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曉明
抗戰(zhàn)時期,華北地區(qū)的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山區(qū)游擊戰(zhàn)堪稱經典,而廣袤的淮北平原洪澤湖畔,根據地軍民借助于四通八達的路溝、土圩子、青紗帳開展的敵后抗日斗爭也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戰(zhàn)例,新四軍4師9旅26團進行的朱家崗守備戰(zhàn)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場十分成功的戰(zhàn)斗,指揮員戰(zhàn)場處置得當,將士們英勇頑強,在武器裝備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敵我人員參戰(zhàn)比例是3:1,而戰(zhàn)損比例則達到2:1,創(chuàng)造了模范戰(zhàn)例,日偽軍瘋狂的“33天大掃蕩”戛然而止。
1942年冬的淮北
1942年冬季,寒風刺骨,雨雪交加,凜冽的西北風在淮北平原上盤旋呼嘯。就在這個時候,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人民卻遭到了一股更兇殘的“狂風”侵襲。日寇繼“掃蕩”我山東抗日根據地以后,又將“掃蕩”重點轉移到我華中之淮海、淮北和淮南地區(qū)。11月中旬,敵以徐州平林17師團為基干,附以偽竇光殿之15師、潘干臣之28師(乃抽調其精銳者)、蘇淮特區(qū)之綏靖軍2個團,配合明光之獨立混成第13旅團一部,及各據點偽軍,總兵力近萬人,并以坦克、飛機、汽艇相配合,由徐州、睢寧、泗縣、盱眙、固鎮(zhèn)等據點,分5路向我淮北蘇皖邊區(qū)根據地中心區(qū)——半城、青陽等地合擊,其聲勢之大、威力之猛、燒殺之慘、用心之毒,在我蘇皖邊區(qū)創(chuàng)立以來尚屬首次。整個“掃蕩”持續(xù)了33天,日本法西斯的兇狠殘暴深深印在了淮北人民的記憶中。
敵人這次大“掃蕩”的目的是:1、尋殲我新四軍第4師主力,消滅我邊區(qū)領導機關;2、削弱我根據地人力、物力、財力,使我不能繼續(xù)堅持抗戰(zhàn);3、乘機安插據點,分割和縮小我根據地,為今后“清鄉(xiāng)”打下基礎。
據此,敵人在軍事上以優(yōu)勢兵力,采取分進合擊和長途奔襲的戰(zhàn)術;在政治上采取欺騙、分化、懷柔的政策,挑撥我軍民關系和各階層人民的團結;在經濟上采取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以削弱我根據地抗日力量。日寇的鐵蹄踏進了淮北抗日根據地,一路殺人、放火、搶掠,無惡不作……
面對空前規(guī)模的大“掃蕩”,我蘇皖邊區(qū)根據地廣大軍民針鋒相對,在軍事上采取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主力部隊分內線和外線作戰(zhàn),地方武裝就地堅持,不斷出擊,到處襲擾,以達消耗敵人、削弱敵人,最后粉碎敵人“掃蕩”的目的。在政治上加強形勢宣傳,提高群眾勝利信心。加強鋤奸工作,瓦解敵偽。團結各階層、各黨派共同抗日。在經濟上采取自力更生,愛惜民力,物資分散隱藏,實行空舍清野,以減少政府和人民物資財產的損失。
從11月12日開始,日軍分三個階段開始實施“掃蕩”,至11月29日,已進行了兩個階段。敵人長驅直入,分進合擊,但我主力部隊跳出合擊圈,只以一部并地方武裝就地堅持,與之糾纏。敵人處處撲空,對我主力部隊、黨政機關、地方武裝、后方資財一無所獲。不得已,敵人在接下來的第三階段變更戰(zhàn)略,采取穩(wěn)扎穩(wěn)打,打通并鞏固泗宿公路,先后建立了青陽(300余人)、馬公店(200余人)、金鎖鎮(zhèn)(200余人)、歸仁集(200余人)、老韓圩(400余人,日軍17師團81聯(lián)隊司令部)、董圩子(偽軍1個團700余人)、黑塔(日軍1個中隊)、趙莊(日軍1個中隊及偽軍2個中隊)以及新關、侍衛(wèi)圩、雙蔡圩等據點,不時向我出擾搶掠或奔襲合擊。
目標——新四軍26團!
