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日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表示,美國可能發(fā)動的對伊朗的打擊將給地區(qū)局勢造成最嚴重后果。如果襲擊發(fā)生,俄方沒有義務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但將采取一切措施調解沖突。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xié)議,他將“轟炸”伊朗。近期,美伊先后證實雙方將就伊核問題展開談判。只不過,特朗普聲稱是“直接”談,伊朗則再次拒絕,明確表示是“間接”。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考驗。球在美國手中?!?/p>
這與俄羅斯過往在伊朗問題上的強硬態(tài)度大相徑庭,無異是在給美國進攻伊朗開 “綠燈”。 如今俄羅斯態(tài)度的轉變,是不是特朗普政府向俄羅斯許下一系列豐厚承諾,才促使其在伊朗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的。畢竟從伊斯坦布爾會談細節(jié)看,雙方不僅就外交銀行業(yè)務達成一致,俄羅斯外交部還表示,雙方同意就返還俄羅斯被沒收的外交設施一事制定路線圖。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達爾奇耶夫強調,盡快允許俄方人員進入被沒收的俄羅斯外交設施中至關重要。

普京(左)與特朗普(資料圖)
俄伊從來都不是鐵桿盟友。雙方關系本質是"敵人的敵人臨時搭伙"——伊朗需要俄羅斯對抗美國制裁,俄羅斯需要伊朗在中東牽制西方。但這種合作僅停留在戰(zhàn)術層面,既沒有北約第五條那樣的共同防御條款,也沒有中俄"背靠背"戰(zhàn)略協(xié)作的深度。當年敘利亞危機時,俄伊聯(lián)手保住阿薩德政權堪稱經典合作??扇缃駭⒗麃喺囡L雨飄搖,伊朗的"抵抗之弧"早已支離破碎?,F(xiàn)在德黑蘭能給莫斯科的籌碼,可能只剩下石油折扣和無人機零件了。
特朗普日前在白宮對記者說,伊朗已經“非常接近”擁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時間”。他說,伊朗“必須放棄擁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則其核設施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打擊。伊朗與美國間接談判近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進行。雙方代表坐在不同房間,通過東道主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傳達伊美各自的觀點和立場。雙方代表離開前在巴德爾面前進行了數分鐘交談。這是自2018年5月在特朗普首個總統(tǒng)任期內,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xié)議之后,美伊之間的首次正式談判。

伊朗首都德黑蘭(資料圖)
6名知情的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官正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報道稱,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布萊恩·休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總統(tǒng)正不斷審查部署和優(yōu)先事項,以確保美國優(yōu)先”。美國新一屆政府在烏克蘭問題及對歐政策上發(fā)生轉變,明確要求歐洲盟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此外還威脅對歐加征關稅。
有專家分析認為,美國要從歐洲撤軍會引發(fā)歐洲盟友的不信任。長期以來,美國是歐洲安全的“守護者”,是抵御俄羅斯威脅的關鍵力量。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僅提供了軍事保護,更重要的是維護了歐洲國家的安全感和戰(zhàn)略自信。如果美國一旦收縮駐軍數量,會引發(fā)歐洲盟友的不信任,會在北約內部產生隔閡和裂痕,同時也會促使更多歐洲國家推進歐洲防務自主化和防務一體化。

歐盟(資料圖)
多家媒體已披露,特朗普正在推動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直接溝通”,試圖謀求一場符合其外交風格的“交易式停火”。此時醞釀從東歐大撤軍,無疑會被莫斯科視作“西方疲軟”的信號,直接削弱對克里姆林宮的遏制力和威懾力。而對于歐洲國家而言,這更是一記響亮的耳光——你以為自己在戰(zhàn)線上,實際上你早就被盟友從清單上劃去。甚至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也不再掩飾地宣稱:“山姆大叔不會再當傻瓜。”換句話說,美國要回收“全球警察”的身份,歐盟,你自求多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