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媒《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關閉30多個美駐外領館,同時還計劃要調整駐外工作的員工數(shù)量。若是這項決定實施,美國在各洲的領事館數(shù)量都會減少。

這不僅涉及一些影響力不大的小國家,譬如非洲南非共和國、岡比亞等。還可能涉及曾與美國有密切聯(lián)系的歐洲國家,如報道所說,可能會關閉5個在法國的領事館,2個在德國的領事館等。

從報道中不難看出,美國計劃的核心依然是“省錢”。

《紐約時報》在4月14日就曾爆出,美國砍預算已經砍到美國國務院身上,從10月開始,美國國務院和國際開發(fā)署的預算可能直接對半砍。美國駐外領事館的花費,正好就是算在國務院的整體預算中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說減少外交事務上的預算支出,的確能省錢,但其實美國領事館的支出在整個國務院預算中只占一小部分,砍多少也無法改變美國債臺高筑的現(xiàn)狀。

實際上,要是結合此前特朗普多次要求關閉國際開發(fā)署等涉外機構,以及美國對歐洲等傳統(tǒng)盟友的態(tài)度看,這某種程度上暗示著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改變。

首先是國際開發(fā)署,其在美國的對外支出中的確占了大部分。該機構始建于上世紀,本質上是一個幫助美國在發(fā)展落后地區(qū)擴展影響力的機構,以經濟援助等手段,扶持當?shù)匕l(fā)展,增加美國在當?shù)氐拇嬖诟?,進而影響當?shù)貙γ绹膽B(tài)度。

它一開始就是與美國的武力霸權打配合的機構,也是美國經濟軍事雙面出擊的反應之一。

不過近年來,美國在國內發(fā)展方面遇到一定困境,越來越難以維持其霸權地位。自然就需要對外戰(zhàn)略的收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我們也看到,特朗普上臺后對那些“老朋友”們相當不客氣,無論是美洲的加拿大,還是隔著大洋的歐洲,特朗普都不想在它們身上花費太多,反而希望它們能給美國帶來好處,其中就包括削減北約經費。

盡管美國看起來要把伸到世界各地的手給收回去,但這不代表美國要放棄它的霸權了。

不久前特朗普就宣稱,要給美國國防撥款近萬億美元,用于“重振美軍”。以他的話說,這能更好保障美國的安全。

另外在削減美國國務院開支的消息中,還提到了特朗普正在考慮設立一個“美國優(yōu)先機會基金”,用于其新的長期的項目,其中包括對外的維和行動。

同時,美國近期在印太地區(qū)還活動頻繁,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多次訪問亞洲國家,在菲律賓和日本發(fā)表針對中國的言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種種跡象里都不難看出,特朗普恐怕想從各個地方收手,然后能騰出精力,將重點放在亞洲,特別是中國身上。

不過,特朗普的行動實施得某種程度上顯得“太急”。美國先挑起了貿易戰(zhàn),試圖通過關稅強迫其他國家與其一同包圍中國,但關稅政策變動太離譜,反而將一些國家推向中國。

另一方面,美國的軍工業(yè)正遇到麻煩。在關稅戰(zhàn)中,中國限制了稀土等關鍵原料對其軍工行業(yè)的出口。同時,其制造維護能力也堪憂,造船能力落后于中國、日本等國,好些艦船都得排隊等維修。

可見美國的實力正在衰落。它目前尚能維持霸權地位,但依然改變不了衰落的現(xiàn)實。對此,中國所需的,便是小心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