反“掃蕩”開始前,新四軍4師師長彭雪楓決定師主力暫時撤到外線,相機殲敵,只留第9旅26團在內線,運用游擊戰(zhàn)、“麻雀戰(zhàn)”等戰(zhàn)法,吸引敵人,拖垮敵人,打擊敵人,最后配合我外線主力消滅敵人。
26團前身是1938年12月在邳縣許樓村成立的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游擊支隊主力。1940年6月,改為南進支隊2團。9月,改稱八路軍第5縱隊3支隊8團。1941年2月整編為新四軍第3師9旅26團。10月,隨9旅調歸新四軍第4師建制。這個團是八路軍山東縱隊的老部隊,作風過硬,戰(zhàn)斗力不弱,是9旅的主力團。1942年精兵簡政之后,26團團長為羅應懷,政委謝錫玉,副團長兼參謀長嚴光。下轄3個營,每營2個連和1個重機槍排,每連只有七八十人,全團僅600余人。羅應懷英勇善戰(zhàn),膽識過人,具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政治工作領導藝術。他出生入死,身經百戰(zhàn),先后12次負傷,其中6次重傷,被評為一級傷殘,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26團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越戰(zhàn)越強,最后一戰(zhàn)成名!

◆新四軍4師9旅26團團長羅應懷。
接受在內線堅持斗爭的任務后,團首長們既感到高興,又覺得壓力巨大。高興的是,上級把這樣艱巨的任務交給26團,是對26團的極大信任。同時他們也很清楚,敵人這次“掃蕩”是以17師團為主,偽軍為輔,數倍于我,內線牽敵,遠離主力,一切只能自己想辦法克服。與敵重兵周旋,很容易被敵咬住。但一想到26團是黨領導的、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戴的、由無數不怕流血犧牲的干部戰(zhàn)士組成的人民軍隊,又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內線作戰(zhàn)開始后,26團緊緊依靠根據地人民,派出小分隊或偵察組,配合地方武裝、民兵實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zhàn)術,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和進犯的敵人周旋了20多天后,日軍17師團這頭“野?!钡教帗淇眨教幇ご?,疲于奔命,力不從心,而26團也減員至500余人。
為了給敵人以更大的打擊,26團于12月7日強襲青陽鎮(zhèn),激戰(zhàn)3小時,在大量殺傷敵人之后,26團迅速撤出。這一仗徹底激怒了平林師團長,他嚴令各據點駐軍,千方百計尋找26團決戰(zhàn)。
12月8日,9旅旅長韋國清、政委康志強給26團發(fā)來電報:10日晚配合外線主力拔除日軍金鎖鎮(zhèn)據點。羅應懷不禁大喜,外線主力打回來了!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命令。任務傳達后,全團指戰(zhàn)員無不歡呼雀躍。9日黃昏,26團到達泗陽縣朱家崗(今屬江蘇泗洪),這里距離西北方向的金鎖鎮(zhèn)只有12里,部隊一個急行軍就能趕到。周圍都是敵人的據點,羅應懷、謝錫玉、嚴光等絲毫不敢大意,馬上帶參謀人員觀察地形,布置警戒,以防萬一。
朱家崗東臨洪澤湖,西靠安河,是一個東西走向的稍高于平原的土崗子,上面座落著曹圩、張莊、孫崗、朱崗等幾個自然村,除了南北各有一條抗日交通溝外,都是一望無際的開闊地,從軍事角度看,屬于易攻難守。這里雖說是淮北抗日根據地的腹地,群眾基礎較好,但日偽軍非常重視,大“掃蕩”第三階段以來,設立了諸多據點,彼此相隔很近。一旦某處據點遭到新四軍攻擊,其他據點可迅速出援。
