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9年的紀律檢查大會上,剛剛復工的黃克誠談起了梁興初,他認為:

“梁興初從小就參加了紅軍,為革命拼搏一生,對黨和毛主席也極其忠誠的?!?/strong>

梁興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興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克誠的這番話打動了在場眾人,大家都開始回憶起這位打鐵出身的“虎將”。

他本該在崗位上建設祖國,卻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被下放,以至于晚景凄涼。

之后不久,身在太原的梁興初接到通知,他終于恢復了名譽。

葉帥還特地安排了兩個職務供他選擇。然而梁興初卻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

葉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葉帥

梁興初為什么會被稱為“虎將”?葉帥給了他哪兩個選擇?他的決定又是什么?

“鐵匠”變“虎將”

1912年,梁興初出生在江西廬陵的一戶窮苦人家。由于小時候十分調皮,梁興初完全就是家里令人頭疼的“熊孩子”。

為了糾正他這頑劣的性格,父親便將年僅14歲的梁興初送去打鐵。父親的初衷是希望他多吃點苦頭,磨煉磨練心性,將來才能好好學習,有番作為。

但沒承想梁興初在看到電光火石之后竟然愛上了打鐵,對打鐵的興趣比讀書還大,一干就是三年。

要不是后面參加了紅軍,估計他這輩子就是個打鐵匠了。

1930年,紅軍在江西建立了革命根據(jù)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頗有抱負的梁興初很明白,雖然自己熱愛打鐵,但是國難當前,他更應該去參軍干一番更大的事業(yè)。

于是他告別父母以及鐵匠老師傅,毅然決然參加了紅軍,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

起初戰(zhàn)友們得知他是打鐵出身,便總是開始玩笑地叫他“打鐵的”。梁興初對此也不惱,只是好脾氣地笑笑。

然而沒過多久,戰(zhàn)友們便改變了對他的戲稱。不因為別的什么,就論作戰(zhàn),梁興初可謂是勇猛十足,完全地將生死拋之腦后。

1931年,在第二次反“圍剿”的作戰(zhàn)任務中,梁興初由于英勇作戰(zhàn)意外負傷,痊愈后立馬晉升為排長;

1932年,他又在兩次戰(zhàn)斗中受傷,不僅升為了連長,還獲得了“紅星”獎章的榮譽。

1933年他的頭部更是直接被一顆子彈打穿,好在大難不死,他傷愈后又晉升為了營長。

在他6年的紅軍生涯中,光是負傷就有9次。

身體彈痕累累,大大小小的傷口遍布全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過黃河東征時,他的右手被敵人打中,最終食指、中指落下殘疾。他的職位也是自己一個傷疤一個傷疤打出來的。

對著這樣的猛人,戰(zhàn)友們哪兒還敢調侃什么“打鐵的”,一致認為這人根本就是“鐵打的”。這位“鐵打的”也是我軍當之無愧的一員“虎將”。

而梁興初不僅作戰(zhàn)時勇猛無比,膽量十足,在執(zhí)行任務時也頗有智慧。

巧獲情報建奇功

1935年,紅軍攻占臘子口后找到一張舊報紙,并通過它才確定了紅軍長征的最終目的地,而找到這張報紙的人正是梁興初。

當時梁興初所在的隊伍接到前往哈達鋪偵察敵人動向和籌集糧食的命令,就在他們即將出發(fā)時,毛澤東額外給梁興初布置了一個任務:

讓他除了搞糧食以外,再去搞些“精神食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澤東口中的“精神食糧”其實就是國民黨的報紙,并且他還再三強調一定要近期的,越多越好。

梁興初雖然不理解,但他知道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主席交代的一定有用。

第二天,梁興初穿上國民黨的軍裝,偽裝成中校,帶著手底下的士兵來到哈達鋪。

當?shù)氐耐梁赖刂饕詾槭菄顸h的人來了,著急忙慌出門迎接,并且十分聽話地準備糧草。

梁興初裝得非常像,說話都厲聲厲色的,全然沒有平日里的樣子。

也正是他們這惟妙惟肖地表演,那些地主們都不敢懷疑身份。甚至國民黨的一個少校軍官路過,也特地前來拜訪他們。

等到梁興初安排的另一隊人馬回來以后,他這才樂呵呵地對那些人說:

