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咱們借著一篇文章,探討了《水滸傳》中的一個問題,梁中書獻給老丈人的生辰綱是被誰劫掠的。
因為當時我還沒有往深處考慮,所以那篇文章僅僅只是簡單探討了一下表面原因,最后得出一個結(jié)論:
之所以生辰綱會被劫掠,是梁中書身邊的人每次都將運送生辰綱的具體信息透露出去,才引來沿途麻匪們的注意。
但是,為什么梁中書身邊的人會將這個信息透露出去?動機是什么?當時并沒有展開講。
今天,借著這篇文章,咱們且把這個問題好好分析一下。
廢話不多說,咱們先看幾段書中的細節(jié):
細節(jié)一、梁中書見到楊志的時候,楊志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此前的經(jīng)歷,對梁中書和盤托出;
"楊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復職,使盡錢財,將寶刀貨賣,因而殺死牛二的實情,通前一一告稟了?!?/p>
梁中書聽聞之后,是什么反應(yīng)呢?
“大喜。”
梁中書為什么初次見到楊志,就這么高興呢?僅僅只是因為他有一身好武藝、敢于伸張正義,殺了無賴牛二嗎?
可能有這層原因,但是我認為那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楊志得罪了高俅,是妥妥的高俅的棄子。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如果照這個邏輯,我們將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
梁中書和高俅的關(guān)系并不和睦,甚至說有比較深的矛盾。
這種關(guān)系的不和睦,就體現(xiàn)在接下來梁中書安排楊志和北京戰(zhàn)將周謹、索超的比武活動中。
在這場比武活動中,作者反復在強調(diào)著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梁中書的心理活動:
“我指望一力要抬舉楊志,眾將不伏。一發(fā)等他贏了索超,他們也死而無怨,卻無話說?!?/p>
“他們”指的是誰呢?自然是北京府的兩位軍頭,李成和聞達。
為什么梁中書一定要借楊志挫敗周謹和索超,來打壓一下李成和聞達呢?
我想原因很簡單,這兩個軍頭不是梁中書的人,而且梁中書身為一把手,長期被他們架空,無法在北京立威,調(diào)動北京的軍馬。
寫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很清楚,聞達和李成是誰的人了?
自然是高俅安插在北京的心腹。
一方面,北京是宋朝位于北方的軍事重鎮(zhèn),高俅執(zhí)掌天下兵馬,必然要牢牢把控這個要害的位置,所以會安插絕對心腹執(zhí)掌這里,而且一安排就是兩個,避免旁落他人。
另一方面,梁中書是蔡京的女婿,蔡京調(diào)派他到北京擔任軍事主官,也是想在宋朝的軍界培植自己的勢力。他要把這里作為女婿在軍界嶄露頭角的重要平臺。
梁中書能夠被安排到北京,其背后是蔡京和高俅兩大勢力互相角力和妥協(xié)的結(jié)果。
以高俅的尿性,自然不會輕易妥協(xié),把北京這個軍事重鎮(zhèn)拱手相讓。
寫到這里,我想大家已經(jīng)從更深層次明白,為什么梁中書進獻蔡京的生辰綱會屢次被劫掠了。
其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有人惡意將運送生辰綱有關(guān)的信息故意泄露給沿途的麻匪們。
其用心指險惡,已經(jīng)不是單單讓梁中書損失點錢財那么簡單。
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如果生辰綱屢次被劫,梁中書會是什么下場呢?
1、一而再、再而三在同一個問題上出現(xiàn)差錯,會顯得梁中書辦事能力差。一個在北京執(zhí)掌千軍萬馬的軍事主帥,居然連給老丈人運送賀壽禮品這么點小事都辦不好,這不是在狠狠地打梁中書的臉么?
2、梁中書屢次不能把給老丈人過壽的生辰綱送過去,蔡京還能對他有什么好印象嗎?本來蔡京還指望這個女婿能掌控北京,成為他和高俅分庭抗禮的重要布局?,F(xiàn)在女婿連這點事都辦不好,蔡京估計都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了。
相應(yīng)的,蔡京和女婿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就被離間了。
3、更絕的是,這件事還被捅破到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單是梁中書能搞到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給老丈人賀壽,就無法在朝廷和皇帝那邊說得過去。
梁中書一個月才有多少俸祿?請問每年采購十萬貫禮品的費用是從哪來的?梁中書作為蔡京的女婿送了十萬貫,那么蔡京的兒子,還有下屬、小弟、馬仔會送多少?
這已經(jīng)不是在打臉梁中書了,而是在直接劍指蔡京了。
能夠想出此等陰損的招式,縱觀《水滸傳》,恐怕除了高俅之外,沒有第二個人了。
4、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明白,上一年度,梁中書進獻生辰綱被劫一案,直到第二年都沒有被偵破,其背后必然是高俅動用關(guān)系在壓著這個案件。他就是要讓這個案件永遠無法偵破 ,好成為梁中書和蔡京政治上的污點。
我們甚至可以做這樣一個假設(shè):上一年度生辰綱被劫,并非麻匪所為,而是高俅指使人干的。
他們之所以泄露消息出來,反而是為了栽贓給麻匪們,以掩蓋他們的陰謀。
所以這個案件壓根就不可能被偵破。
我不知道我這樣分析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過度解讀的意味。
不過,我認為,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其之所以能夠成為不朽之作,就是因為書中的很多細節(jié)能夠經(jīng)得住讀者們的推敲,甚至可以從中延伸出更多、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
(全文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