懷、一張“軍功家庭”合影定格榮耀,“五個一”的創(chuàng)新送喜報機制,讓“政府主導、社會接力,全民擁軍、萬家榮軍”的雙擁氛圍愈加濃厚。

街頭齊送兵 小城赤潮涌

初春的細雨如絲,澆不滅沸騰的赤子之心。就在三月中旬,數百名威寧籍新兵胸戴紅花,踏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鏗鏘節(jié)奏巡城而過,彼時萬人空巷、人潮如織,齊齊走上街頭歡送新兵。

歡送新兵(彭凱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歡送新兵(彭凱 攝)

街道兩側,商戶拉起“熱血男兒保家衛(wèi)國”的橫幅,退役老兵以軍禮相送,雙目含淚的家屬們懷抱鮮花,揮手告別。寒意未褪的晨風里,退役老兵合唱團高唱《咱當兵的人》,歌聲撞碎雨幕,激得草海波濤也澎湃應和。

家屬手捧鮮花送新兵(彭凱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屬手捧鮮花送新兵(彭凱 攝)

烽煙映忠魂 薪火永流傳

不久前,夜幕下的威寧草海大劇院,國防教育情景劇《烏蒙兒女高原紅》讓前來觀看的全縣廣大師生熱淚盈眶。

《烏蒙兒女高原紅》展演現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蒙兒女高原紅》展演現場

光影交錯的舞臺上,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金色魚鉤、上甘嶺烽火硝煙中的歌聲、梨花樹下相視凝噎的淚眼、當代“高原兵”爬冰臥雪的凍傷......一幕幕沉浸式互動場景,將王玉清、王清珍、王發(fā)坤等威寧籍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感人重現,讓觀看的師生們在追憶中叩問初心,于緬懷中感悟傳承。

魚水情常在 春風化雨深

在威寧,擁軍優(yōu)屬的溫情早已融入市井百態(tài)。超市里,“軍屬優(yōu)惠”的告示懸掛在顯眼位置;環(huán)草海生態(tài)公園中的“軍功榮耀墻”下,孩童踮腳撫摸立功官兵的名字;就連臨街服裝店的玻璃窗上,都貼著“軍屬九折”的標牌,老板娘笑言:“賣的是衣服,暖的是兵心!”

公園中的“軍功榮耀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公園中的“軍功榮耀墻”
商鋪前“軍人優(yōu)惠”的標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商鋪前“軍人優(yōu)惠”的標牌

黑石頭鎮(zhèn)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統戰(zhàn)部長、副鎮(zhèn)長余華國翻開雙擁臺賬,數據如春潮奔涌:2024年全鎮(zhèn)送出39封立功喜報,春季征兵報名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拔覀冡敗鈽s牌’像辦喜事,送優(yōu)撫金像發(fā)‘軍功獎’,就是要讓尊崇之光照進柴米油鹽?!?/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9月,中秋節(jié)前夕,威寧自治縣委、自治縣政府派員進藏慰問駐藏威寧籍官兵。(彭凱 攝)

從2018年至今,威寧“高原兵”連續(xù)七年立功人數超百人次,創(chuàng)下了群體立功、“貴”送精兵的奇跡,而全國雙擁模范縣的榮譽,正是對這片熱土最熾熱的回饋。

烏蒙山的杜鵑花年復一年灼灼綻放,草海湖的候鳥南來北往聲聲啼鳴,威寧的雙擁長歌,也在軍民同心的血脈里生生不息。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當新兵家書與功臣喜報在郵路上穿梭,當校園國防課的號角與軍營拉歌聲共鳴,這座高原小城正以最樸素的信仰,將“軍民團結如一人”的詩篇,寫成山河歲月里永不褪色的記憶......

威寧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