26團在朱家崗宿營后,隨即轉入10日晚間攻擊金鎖鎮(zhèn)的戰(zhàn)斗準備工作。戰(zhàn)士們忙著準備攻堅器材,團部連夜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對如何消滅金鎖鎮(zhèn)的敵人進行了具體部署。當各營、連干部從曹圩團部返回駐地休息時,已是10日凌晨1時。
朱家崗沉睡了,除了寒風在樹梢上打著刺耳的呼哨外,看不到一點光亮,聽不到任何響聲。連續(xù)作戰(zhàn)、行軍后極度疲勞的戰(zhàn)士們很快進入了夢鄉(xiāng),他們心中還在想著和主力會師一起去打金鎖鎮(zhèn),但狡猾的敵人卻主動出擊了。
當朱家崗一帶進駐新四軍部隊后,日偽的眼線就迅速報告給了81聯(lián)隊聯(lián)隊長金子篤。金子篤聞報大喜,判斷出這正是苦尋不到的26團,連忙向師團長平林盛人請戰(zhàn)。獲得批準后,金子篤迅速抽調部隊1500余人,兵分3路連夜向朱家崗襲來。一路從青陽秘密進至新行圩以北之吳灣子,再轉移至界頭集南之李塘,封鎖消息,10日拂曉自東南向西北配合金鎖鎮(zhèn)之敵向我突擊;一路由金鎖鎮(zhèn)向東經曹廟到吳崗、羅莊、尤崗一帶;一路由金鎖鎮(zhèn)經夏圩子、小村莊向我孫崗、曹圩突擊。金子篤的作戰(zhàn)企圖為由東北(曹廟)、東南(李塘)兩個方向壓迫我新四軍26團于安河及金鎖鎮(zhèn)、青陽兩個據點之間而聚殲。這一招相當狠毒、嚴密,朱家崗的26團漸漸被危險的陰云覆蓋。
就地堅守
12月10日凌晨3時,一聲尖利的槍聲將羅應懷從夢中驚醒。有情況!正起身時,槍聲突然密集起來。這時,離團部曹圩西北1里遠孫崗1連的一名戰(zhàn)士一頭撞進來報告:“團長,鬼子包圍了孫崗!現在正一路向曹圩,一路向張莊逼近?!绷_應懷鎮(zhèn)靜下來,接著團作戰(zhàn)參謀也報告說:西南、西邊敵人已經接近。羅應懷和嚴光一面觀察情況,一面將2營調至曹圩待命;并令3營以8連堅守朱崗,擋住南邊的敵人,7連向北側擊包圍孫崗之敵;1營2連也由崗北交通溝向1連增援。5時40分,朱家崗四面槍響,如爆豆一般。羅應懷明白:朱家崗被敵人包圍了!
有人提議突圍,敵人數倍于我,來勢洶洶,不突圍將有全團覆滅的危險。羅應懷想到,天將破曉,地處平原,敵人有騎兵,白晝突圍,更易遭受重大損失。于是他提出:“堅守陣地,戰(zhàn)到天黑,等待援軍,待機殲敵?!币庖姾芸斓玫搅私y(tǒng)一。打,危險!走,更危險!堅守,我們還有村落依托,可以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我之長擊敵之短。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奪取最后勝利是有把握的。另外,決定堅守的理由還有一層意思,日軍早就有尋找我26團決戰(zhàn)的心理,今天將我包圍,勢必死盯蠻纏。好!那我們就跟敵人拼一回,亮劍迎敵,不倒不休!以最大的犧牲狠狠教訓猖狂的侵略者,掩護外線主力更有效地打擊敵人,徹底粉碎其“掃蕩”計劃。

◆26團戰(zhàn)士爬上屋頂打擊日軍。
團領導的決心迅速下達到營、連,全團的戰(zhàn)斗部隊立即展開了一場空前激烈的守備戰(zhàn),在淮北平原、洪澤湖畔打響了。因崗東動靜還不大,為了減少傷亡,羅應懷和謝錫玉決定將無戰(zhàn)斗力的團政治處部分同志和電臺一起撤離曹圩,向東轉移。不料,日軍的合圍圈相當嚴密,這支突圍的隊伍在曹圩以東的一條路溝里與迂回包圍的日軍遭遇,鋤奸股長宋云璽和電臺臺長李圣書等不幸犧牲。
