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67個日夜的“暫別”之后,4月19日,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上海古籍書店將以全新面貌回歸。
作為新中國首批專業(yè)書店之一,上海古籍書店自1956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守護、推廣古籍經典,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近七十載的書香時光里,它猶如一座燈塔,照亮了一代代讀書人前行的路。


位于福州路的上海古籍書店
此次煥新之后,書店一至六樓總建筑面積達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種舊版線裝書、50600余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關主題書籍,將成為全國單體最大的古籍書店。

本期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jié)目,我們就此前往福州路的上海古籍書店,進行實地探訪,開啟古籍閱讀之旅,沉浸式體驗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新生命力。
《上海會客廳》節(jié)目
經典之門,走進古人“藏書樓”
步入書店,沿著地面上的傳統(tǒng)紋樣柿蒂紋前行,仿若走進了古人的“藏書樓”,近百年的建筑歷史底蘊、中庭挑空的設計、迎面所見兩根立柱上原上海圖書館館長、著名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先生的題字——“藏古今學術,聚天地菁華”,都與“藏書樓”的意境相契合。此外,為展現(xiàn)古籍的歷史積淀和獨特韻味,煥新后的一樓收銀臺還特別設計成古籍殘卷的形態(tài)。

在中庭左側,即可見“四時雅韻”特色空間。作為書店對外展示的窗口之一,在這里,讀者將通過琴棋書畫、詩香花茶、鳥木蟲魚、時令節(jié)氣等不同主題陳列的時時變換,走進古人的生活。

中庭右側則矗立著陪伴古籍書店十八載的孔子像,以及新設的一方公益書架——“博雅書架”?!安┭艜堋庇糜诜胖脨蹠嗽跁陜染倪x購的圖書,免費分享給有需要的讀者。讀者只需登記后即可借走一本,看完后歸還書店,以服務下一位讀者。希冀這一份微小的善意,能夠讓廣大讀者感受到書店傳播文化、傳遞溫暖的初心與態(tài)度。

穿行于以經史子集所設置的四方書架之間,舉目皆為傳統(tǒng)經典著作。此外,“古今之鑒”和“中西之匯”兩方書架上的專題書籍,也便于讀者系統(tǒng)了解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發(fā)展的脈絡。精品叢書、古典文學研究、古書之美、書籍史、詩詞文集、戲曲小說、名家名作、國學啟蒙、海派文化、紅色文化、簽名本、年度好書榜單……一樓這道涵蓋9000余種圖書的“經典之門”為讀者打開了閱讀中華典籍、滋養(yǎng)現(xiàn)代生活的新世界,于此,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觸手可及”。
學術書苑,專業(yè)書籍的殿堂
移步至專業(yè)書籍的殿堂二樓“學術書苑”,即可見固定于中國歷史書架上方,由王元化先生題寫的“學術書苑”牌匾,這塊牌匾書店重裝煥新前一直懸掛于一樓,煥新后延用,彰顯了書店“堅守中國學術,弘揚中華文化”的初心使命與社會擔當。

在“學術書苑”,讀者可通過13000余種中國歷史、環(huán)球學術、專題史、書信、日記、傳記文獻、版本目錄、語言文字、中國哲學、文明互鑒、學術前沿、中醫(yī)等類別的專題書籍,回顧歷史的聲音、思想的歷程、人文的變遷、藝術的故事、文字的演變、中醫(yī)藥的智慧,甚至魔都的記憶。

在東北角以溝通學術為宗旨的特色空間“學者書房”內,重點陳列的是國內當下人文學科頂尖學者和優(yōu)秀青年學者的主要著作及其推薦圖書,每季度將更新一次。此外,“學者書房”內還特別展陳了著名出版人金良年先生的1000余種學術性藏書。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空間移門上的玻璃是由原“線裝書房”門上的繼承而來。
淘書樂園,樂享“淘書”之趣
煥新后,書店將與搬入三樓的上海舊書店攜手,共同把三樓打造成為一個“淘書樂園”,讓讀者盡情徜徉于由4000余種特價書和23000余種舊書等匯聚而成的書海,滿足“淘書”的快樂。
此外,讀者在三樓還可透過經龍裝《清·孫溫繪程甲本圖文典藏版紅樓夢》,零距離領略中國傳統(tǒng)書籍裝幀工藝經折裝和龍鱗裝的藝術魅力。同時,揚州運河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保護中心的主要作品也將在此一一呈現(xiàn),在雕版印刷技藝體驗區(qū),讀者也能親身體驗這項傳統(tǒng)非遺技藝的古樸韻味。
敦煌空間,感知中華文明瑰寶
沿三樓至四樓樓梯處的沙漠造景,即可進入“敦煌空間”,在融合了《鹿王本生圖》、“三兔共耳”“舞樂飛天”元素的手繪洞窟壁畫和藻井等視覺藝術的烘托下,讀者好似一路沿著河西走廊,走進了神秘瑰麗的大漠敦煌。敦煌服飾、敦煌樂器、敦煌文創(chuàng)等,都將助讀者沉浸式感知由中外文化匯聚交融而成的敦煌文化,以及中華文明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胸襟情懷。此外,在數(shù)字動畫互動展區(qū),讀者也可觀賞到以動畫投影形式展示的《鹿王本生圖》,并聆聽其故事情節(jié)。


