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17日至4月20日,第33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劇目展演在上海舉行,繼續(xù)將名家云集、劇種薈萃的藝術大餐送到百姓家門口。

為進一步推動戲劇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彰顯優(yōu)秀劇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自第31屆起,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推出了獲獎演員劇目集中展演機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次展演挑選本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新人主角獎獲獎演員的代表劇目,涵蓋黃梅戲、京劇、婺劇、昆劇等不同劇種。袁媛、趙章偉、阮登越、劉京、李烜宇、劉福明、樓依婷、周亦敏等本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將分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金山區(qū)文化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宛平劇院、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東·劇場陸續(xù)為滬上市民觀眾奉上精彩演出。

其中,4月19日,宛平劇院將上演由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帶來的婺劇折子戲專場,《徐策跑城》《拷打提牢》《浩氣春秋》等折子戲將讓觀眾一睹婺劇的風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婺劇是我國古老的戲曲劇種,俗稱“金華戲”,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婺劇有傳統(tǒng)劇目五百多種,其唱腔音樂體系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其中包括高腔、昆曲、亂彈、徽調(diào)、灘簧和時調(diào)等多種聲腔。婺劇在行頭與化妝體制上也有自身特點,臉譜、服裝和道具都相當獨特。文戲武做、武戲文做是婺劇表演的主要特色,堪稱一絕。

近日,在社交平臺上,一段婺劇演員在《三打白骨精》中瞬間變臉變裝的短視頻刷爆網(wǎng)絡,數(shù)億網(wǎng)友被驚艷到,稱贊:“還得是老祖宗留下的細糠!”

李烜宇、劉福明、樓依婷分獲第3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配角獎和新人主角獎,即將在宛平劇院上演的三出折子戲是三位演員的代表劇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4月17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黃梅戲《天仙配》將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上演,主演袁媛、趙章偉憑借此劇分別榮膺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和白玉蘭戲劇獎配角獎;4月18日,阮登越京劇折子戲專場將在金山區(qū)文化館上演,來自上海京劇院的阮登越是一名“00后”,此次榮獲新人主角獎;4月19日,寧夏演藝集團京劇院帶來的新編現(xiàn)代京劇《紅高粱》,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4月20日,上海昆劇團將在浦東新區(qū)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東·劇場奉上周亦敏昆曲折子戲專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者:王永娟

編輯:寧平英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