“各位,聽我說!我們是共產(chǎn)黨,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共匪’。但我保證,我們不是你們說的那樣,你們別怕,我們不打好人?!?/strong>

這番話直接把屋子里的人嚇傻了,動都不敢動。

而那位國民黨少校也很識時務地交出梁興初所需要的報紙。梁興初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拿到了糧草和武器,還有毛澤東想要的“精神食糧”。

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梁興初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帶回來的一張報紙居然會對中國革命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

梁興初(左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興初(左一)

而當梁興初將報紙交給毛澤東時,只見他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后喜出望外,激動地大喊:

“同志們!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報紙上說徐海東的紅二十五軍和劉志丹的陜北紅軍順利會師,陜北那邊有大片的根據(jù)地,咱們可以到陜北去與之會合,共同抗日了!”

毛澤東之所以這么激動,是因為當前長征局勢十分不利:

國民黨的隊伍一直在對紅軍進行圍追堵截,而長征最終的落腳點他們尚未確定。

要不是梁興初拿來的報紙里說了陜北有紅軍的革命根據(jù)地,紅軍長征可能還要繼續(xù),路程也不止兩萬五千里了。

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梁興初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帶回來的一張報紙會對中國革命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

罵出來的“萬歲軍”

都知道梁興初打仗狠,但其實他罵人更狠。

1948年,梁興初率領部隊參加公主屯戰(zhàn)斗,結果他手底下的三十師第90團在途中竟然被國民黨攔路搶劫,還搶成功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讓梁興初大發(fā)雷霆,對著三十師的師長方強破口大罵,師長轉頭又罵第90團的團長。

經(jīng)過這次痛罵,三十師一路上邊走邊打,邊打邊贏。

后來方強還總結道:

多虧了梁司令的罵,才讓仗打得這么好!”

1948年,解放東北的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當時東北野戰(zhàn)軍剛剛拿下錦州,對在東北的國民黨形成了“關門打狗”的局面。

蔣介石不甘言敗,于是重組兵力企圖重新奪回錦州。而國民黨逃到營口的關鍵通道正是黑山以及大虎山。

我軍自然也知曉他們的意圖,于是命令梁興初率部在黑山和大虎山一帶建立防線,阻止國民黨軍回撤。

出發(fā)前梁興初動員手底下的戰(zhàn)士:

“只要主力部隊還沒到,我們就不能撤退!就算打到只剩下一個人,也要繼續(xù)打下去,誓死要與陣地共存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帶著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梁興初以及他的部下,在面對敵人飛機和大炮的攻勢下依舊毫不退縮。

哪怕連續(xù)幾個陣地都失守了,梁興初依舊沉著冷靜,組織隊伍重新奪回陣地。

有一天梁興初正吃飯的時候,敵軍又發(fā)起了炮火攻擊。這時一片彈片掉在了梁興初的碗里,他也絲毫不懼,還調侃道:

“今天又沒有肉,怎么還多出了骨頭?”

這時有人勸他稍微撤退一些,結果遭到梁興初一頓痛罵:

“不撤!我看誰敢撤!有種的就從我身體上踩過去!”

最后敵人打了三天三夜,仍是沒能越過陣線一分一毫。

這一仗直接讓梁興初名震全軍,同時也讓他遇見了自己的摯愛任桂蘭,也是他攜手共度人生的妻子。

梁興初打仗時不單罵別人,也被別人罵過。罵他的人便是彭德懷彭老總。

彭德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彭德懷

當時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梁興初率領自己的38軍入朝作戰(zhàn)。

結果首次作戰(zhàn)就以失敗告終,這讓彭德懷大發(fā)雷霆,指著梁興初就是破口大罵:

“都說你是一員‘虎將’,我看你就是個‘鼠將’。還有你那個38軍,也好意思作為主力部隊?”

