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朋友圈里 90后程序員小李剛打完第12個哈欠

凌晨三點的朋友圈里 90后程序員小李剛打完第12個哈欠

釘釘群彈出主管消息時 他正把降壓藥混著冰美式吞下 中國社科院最新《職場情緒健康白皮書》顯示 76%的90后遭遇過情緒性胃痛 而他們平均每天說真心話的次數(shù)不足3句

<!--@@SectionTitle="情緒勞動正在吞噬打工人" Type="norma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 強迫自己保持職業(yè)微笑的空乘人員 夜間皮質醇水平比常人高出40% 北京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更衣室里貼著標語:『客戶情緒優(yōu)先 個人感受收容』 這種集體性情感隔離 讓每個深夜加班的年輕人成為微笑的抑郁癥候群

<!--@@SectionTitle="我們比父母輩更會崩潰" Type="norma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理學教授張明在《當代情緒資本論》中指出 00后看似自由的懟人文化 實則是建立在高情緒消耗上的自我保護 當22歲女生因拒絕幫領導代購奶茶被約談 她錄制的吐槽視頻獲贊百萬 這百萬次點擊背后是百萬個情緒缺氧的職場靈魂

情緒管理不該是單方面壓制

斯坦福大學行為實驗室用磁共振掃描證明 長期情緒勞動會讓杏仁核產(chǎn)生物理性萎縮 首爾大學更追蹤到情緒壓抑者十年后患癌率提升27% 當某電商把『正能量檢測儀』裝進廁所隔間 我們終于活成了不敢皺眉的數(shù)據(jù)標本

<!--@@SectionTitle="在情緒自由的路上 我們還需要走多遠" Type="norma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杭州某公司把情緒假寫入勞動合同 當95后開始用AI代寫周報對抗精神內(nèi)耗 或許真正的職場革命 是從允許人類做個有情緒的碳基生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