羅應懷聽到的第一聲槍響,是駐孫崗的警戒哨打出的,從金鎖鎮(zhèn)出動的那路敵人,首先將孫崗的1連分割包圍。1連戰(zhàn)斗力較強,曾在1941年7月,被新四軍4師授予“戰(zhàn)斗模范連”稱號。當時1連1排駐村西,當他們發(fā)覺被敵人包圍時,迅速集中火力打出了一條血路,突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并立即向團部報告。1連連部和2排駐村子中間,聽到槍聲時,已陷入敵人重重包圍之中。指導員傅榮賢帶領2排沖出大院,與敵人肉搏,僅有四五個人殺出重圍。3排駐在村東頭一座農家宅院,在敵人的包圍下,與連部失去了聯(lián)系,堅守至上午11時,敵人軍事圍攻和政治欺騙都沒有達到目的,便使用了殘酷的手段——火攻!3排剩余指戰(zhàn)員手持大刀,高喊殺聲,沖入敵陣,與敵人展開了更殘酷更激烈的肉搏戰(zhàn)。下午14時,3排20多名戰(zhàn)士全部壯烈犧牲。犧牲時有的戰(zhàn)士手里還緊緊握著帶血的大刀,有的嘴里含著敵人的耳朵。孫崗前哨戰(zhàn),1連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為贏得全團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孫崗激戰(zhàn)的同時,曹圩北面的交通溝東、西兩端也進行著激烈的爭奪戰(zhàn)。1營營長李光軍帶2連本來守備交通溝西端,他們擊退了上百名日軍的兩次沖鋒后,為保存已經不多的戰(zhàn)斗骨干(青陽戰(zhàn)斗時傷亡較大,全連只剩60余人),羅應懷命令2營5連1排接替2連陣地,2連移至西小莊二線陣地待命。1排打仗既勇敢又機智,敵人幾次攻擊都未得逞,轉而向交通溝東端進攻。這里距離團部曹圩只有十幾米遠,敵人對我合擊后不久,就已摸清曹圩是新四軍26團指揮機關的駐地,便集中優(yōu)勢兵力妄圖占領我交通溝東端陣地。情勢危急,羅應懷親自上陣,指揮5連2排堅守防御。上午10時許,羅應懷右腿中彈,疼得昏迷過去。正在此時,敵人一度突破我陣地。防守西端的5連1排,主動派出一個班,配合2排反擊,重新奪回陣地。戰(zhàn)斗打了5個多小時,敵人始終沒有占領交通溝東、西端陣地。
敵酋金子篤非常惱怒,連一條幾米寬的路溝都跨不過去,還有什么臉面向師團長邀功呢?他集結兵力,準備再攻,并由界頭集又派出了一路兵力支援。為了加強交通溝東端的防御,醒過來的羅應懷躺在擔架上命令把2連又拉上來。2連到底是有豐富作戰(zhàn)經驗的連隊,在一線頑強抗擊敵人的同時,連長孫存余把幾名特等射手組織起來,彈無虛發(fā),不多時就打倒了十幾個日軍。敵人也不示弱,挑選狙擊手,占領離交通溝80米處的獨立房頂,向我交通溝內的戰(zhàn)士射擊,2連也傷亡了6、7個戰(zhàn)士。惱怒的敵人在一名小隊長的指揮下,蜂擁而上。孫存余首先一槍打倒日軍小隊長,又指揮戰(zhàn)士們甩出手榴彈,濃煙未散,他帶領戰(zhàn)士們揮舞大刀沖入敵群,左砍右殺,20多個日軍全部被殲。
戰(zhàn)斗進行當中,羅應懷放心不下,派1營教導員吳承祖前去加強指揮。吳承祖告訴2連及5連1、2排的指戰(zhàn)員們:兄弟部隊4連堅守曹圩東南圩門,大量殺傷敵人。戰(zhàn)士們受到極大鼓舞,紛紛保證:“誓死守住陣地!”當吳承祖回到營指揮所向羅應懷報告時,一顆冷彈穿透了他的胸膛。12時15分,日軍一口氣向曹圩北面的交通溝發(fā)射了數百發(fā)炮彈,并發(fā)起了多次輪番進攻。煙霧彌漫,彈片橫飛,戰(zhàn)士們遍身泥土,滿面煙痕,前仆后繼,奮勇沖殺,一次又一次挫敗了敵人的進攻。2連連長孫存余帶的1個班打得只剩下3個人,仍堅守不退。
“小鬼班”的功勞
緊挨著曹圩的張莊,為其西南屏障,戰(zhàn)斗同樣激烈、殘酷。張莊原是1營營部駐地,戰(zhàn)斗打響后,羅應懷發(fā)現敵人準備進攻張莊,便命令2營5連副連長戴春濤帶第3排去1營營部換防。該排剛進入陣地,敵人的進攻就開始了。戴春濤領會了團首長的堅守作戰(zhàn)意圖,指揮戰(zhàn)士們把手榴彈準備好,沉著應戰(zhàn),要求大家節(jié)約子彈,敵人不到跟前不打,瞄不準不打,無命令不打。敵人沖向張莊大院,戴春濤帶3排先打手榴彈,又用機槍追擊逃跑的敵人,消滅了二三十個敵人,初戰(zhàn)告勝。