藏經洞以及窗貼
此外,“敦煌空間”內還設有一處寶藏打卡地——“藏經洞”,這里匯集了許多敦煌藏經洞文獻中的內容,如左手墻面上的元素即主要來源于《敦煌星圖》甲本,窗上所印制的內容則來自敦煌本《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敦煌經”四字也取自敦煌文獻。每日隨著光線的移動,窗上文字的投影也會隨之變化,構成一幅流動的文獻圖卷。
與“敦煌空間”相呼應的還有一樓另一側展示櫥窗區(qū)域內的古籍、敦煌樂器等元素,這一極具文化張力的跨界組合以“形、聲、觸”的多維互動,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多姿多彩與博大精深。
五樓六樓,品鑒書畫、靜心讀書,雅趣無限
在五樓“博古雅苑”內,金石、文玩、名人書畫、古董雜件、清代及海派老家具,品類豐富、琳瑯滿目,置身其中,與同好一同品鑒、交流,頗具昔日雅集之趣。六樓屋頂花園是室內外相結合的空間,名為“靜心”,這一空間適合“以書會友”,三五好友可相聚于此靜心讀書、共品書香。

書店中,一個個根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土壤、融合現(xiàn)代創(chuàng)意和科技的文創(chuàng)產品與本本書籍相映生輝,如“永樂大典”系列、“故宮”系列和“良友畫報”系列等。為喜迎煥新啟幕,書店還特別選取上海圖書公司藏《上海生活》等民國老期刊創(chuàng)刊號封面上的“上海”中英文鉛字字樣,以及《得碑圖》圖樣,設計制成了兩款復古包袋。
一本書,一杯茶,一知己。全新打造的“熟水”茶飲,將推出無量仙翁茶、金露五寶茶、大漠公主茶等特色中醫(yī)古方茶飲,以及知否知否等中式茶點。同時,書店的專屬咖啡“古籍大咖”也將隆重登場。煥新啟幕后,“401號下午茶”這一沙龍活動也將帶領讀者繼續(xù)品味文史哲領域的香氣。

值得一提的是,書店特別推出的專屬香——“博雅”人文香,由揚州省級非遺制香大師,運用古方古法結合書香、紙香、油墨香手工調配而成。于一樓“微妙在鼻觀”處,讀者可盡品關于香的系列產品,也可親手制作一款獨屬于自己的手工香。同時,書店更對公司藏古琴譜中的《列子御風》一曲進行了改編,使其成為了書店的專屬背景音樂。未來,讀者可在香氣雅致、琴音裊裊的氛圍中,沉浸式體會古人聞香、聽琴、品茗、讀書的生活方式。
記者采訪手記:老讀者都想進來看一眼
最是書香能致遠。因為工作的原因,曾經無數(shù)次經過福州路,看到古籍書店封閉的施工現(xiàn)場,我總想進去看一看,但都被工作人員婉言謝絕。前不久,我曾經有幸探訪過古籍書店部分區(qū)域,當時書店內部仍然處于裝修狀態(tài),工人師傅在施工當中,許多區(qū)域都未最后成型,回去之后,許多老讀者都來詢問書店情況。
這次,我又一次踏進書店,感受“古籍新生·光影疊韻”的設計理念,感受“古典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時尚有機融合”的雅致氛圍,每一處的小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書店為讀者服務的理念。

在一樓中庭拍攝時,不時有讀者推開大門詢問書店重新開業(yè)的時間。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幾天,有不少老讀者來福州路時,都想進看一看,其中還有路過的韓國游客。老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是“書店是不是之前的模樣?”“書店裝修之后是不是還是那么多的書上架?”有熟悉的老讀者進來張望了幾眼之后,為書店內部的設計和琳瑯滿目的上架圖書翹起了大拇指。
4月19日,上海古籍書店這本“可閱、可賞、可聽、可聞、可品、可觸”的書籍即將重新開卷,我愿與廣大讀者一起讀書淘書,分享閱讀的快樂。
熱門跟貼