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郭小麥”巡田

河南日報記者 劉一潔

“走!下地看看?!?/p>

4月15日,清晨6點,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早早起床,再次迎著晨光走向麥田。

“老馬,麥子咋樣啊?”

在滎陽市高村鄉(xiāng)穆寨村,車子剛停穩(wěn),河南省盛麥源種業(yè)有限公司小麥新品種研創(chuàng)中心負責人馬新義就提著草帽迎了上來。

連續(xù)多日未雨,地有些旱,馬新義關心自己的50多畝育種繁種田該咋管理,“郭老師,這墑情眼看著還是不行啊?!彼恼Z氣里有些著急。

放眼望去,麥田里綠意蔥蘢,但有些葉子已經(jīng)卷曲。郭天財俯身撥開麥叢,從口袋里掏出了巡田“標配”:一把微型小鏟子和一副卷尺。

“澆幾遍水了?”鏟尖破開土壤探查墑情,卷尺刻度在15厘米。

“澆過兩遍,可澆完就遇著大風天氣……”馬新義話音未落,郭天財手中剛抓起的土已簌簌散落,“現(xiàn)在小麥正是孕穗抽穗期,要是干旱那可是‘掐脖旱’,得趕緊補水?!?/p>

轉至另一塊田,郭天財拿起鏟子往下挖了十幾厘米,一團褐色潮土在他掌心凝成不散的土塊。

“墑情過關!”郭天財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卻又指著葉尖微卷的麥株對馬新義說,“麥子吃飽喝足才好干活兒,過些天再澆一遍‘孕穗水’,而且‘一噴三防’相關工作要跟上?!?/p>

小麥孕穗抽穗期不僅是水肥需求的高峰期,也是病蟲害的易發(fā)期。“每穗小麥少一粒,每畝地的產(chǎn)量就減少30多斤,麥田后期管理可馬虎不得?!被氐降仡^,郭天財掰著指頭對周圍人說。

上午巡田結束,郭天財?shù)暮谏\動鞋變成了灰色,臉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坐在地頭的廢棄石磨上,他一口氣喝了半瓶礦泉水。

不要因為小麥植株旱情不顯現(xiàn),就不澆水;不要因為眼下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輕,就不重視小麥的“一噴三防”工作;不要因為當前麥子長勢較好,就忽視了小麥的后期管理……郭天財反復叮囑。

在河南小麥進入孕穗抽穗關鍵期的四月,這位被農(nóng)民親切地稱作“郭小麥”的老專家,已經(jīng)輾轉全省多地。

“坐在辦公室里心里不踏實,我們多跑一里路,農(nóng)戶就少擔一分險?!惫熵斶€計劃著晚上趕去扶溝縣。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