8時30分,日軍在猛烈炮火準備后,再次發(fā)起攻擊,張莊大院一段圍墻被炸塌。敵人不顧傷亡,企圖擠進院內,3排與敵人展開肉搏戰(zhàn),半個多小時后,又將敵人打退。下午,北面的孫崗陣地被敵突破,張莊失去了側翼屏障。敵人開始火攻,大量的燃燒彈將張莊大院陷入濃煙烈火中。濃濃硝煙熏得人睜不開眼,透不過氣,不少戰(zhàn)士臉上、身上被燒傷。戴春濤帶領大家,利用熟悉地形的優(yōu)勢與一墻之隔的敵人周旋,敵人在圍墻上挖槍眼,戰(zhàn)士們就將手榴彈投擲出去,炸得敵人鬼哭狼嚎。最后,3排打得只剩下8人,轉移至張莊橫街東巷,依托一面空院墻,繼續(xù)抗擊。戴春濤回團部請求增援,羅應懷已無兵可派,2營營長張立業(yè)四處尋找,只找到4枚手榴彈。就是憑著這4枚手榴彈,戴春濤帶領最后的8名勇士,又粉碎了敵人的一次進攻,堅守到敵人撤退。

◆26團表彰作戰(zhàn)有功人員。
無論是曹圩西北之孫崗、正北之交通溝、西南之張莊,都不是最重要的陣地。戰(zhàn)斗的焦點,自始至終集中在曹圩東南門陣地。曹圩除了26團團部外,還有2營營部和4連。該圩是26團堅守的主陣地,也是敵人進攻的首要目標。其東南門外的水濠上有條便道,是出入曹圩的唯一通道。圩外緊靠東南門有一個寬闊的打麥場,場上有草堆、車屋等障礙物,場邊停放著兩輛笨重的三輪牛頭大車。
堅守東南門陣地的是4連3排,從6時許到8時40分,英勇的3排7、8班在排長耿立成指揮下,用機槍和步槍連續(xù)打退了敵人三次沖擊。9時許,日軍集中全部炮火向我東南門施以猛烈的轟擊,采取交替掩護、匍匐前進,占領了東南門外一片墳包、溝坎等有利地形。炮火延伸射擊時,敵人躍起沖鋒,與我糾纏在一起,不少戰(zhàn)士同敵人扭在一起壯烈犧牲。情況萬分危急,已經有少量日軍突進了東南圩門,指揮戰(zhàn)斗的2營營長張立業(yè)也負了傷。千鈞一發(fā)之際,26團副團長嚴光表現出高度的沉著和勇敢,他親臨一線,指揮2營重機槍排3挺重機槍向沖進圩門的敵人發(fā)起狂風驟雨般地掃射,打得敵人死尸遍地。
在打退敵人第5次進攻后,防守東南圩門的部隊傷亡很大。遠在朱崗的3營初始就被敵人分割,與團部失去了聯(lián)系,團主力被圍在曹圩及其附近村莊,處處接敵,處處血戰(zhàn)。羅應懷決定將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小鬼班”拉上去。所謂“小鬼班”,是十來個十五六歲的戰(zhàn)士,他們都是淮北根據地貧苦農民的孩子,有的父母被日寇殺害成了孤兒,有的忍受不了地主的皮鞭,為了報仇,他們參加了新四軍,26團就單獨將他們編為一個班,列為4連3排9班,被同志們親切地稱為“小鬼班”。
嚴光進行動員,鼓勵他們:“誰是窮人的硬骨頭,就在這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站出來吧!刺刀見血最英雄,殺敵立功最光榮!”“小鬼班”上陣地后,為了節(jié)約子彈,他們舉槍瞄準敵人,近距離射擊,一排齊射,十多個日軍應聲倒地,剩下的敵人連滾帶爬逃了回去。這個“小鬼班”沒有辜負團首長的信任,打得英勇頑強,對曹圩東南門的防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午14時,敵人又拼湊起來,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發(fā)起了最后一次沖擊。4連副連長尹作新和“小鬼班”班長周茂松被炮火擊中,炸得粉身碎骨。復仇的火焰燃燒著每個小戰(zhàn)士的心,他們完全忘記了饑餓和疲勞,和敵人反復爭奪。那兩輛牛頭大車被敵人的子彈打得像蜂窩一樣,但“小鬼班”就以這兩輛大車為依托,十進十出,反復沖殺,這些小戰(zhàn)士們與日寇殊死搏斗,像鋼鐵一般堅守在陣地。有一次,兩個日軍沖到一輛牛車前邊,一個從車上爬過來,被一槍打倒在地;另一個從車底下鉆過來,小戰(zhàn)士突然跳上去,銀光一閃,手起刀落,把他砍死在車下。英勇的小戰(zhàn)士用大刀敲得車板梆梆響,嘴里高聲怒罵:“狗日的,不怕死的上來吧!”
