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子呂巖,為八洞神仙之一,生于唐朝,46歲拜漢鐘離為師,上鐘南山修道。
東漢時期的鐘離權又是受鐵拐李的點化,而上山修道,法號正陽子。
決定上山修行,總會有一個緣頭,要么受高人點撥度化,要么經(jīng)歷紅塵苦難遁世而萌生出隱世的心態(tài)。
大部分位列仙班的修行人,都是有慧根,受到名師的點撥而選擇一起上山修道的。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黃梁一夢”的故事,其實最早來源于漢鐘離對呂洞賓的點化,邯鄲一夢覺醒后,直接看破經(jīng)塵,隨緣出世。
呂洞賓三舉進士不第,46歲那年,再次赴長安應考,在邯鄲一酒館里遇漢鐘離,漢鐘離施法,讓呂洞賓趴在桌上,做了一個功成名就的美夢,經(jīng)歷一場從生到死,從有到無的人生無常變幻的夢,醒來后,呂洞賓方知人生就如浮生一夢,一切的功名利祿皆為過眼煙云,于是,徹悟后,跟隨漢鐘離浪跡天涯,傳道度人。
《紅樓夢》里的賈寶玉本是青梗峰上的一塊仙石,被一僧一道度化,帶于紅塵中,去經(jīng)歷了醉生夢死的沉浮人生,才得以開悟覺醒。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呂洞賓后來用此法,又度化了一位上京趕考的盧生,便是“黃梁一夢”的故事。
都說呂洞賓劍術極高,能飛劍取人頭,而實則他的法寶是“三劍”,一斬貪嗔,二斷欲念,三祛煩惱。

我們經(jīng)常會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來比喻一個人不識好歹,好心當成驢肝肺。
這個典故從何而來?
實際上,哪里是狗去咬呂洞賓呢,“狗咬”實則為“茍杳”,是一人名。
茍杳是呂洞賓的同鄉(xiāng),從小家貧無依,父母雙亡,也是一個讀書人,呂洞賓便讓他住在自己家中好好讀書,將來一起考取功名,有所建樹。
呂洞賓的朋友林生,想把自家妹子許配給一表人才的茍杳,林姑娘生得溫潤如玉,茍杳一見鐘情,便應承下了這門親事。
呂洞賓擔心茍杳從此貪戀床第之歡,而不思學業(yè)功名,于是讓茍杳必須答應他一個條件,他才答應這門親事。
呂洞賓的條件是,新婚三日,必要他在新房內(nèi)陪新娘子三日,茍杳不準踏入房門半步。
因茍杳寄人籬下,于是咬牙答應。
新婚的那三日時間,呂洞賓每晚都在天黑后坐于燈下獨自夜讀,直至天明便離開房間。
林姑娘每晚都坐于床頭,頭披紅蓋頭,心里奇怪,卻又不好言語,倚床而眠。
三日一過,茍杳終于得以進婚房與賢妻同眠,然而,林姑娘見到茍杳便哭,又詫異地問他,為何換了人?又為何天黑而來,天明而去?為何不上床同眠?
問得茍杳恍然大悟。
原來是呂洞賓以此法勉勵自己,不可貪歡而荒廢學業(yè)。
夫婦感激呂洞賓的一片好意,決心他日回報今日勉勵之情。

茍杳終于在苦讀詩書后金榜題名,做了大官。
風水輪流轉(zhuǎn)。
八年后,呂洞賓的家中無故失火,一切化為灰燼,只能在茅屋里暫居,一家人過得艱難異常。
呂洞賓想到了摯友茍杳,于是去求助他幫忙,然而,呂洞賓在茍府上住了好幾個月,雖熱情照顧,然沒有一句相助之話,呂洞賓只好離開回家,他似是看透了人情般說道:“人情薄如紙,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
呂洞賓憤憤然往家趕。
回到家中一看,茅屋變新房,堂屋里停放著一具棺材,妻兒披麻戴孝,正大號啕大哭。
家人一見呂洞賓的身影出現(xiàn),又恐又驚,問其是人是鬼?
呂洞賓將自己這幾月的經(jīng)歷向妻子述說了一遍,妻子才相信他沒有離開的事實。
妻子說,呂洞賓剛離開家?guī)兹眨陀腥藖硖嫠疑w房子,修好了新房,今又搬來一口棺材,說呂洞賓在茍杳家突然病死了,于是抬棺而回。
呂洞賓打開棺材一看,里面是一箱金銀,隨附一封信,上面寫道:
“茍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strong>
呂洞賓看完大笑,既欣賞茍杳的聰慧,又無奈他報當年新婚三日空房之仇,但從此,呂茍兩家,親如兄弟。
因其“茍杳”二字與“狗咬”讀音相同,于是后人傳之,在民間便傳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呂洞賓屬全真的內(nèi)丹派,他發(fā)愿要渡盡天下蒼生,方可上升仙去,于是每年的農(nóng)歷四月十四,民間有拜呂祖的紀念活動。
呂洞賓流傳下來的有二百多首詩,很多讀起來仙風道骨,讓人徹悟方覺,比如這首:
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
爭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