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德俄之間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外交戰(zhàn)爭再次升級。這一次,戰(zhàn)火點燃于一座大橋與一個姓氏之上。俄羅斯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日前公開抨擊德國基民盟主席、德國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つ臑椤凹{粹分子”,理由是后者公然鼓動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并摧毀俄烏戰(zhàn)爭中最敏感的軍事目標之一,克里米亞大橋。隨著這一表態(tài)被解讀為對俄羅斯戰(zhàn)略縱深的直接挑釁,德俄關系迅速滑入更深層次的對立,而默茨的“納粹家族背景”也被推至風口浪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默茨的言論在德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爭議。作為德國主流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領導人,他不僅是候任總理,更被視為“重塑保守派秩序”的代言人。他在德國電視一臺的訪談中,明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遠程“金牛座”導彈,并暗示烏克蘭應“利用西方武器摧毀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重要通道”。在當前戰(zhàn)爭局勢中,這無異于為烏克蘭進一步激化沖突開綠燈,也無異于向俄羅斯直接宣戰(zhàn)。

梅德韋杰夫的回應顯然不僅停留在軍事層面,而是將戰(zhàn)火直接引至默茨的家族歷史。通過揭露其父親曾在納粹德國國防軍服役、外祖父是1933年就加入納粹黨的“老黨員”,梅德韋杰夫精準地將批判焦點上升為道德與歷史的雙重控訴。他在社交媒體X上直言:“三思吧,納粹?!边@種強烈指責既是對德國政壇右翼傾向的警示,也為俄羅斯在輿論戰(zhàn)中爭取“反法西斯道義高地”提供了戰(zhàn)略支撐。

默茨當然可以否認他本人并非納粹支持者,也可聲稱他的軍事建議“只是支持烏克蘭自衛(wèi)”。然而,在一個有納粹歷史負擔的德國,候任總理鼓吹向前蘇聯地區(qū)發(fā)動精準打擊、鼓勵摧毀俄軍戰(zhàn)略設施,確實不可能被簡單理解為“理性軍援建議”。特別是在德國右翼陣營逐漸興起、極右翼政黨AfD(德國選擇黨)穩(wěn)步擴張的政治背景下,默茨的言論無疑加劇了德國在國際社會眼中的“歷史幻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重要的是,德國近年來在俄烏問題上的軍事政策,已經明顯背離其戰(zhàn)后幾十年來堅持的和平外交路線。從最初的“絕不向戰(zhàn)爭地區(qū)提供殺傷性武器”,到如今的“戰(zhàn)車、大炮、遠程導彈一個不落”,德國政壇已經在美國主導的北約戰(zhàn)略框架下徹底拋棄了自主外交的幻想。而默茨的表態(tài)正是這種政策滑坡的極端表現。他不再僅僅支持軍事援助,而是直接主張對俄羅斯的核心設施進行破壞,意圖將烏克蘭戰(zhàn)場徹底轉變?yōu)闅W洲代理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

在國際政治上,俄羅斯毫無疑問將此類言論視為德國對俄戰(zhàn)爭的“參戰(zhàn)信號”,而不僅僅是政治喊話??死锩讈喆髽蜃越ǔ梢詠砭褪嵌頌鯖_突的象征性目標,它不僅連通克里米亞與俄羅斯本土,更是俄軍在南線戰(zhàn)場的重要補給通道。烏克蘭此前多次對大橋發(fā)起襲擊,已經引發(fā)俄羅斯猛烈回擊。如今德國高層政治人物再次將其點名為攻擊目標,顯然會加劇俄方戰(zhàn)略防御的敏感與緊張。

此外,默茨的“主動示強”也將在德國國內造成分裂。一方面,德國主流輿論長期強調歷史反省與和平價值觀,將二戰(zhàn)記憶作為公共政治的基本框架。默茨的言論打破了這一政治正確的防線,既引發(fā)中左翼政黨的質疑,也令一部分社會保守派擔憂德國正一步步卷入戰(zhàn)爭泥潭。另一方面,這種鷹派姿態(tài)又會被極右翼勢力所利用,在民眾恐懼與不安中進一步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推動“強國夢”“復興夢”之類極端口號重回德國社會主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必須指出的是,俄羅斯并非“天生的受害者”,其侵略烏克蘭、吞并克里米亞、屢次踐踏國際法底線的行為,早已招致全球廣泛譴責。然而,這不應成為西方政客借“道義制高點”實施擴張主義、推動代理戰(zhàn)爭的借口。尤其在德國這樣的國家,政治人物不應忘記自己的歷史包袱。正因如此,默茨在此時此刻提出“轟炸克里米亞大橋”的建議,不僅是戰(zhàn)略失誤,更是一次象征性自毀。在一個歷史記憶仍未愈合的世界,德國政客的每一次“出言不遜”,都可能重新打開那道曾用鮮血換來的和平之門。

從默克爾時代的“審慎外交”,到默茨式的“戰(zhàn)略挑釁”,德國在全球外交格局中的角色正在發(fā)生危險轉向。如果這位未來的總理真的上臺并兌現其“導彈外交”承諾,那么德國將在歐洲安全結構中成為更具攻擊性的角色,不僅加速烏克蘭戰(zhàn)場的升級,也將把整個歐洲進一步推向不可控的地緣政治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