本來梁興初不想回嘴,但是聽到彭老總罵了38軍,他立馬不干了:

“您罵我就罵我,干嘛還要罵38軍!”

彭老總一看他還頂嘴,更加氣上頭:

“我就罵!你我也罵!你還不服氣上了,打不好仗就該挨罵!”

被彭老總這么教訓一頓后,梁興初下定決心要把臉面爭回來。于是在第二次作戰(zhàn)時,他率領38軍攻打德川并大獲全勝。

這次彭老總高興了,還特地親自發(fā)電報嘉獎一番。末了還加上一句:

“中國志愿軍萬歲!38軍也萬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還有人勸彭老總,對一個建制軍稱呼“萬歲”似乎不太妥當。但彭老總卻認為:

“打得好就是萬歲??!不僅要發(fā),還要通報全軍!”

就這樣梁興初的38軍也被稱為“萬歲軍”,美譽傳遍全國。但很快一段黑暗時期的到來,讓梁興初原本耀眼的人生蒙上了灰塵。

略顯凄涼的晚年

特殊時期,梁興初遭人陷害,被下放到太原一家化工廠進行勞動改造。

那時的他由于舊傷復發(fā)生了一場大病,期間瘦到脫了相,1米78的個子看起來卻十分孱弱。

周總理還特地吩咐負責分配的工作人員,別讓梁興初干重活,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

因此廠長給梁興初安排的都是打掃衛(wèi)生、檢查工廠設備這種很簡單的工作??杉幢憔褪沁@種工作,梁興初的身體也越來越難以支撐。

且不說化工廠里空氣污染很嚴重,會導致他的咳嗽加??;光是沒有工人愿意和他搭話,這種孤獨感就足以讓梁興初郁悶不已了。

但即便如此,梁興初也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名軍人。對于黨的安排和命令,他必須去執(zhí)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曾經(jīng)受過的屈辱,他雖然有些不滿,但也從不抱怨。因為他始終相信黨,相信毛主席。

后來隨著特殊時期的結束,中國再度回到正軌,重新恢復朝氣和希望。而當初蒙冤的老干部們也都重新復出,繼續(xù)為祖國揮灑汗水,發(fā)光發(fā)熱。

在一次紀律檢查會議上,同樣剛復出的黃克誠提到了梁興初,并為他說話:

“像梁興初這樣的老紅軍,英勇善戰(zhàn),子彈穿身,一生立下許多戰(zhàn)功,他對黨和毛主席是絕對忠誠的?!?/strong>

在他有理有據(jù)的發(fā)言中,沒有人再進行阻撓。

于是在1981年,中央撤銷了對梁興初的一切處分,并通知他回到北京,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

雖然當時的梁興初已經(jīng)67歲,但相較于其他老將,他還是屬于年輕的那掛。

因此葉劍英元帥對他十分看中,還給了他兩個去處以供選擇:

一個是去濟南軍區(qū)任職,另一個去沈陽的軍區(qū)任職。

但梁興初思前想后,做出了出乎意料的第三種選擇:

“我都不選。”

這樣的選擇讓葉帥頗為意外,但梁興初接下來的解釋又讓他十分諒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興初表示,自己這么多年的戎馬生涯早就把身體透支壞了。后來又去工廠勞作,身體更是大不如前。

想想自己浮浮沉沉幾十載,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能休息的時間,梁興初也不想在參與到任何工作之中去了。他只想好好地過個晚年,安穩(wěn)度日。

葉帥對此表示理解,便也批準了他的退休申請。

只是讓人唏噓的是,盡管沒有了工作上的壓力,梁興初心理以及身體上的負荷實在太重,心臟病始終反復發(fā)作,再反復救治。

1985年10月5日,梁興初將軍突發(fā)心臟病,最終因搶救無效而逝世,享年73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考資料:

《永遠的“萬歲軍”》——林儒生

《鐵匠出身的“萬歲軍軍長”——父親梁興初從來不講的那些事》——梁曉源

《開國中將梁興初》——吳東峰

《梁興初巧獲情報建奇功》——《人民政協(xié)報》

《“鐵打的”虎將梁興初》——《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