從早晨到下午15時,150余名日軍對東南圩門進行了十次以上的沖鋒,始終未能突破,遺尸累累,棄槍遍地。
16時許,9旅旅長韋國清帶騎兵連從崗東趕來增援,隨后,主力部隊和大量民兵也向朱家崗集中。金子篤聯(lián)隊長知道已經無法再消滅26團了,恨恨下令開始撤退。張莊村南的敵人見勢不妙,首先潰逃。26團馬上組織各陣地火力追擊。被敵人分割的我26團3營也立即向潰退的敵人發(fā)起追擊,敵人只顧逃命,棄械遺尸,倉皇敗回青陽鎮(zhèn)、金鎖鎮(zhèn)等據點。至22時,朱家崗戰(zhàn)斗勝利結束。
血戰(zhàn)之后
朱家崗戰(zhàn)斗狠狠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淮北抗戰(zhàn)軍民反“掃蕩”必勝的信心。戰(zhàn)后,在一個星期內,新四軍4師師長彭雪楓、政委鄧子恢指揮外線部隊不斷出擊,迫使駐青陽鎮(zhèn)、歸仁集、馬公店、金鎖鎮(zhèn)等據點的敵人倉皇撤回徐州老巢。敵人持續(xù)33天的大“掃蕩”被徹底粉碎,我淮北根據地不僅得到了完全的恢復,而且還擴大了。

◆1943年10月,新四軍9旅召開朱家崗烈士公墓落成大會。
這次戰(zhàn)斗的敵我傷亡情況是:日軍傷亡未見自身記載,但據偵察員報告,日軍撤退后,帶回的尸體在眾據點焚燒了兩三天,多達270余具,另有13具尸體遺留在戰(zhàn)場。新四軍犧牲1營教導員吳承祖、團鋤奸股長宋云璽等指戰(zhàn)員73人,受傷團長羅應懷、2營營長張立業(yè)等68人,合計141人。但另有數據表明,此戰(zhàn),新四軍犧牲73人,負重傷100余人,輕傷者更多。朱家崗的土地上,到處灑著烈士的鮮血。
1943年10月,朱家崗烈士公墓落成,9旅旅長韋國清主持典禮,26團團長羅應懷拄著雙拐登上主席臺,全場萬人起立熱烈鼓掌,歡迎英雄團長。韋國清向大會傳達了新四軍陳毅軍長對4師9旅26團取得朱家崗戰(zhàn)斗輝煌勝利的嘉獎令,并宣讀了4師師長彭雪楓親自撰寫的殉國烈士碑文,對朱家崗戰(zhàn)斗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全戰(zhàn)役過程中,喋血奮戰(zhàn),慘烈悲壯,驚天地泣鬼神,以擊敗敵寇使其一蹶不振之決定性戰(zhàn)斗,則為我9旅26團之朱家崗守備戰(zhàn)焉。”
鮮為人知的是,在該公墓外圍有一座13名日軍陣亡官兵合葬墓,1944年由淮北日本反戰(zhàn)同盟支部所立。后來公墓改為陵園,曾3次修繕,日軍合葬墓現存于陵園西北角。敵我共墓,這在世界陵園史上絕無僅有,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的胸懷——允許侵略者的尸體埋在衛(wèi)國戰(zhàn)士的身旁!
參加戰(zhàn)斗的新四軍26團,在淮北威名大震,被譽為“鋼鐵26團”。因傷亡過大,26團2營撤銷,合并到1營。后來4師給26團補充了10個連的戰(zhàn)士,恢復到大團編制。以后該團發(fā)展為華東野戰(zhàn)軍2縱6師17團,現延續(xù)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63師188團,歷經70余年,仍整建制保留,殊為不易。團長羅應懷,后任北京軍區(qū)副政委。政委謝錫玉,后任福州軍區(qū)空軍副政委。副團長兼參謀長嚴光,后任南京軍區(qū)顧問。他們3人均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6團1營營長李光軍,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后任解放軍38軍(“萬歲軍”)軍長、武漢軍區(qū)副司令員等職。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chuàng)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