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上午,由山西路橋集團二公司承建的浮臨高速項目通車儀式在浮山北收費站隆重舉行。隨著浮臨高速正式建成通車,山西省“縣縣通高速”目標全面達成。這條全長18.676千米的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縣縣通高速”公路網“4縱15橫33聯”中第12橫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浮山縣天壇鎮(zhèn)東魯村延伸至G22青蘭高速長治至臨汾段臨汾東互通處,以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的技術標準建設,為區(qū)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項目建設初期,受征遷手續(xù)辦理、線路長工期短、料源短缺等多重因素影響,工期壓力大。項目部以重點控制性工程洰河大橋為抓手,優(yōu)化施工方案,加大協(xié)調力度,嚴格現場管控,逐項分解目標任務,將責任落實到人。2022年6月15日,首樁順利開鉆,為項目建設打響了“第一槍”。

臨汾東樞紐保通工序繁多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項目部多次邀請業(yè)主、設計單位優(yōu)化施工方案,通過增加保通車道、改變箱梁結構,確保了各通行方向交通順暢,有效縮短了施工周期。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建設者們緊跟浮臨高速建設整體步伐,用智慧和汗水沖破層層阻礙,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階段性成果,并于2024年6月12日提前完成主體施工,為浮臨高速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浮臨高速全體參建者用匠心鑄就“平安百年品質工程”,項目部在浮臨公司組織的“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三次榮獲“優(yōu)秀項目分部”稱號,并在公司拔河比賽中斬獲“一等獎”,充分展現了團隊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綠色施工創(chuàng)效益

浮臨高速項目部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理念。浮臨LJ2分部位于堯都區(qū)境內,拌合站位于臨汾市“凈城行動”控制區(qū)域,臨汾東互通改造與通行高速緊鄰。面對拆除重建施工帶來的揚塵風險、社會車輛交織的交通疏導壓力,項目團隊以“綠色建造”為破題密碼,成功實現環(huán)保效益與工程進度的雙效提升,交出了一份高質量建設的實踐樣本。

該項目部在拌合站設置了粉塵收集系統(tǒng)和噴淋設施,在臨汾東互通施工中,成立安全文明環(huán)保施工保障組,每日巡查,對裸露區(qū)域全部覆蓋,建筑垃圾及時清理,確保文明施工、工完場清。同時,路面施工過程中的水穩(wěn)、瀝青混凝土運輸車輛全部采用新型能源車,所有施工便道及時平整、灑水、嚴防揚塵,從而不斷提高安全環(huán)保質量管理水平。

該項目部還大力推進固廢利用,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和膠粉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有效提升構造物外觀和耐久性的同時降低施工成本,讓工業(yè)固廢、廢舊材料得到循環(huán)利用。通過使用山西路橋再生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自主品牌路橋生態(tài)水泥,替代臺背回填、路床處理以及路面底基層水泥穩(wěn)定碎石中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項目共利用生態(tài)水泥2.25萬噸,節(jié)約費用約100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huán)保效益的雙贏。

技術革新克難關

位于浮臨高速中部的洰河大橋是全線控制性工程及重難點工程,全長698米。其中主橋長210米,懸澆梁最大跨度為100m,27個節(jié)段,引橋長488m。全橋分聯情況(自東向西)為:1聯×3跨×40米預制T梁+(55+100+55)米懸臂澆筑+3聯×3跨×40米預制T梁,下部結構橋臺采用柱式墩臺,最高墩墩高為77.9米。施工中需應對掛籃施工工序復雜、作業(yè)面狹窄、安全風險高等多重挑戰(zhàn),同時對橋梁撓度、線型及施工監(jiān)控量測控制要求極高。

為攻克這一難關,浮臨項目部領導班子多次組織專家、臨浮公司、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進行現場論證,持續(xù)優(yōu)化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領導班子深入一線跟班作業(yè),嚴格把關掛籃行走、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壓漿等各道工序,堅持執(zhí)行安全技術培訓與交底制度,用精細化管理和匠心施工鑄就“百年大橋”。洰河大橋于2023年11月24日順利合龍,標志著全線重難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與此同時,浮臨高速路面施工也面臨核心難點——ARAC-13細粒式膠粉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這一技術長期困擾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質量控制問題。為攻克難題,該項目部從膠粉源頭入手,對多家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比選,確保選用質量最優(yōu)的膠粉。經過不懈努力,浮臨項目高質量完成膠粉改性瀝青上面層施工,在省交通建設中心的交工質量檢測中,合格率達到99%,項目部也因此被山西路橋集團授予“質量樣板工程”榮譽稱號。這一成績不僅為浮臨高速公路的高品質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積累了寶貴技術經驗。

黨建聚力護安途

在浮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該項目團隊堅持“安全是生產的生命線”理念,通過“安全+黨建”雙驅動模式,為工程建設筑牢堅實保障。

浮臨項目部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各崗位100%簽訂責任書。施工組織中,同步推進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和施工任務安排,對各工種各工序實施全過程檢查驗收。針對施工路段交通復雜性,該項目部嚴格執(zhí)行交通管制專項方案,設立交通管制崗亭,派專人進行交通指揮,設置醒目安全標志,保障施工與通行安全。通過持續(xù)開展安全生產排查整治,項目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文件精神,結合“安全生產月”組織安全大檢查、安全培訓及演講比賽等安全教育活動。一系列扎實舉措有效防范了安全風險,實現了施工全程“零事故”目標。

浮臨項目黨支部以黨建為引擎,成立“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號召黨員、團員青年在生產中帶頭攻堅,特別是在洰河大橋、臨汾東互通、等重難點施工環(huán)節(jié),黨員干部靠前指揮,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以“工地延伸到哪里,黨旗就飄揚到哪里”的擔當精神,不斷激發(fā)全體建設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為項目快速推進注入強大活力和磅礴動力。

匠心筑通途,實干開新局。浮臨高速如一條巨龍橫貫山河,以磅礴之勢貫通晉南大地,為沿線百姓鋪就一條通往幸福的通衢大道。這條高速公路將浮山至臨汾的路程從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徹底結束了浮山縣不通高速的歷史。它不僅極大改善了沿線群眾的出行條件,更為區(qū)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成為推動地方振興的戰(zhàn)略性工程。浮臨高速是交通網絡的延伸,更是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這條凝聚智慧與汗水的通途,將在歲月的洗禮中不斷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見習記者 譚明明 通訊員 宋彩斌 霍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